世界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做准备
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后,世界正在为他的新一届任期做准备。中国、韩国、日本、乌克兰等国领导人已向特朗普致贺电或与其通电话。在战争和不确定性在全球许多地区肆虐的情况下,特朗普会对哪些方面的政策做出调整,受到关注。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特朗普,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
中新社报道,习近平指出,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一个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希望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同日,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致电万斯,祝贺他当选美国副总统。
另据中新网报道,中国商务部7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美方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可能性,以及美国对华高科技领域的限制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中方愿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与美方加强沟通、拓展合作、化解分歧,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更好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特朗普与日韩领导人通话 印太战略待观察
特朗普再次胜选后,韩国、日本等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领导人第一时间与其通电话。
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7日与特朗普进行了约12分钟的电话会谈,双方商定今后在印太地区、朝鲜半岛和全球舞台上携手发挥领导力。双方还共享朝鲜“挑衅行为”和军事活动相关情报,包括朝方增强核导能力、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对韩空飘“垃圾气球”、干扰西海定位系统、派兵援俄等,并就此深表担忧。尹锡悦表示,美日韩三边伙伴关系在特朗普执政时将继续维持下去,将找机会与特朗普以及日本首相石破茂一同会面。
另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与特朗普进行了约5分钟的电话会谈。双方就将日美同盟提升至更高维度达成了一致,但未谈及驻日美军驻留经费日方负担一事。石破茂认为特朗普可能会改变拜登政府的对外政策,因此希望直接会面沟通。
香港中通社分析,拜登执政后将印太地区视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拓展美日韩、美菲同盟,还推动美日印澳“四边对话”机制。其实,美国使用“印太”概念始于特朗普任内。2017年,特朗普访问亚洲期间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概念,同年12月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印太”取代“亚太”,使印太战略正式上升为美国的地区战略。
不过,特朗普时期,印太战略没有形成完整体系。而特朗普长期奉行“美国优先”和孤立主义对于美国的盟友来说也带来不确定性。香港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彭念认为,拜登时期打造的“小多边”机制或会陷入停滞。
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前总理陆克文紧急删除了其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特朗普“有破坏性”和“西方叛徒”等内容的帖文。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称,相信特朗普重回白宫不会破坏“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
媒体分析民主党败选原因:经济、移民、执政包袱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哈里斯6日在华盛顿特区发表讲话,承认自己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败选,并呼吁和平权力交接。
综合中新社、法新社报道,哈里斯在约12分钟的讲话中说,她已经致电特朗普祝贺他胜选,“我还告诉他,我们会协助他及其团队的过渡,以实现权力的和平交接”。当天早些时候,美国总统拜登先后与哈里斯和特朗普通话。他祝贺特朗普胜选,承诺权力交接的平稳过渡,并强调了努力促进国家团结的重要性。
拜登还发表声明,称赞哈里斯在临危受命下挺身而出,领导了一场历史性的竞选活动,以“强烈的道德感与清晰的国家愿景”作为指引,盼望盼望国家走向更自由、更正义、让所有美国人拥有更多机会。
白宫说,拜登还邀请特朗普到白宫与他会面,工作人员将协调近期的具体日期。
对于哈里斯的败选原因,专家们认为经济、移民、执政包袱都是其中几个原因。出口民调显示,哈里斯赢得约40%白人选民、超过80%非裔及约一半的西语裔和亚裔选民支持。尽管特朗普没有赢得任何非白人族群的多数,但根据同一项民调,他的非裔支持率上升了个位数,西语裔支持率更是激增两位数,这是民主党深感担忧的趋势。此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特朗普在女性和年轻族群中的表现比2020年更好。
担忧变数 拜登加速对乌援助
由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批评了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援助规模,他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引发了美国民主党和乌克兰对未来的担忧。
综合中新社、路透社、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道,两名匿名的美国政府官员透露,拜登政府正计划在明年1月他卸任前,快速向乌克兰提供近60亿美元安全援助资金中的最后一部分,赶在特朗普1月20日就职典礼之前支援到位。
这两名匿名官员称,这一计划是白宫为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以应对俄罗斯方面行动而采取的唯一选项,但仍面临巨大问题。因为通常情况下,在援助方案宣布后,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将弹药和装备送达乌克兰。因此,未来几周内启动的任何援助可能要等到下一任政府执政期间才能完全送达,而特朗普可能会在这些物资到达之前就叫停。
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共和党控制白宫和至少一半的国会席位,尤其在乌克兰遭遇战场挫折的情况下,华盛顿不会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
特朗普曾暗示,乌克兰可能不得不向俄罗斯割让领土以达成和平协议,但乌克兰拒绝了这一提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首批向特朗普表示祝贺的世界领导人之一,他还与特朗普通了电话。泽连斯基7日表示,他与特朗普“进行了很好的通话”,双方同意保持密切对话并推进合作。“强大而坚定的美国领导力对世界和公正和平至关重要。”
泽连斯基在6日的电视讲话中提到,今年7月和9月,他与特朗普通过电话和面对面会谈,进行过“很好的对话”。他称,“我们在团队层面持续互动”,讨论了“胜利计划的所有要点”,未来在国防、经济和战后重建方面,有加强合作的潜力。
外界预测对以色列约束减少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也受到外界的关注。
中通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特朗普的当选“为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伟大联盟提供了强有力的再承诺”。特朗普在上次担任总统期间曾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不仅签署文件承认戈兰高地属于以色列,还在2017年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美国政策明显偏向以色列右翼。有媒体称,这是民主党永远做不到的事,特朗普这些行为也让美国的建国主义犹太群体更加坚定对他的支持。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称,现在普遍的一个预测是特朗普再上台之后对以色列的约束会减少。“特朗普对两国方案不感兴趣,他认为实现不了。而拜登之前对以色列的拘束就比较多,经常给以色列施加压力。”
此外,牛新春指出,特朗普对以色列军事上的约束会减少,同时对以色列经济上的援助也会减少。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追求“美国优先”,他不愿意把资金和资源投到国外。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高级政治分析师马尔万·比沙拉认为,特朗普“不是干涉主义者”,不会寻求代表以色列重新安排地区事务。就美国在中东的政策而言,特朗普“没有太多需要逆转的地方,因为拜登追随了特朗普的脚步”。
但比沙拉也指出,中东地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取决于谁将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