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意孤行”,加征电动汽车关税究竟谁是受害者?
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了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提交的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
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扯”,10月29日,欧委会公布终裁结果,将对三家抽样公司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分别加征17%、18.8%和35.3%的反补贴税,合作企业平均税率为20.7%,未合作企业则面临35.3%的税率,特斯拉得到7.8%的单独税率。自10月30日起,欧盟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45.3%的关税,为期五年。
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回应称,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商界反对声音层出不穷
尽管欧委会声称相关提案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但欧盟内部存在着不少反对声音。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投票前就表示,希望通过与中国谈判以解决争端。
据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报道,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第一时间警告欧盟不要让贸易争端升级。他认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对欧洲汽车产业弊大于利。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彼得“坚决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称这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
尽管意大利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意大利企业与“意大利制造”部部长阿道夫·乌尔索表示:“我们必须维护与中国的工业和商业伙伴关系,我们希望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合作,实现双赢,这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
中欧工商界人士也纷纷表达了反对立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对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波兰自由撰稿人、中国电动汽车话题博主亚当·博鲁塞维奇表示,增设贸易壁垒阻挡竞争无法提升欧洲车企竞争力,真正的出路应是和中国车企合作,推动中欧汽车产业互助互利、相互成就。
“自此案立案以来,中国国际商会一直密切关注案件进展,积极支持中欧双方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化解摩擦,以达成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符合世贸规则的解决方案。我们秉持以往一贯立场,希望中欧双方相向而行,照顾彼此合理关切,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贸促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企业一直以最大诚意配合欧方调查,并希望以价格承诺等方式,在世贸规则项下妥善解决中欧电动汽车经贸纠纷。
中外车企巨头齐声说不
10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对于欧盟委员会的终裁认定深表遗憾,拟采取必要法律措施,将本案起诉至欧盟法院。公告称,此次欧盟委员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并忽略了上汽集团提交的部分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上汽集团已通过提交调查问卷、书面抗辩、听证会陈述意见等多种方式,提供了数以千计的文件材料和书面证据,进行法律抗辩。
上汽集团指出,欧盟重点针对上汽纯电车型加征高达35.3%的额外关税,将推高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阻碍电动汽车的普及步伐。目前,上汽集团正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自身应对欧洲贸易壁垒的适应能力,包括加大力度向欧洲市场引入搭载各种动力系统的全新车型,进一步丰富上汽MG在欧洲的产品序列,提升服务效能。
针对欧盟最新的关税决定,吉利发表声明予以批评,称此举“不具建设性,并可能阻碍中欧经贸关系,最终损害欧洲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和宝马集团集体发表声明,公开表示反对。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应允许中国汽车厂商通过在欧盟投资来避免关税。他担心,中国的报复性关税可能会损害欧洲车企利益。
奔驰发言人表示,惩罚性关税将长期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欧委会此举可能带来广泛的负面影响。该发言人还称:“坚信可以达成解决方案,但需要时间,应当推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措施的执行时间。”
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警告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损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的企业。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汽车供应,从而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
谈判仍在继续,终局犹未可知
相较于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欧盟还是给中国产电动汽车留下了空间——通过关税削弱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盟的价格优势,以此促动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来欧洲投资建厂。欧盟方面同时强调,中欧双方仍将继续寻找具有替代性的、符合世贸组织框架的解决方案。据悉,双方已于11月1日起开启新一轮谈判。
商务部表示,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也一直在为此作出最大努力。目前,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希望欧方以建设性态度与中方共同推进,按照“务实均衡”的原则,相互照顾核心关切,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事实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还引发了欧盟成员国和相关业内人士对于脱碳进程的担忧。
“我们和大型汽车制造商一致认为,欧盟此举无益于碳排放目标的达成,无助于电动汽车等新型绿色技术的推广。如果没有优惠措施,消费者不会选择电动汽车,而是会购买同类别的传统燃油车。”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工业事务副国务秘书纳吉·亚当表示,电动汽车制造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匈牙利的重要产业之一,欧盟加征关税之举不仅不利于汽车的技术转型,也不利于欧盟绿色协议关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董事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也批评道,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欧洲推广电动交通和推进气候保护的目标相矛盾。他说:“由燃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是气候保护的基石,我们需要支持并加快推进这一转型”。
欧洲智库人士也普遍认为,此举会拖累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电动车领域创新的孵化基地。众多欧洲企业希望从中国市场获得最新技术,然而欧盟的“一意孤行”可能会让企业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