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首场辩论开场 特朗普和拜登有何“招数”?
美国东部时间6月27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大选的两位候选人特朗普和拜登将展开2024年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这场90分钟的辩论可能会涉及到两位候选人讨论他们的经济政策和其他问题的细节。通胀、税收、关税和政府债务一直是选民和竞选活动中讨论的话题。
预计首场辩论会“对轰”不断
综合新华网、中新网报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表示,他预计首场辩论会“对轰”不断,拜登将指出特朗普是已经被裁定有罪的重罪犯,而特朗普则会强调拜登年纪太大因而无法有效履行总统职责。
美国选举信息网站“真正透明政治”最新数据显示,特朗普在全国性民调中平均领先拜登1个百分点。但在关键摇摆州威斯康辛和密歇根,特朗普的民调仅分别领先拜登0.1个和0.2个百分点。
对拜登而言,他面临通胀持续高企、非法移民涌入、巴以冲突应对引发争议等棘手问题。而特朗普“戴罪”竞选,不久前被裁定在“封口费”案中有罪,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定罪的前总统,还身陷多个官司。这些都可能成为辩论中被对方攻击的弱点。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和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克莱·拉姆齐认为,拜登可以在辩论中更多以遗憾而非愤怒的态度,指称特朗普是一名被定罪的重罪犯,还因涉嫌其他犯罪受到起诉。另外,唤起民众对特朗普任期末尾“国会山骚乱”的记忆,也将是拜登攻击特朗普的策略之一。
路透社分析,特朗普或将围绕年龄问题向拜登发难,尽管特朗普本人也已78岁,但自认为比拜登强。特朗普阵营曾嘲讽拜登走路摔跤、站不稳,甚至质疑他是否能保持清醒地站满90分钟。
和四年前相比,总统选举首场电视辩论仍是两张同样的面孔,但美国境况已大为不同。拜登和特朗普会如何在首辩中论证“美国人是否比四年前过得更好”?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二人对决“是对美国权力、政策和民主治理的两种迥异愿景的一次重大却又熟悉的碰撞”。此前多项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不希望看到拜登和特朗普“重赛”,并对他们的执政能力都表示担忧。
辩论新规对拜登更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首场辩论将采用双方都同意的一套新规则:现场没有观众,不允许使用任何道具或事先准备好的笔记,但会提供给两人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和一瓶水。另外,辩论直播时将插播商业广告,届时二人可稍作休息。此外,除非被主持人要求发言,“辩手”的麦克风将被静音。
一些媒体说,闭麦和不安排观众都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过去辩论中相互拆台的场面,新规则可以让观众更聚焦辩论内容,也督促辩论者发言更有“干货”。但也有批评者称,插播商业广告“从根本上改变了辩论的性质”。
也有人认为,辩论新规对拜登更有利。相较于拜登,特朗普发言更具“煽动性”,有观众在场他能讲得更起劲,空场反而会限制他的发挥,而打断对手更是特朗普此前的惯常行为。
拜登或特朗普当选 各自对世界和中国意味什么
香港中通社报道,作为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的领导人,拜登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立场有着极大的差异,而这将左右美国未来四年的对外政策。那么,拜登或特朗普当选,各自对世界和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学家Jeremi Suri看来,拜登和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路线”差别十分清晰:拜登是自由“国际主义”与强力的现实主义的结合,让人回想起冷战时美国的政策;特朗普则是“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结合,让人想起二战前的美国。
在一系列热点国际问题上,两人也有着迥异的看法。
面对俄乌冲突爆发,拜登立即对乌克兰进行支持和援助,并集合欧洲、日本等西方盟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大范围制裁,声称“不管需要多久”。而特朗普对与俄罗斯对抗的兴趣要小的多,他不仅表示会减少对乌克兰的军援,而且表露出希望与普京达成谅解,快速结束冲突的愿望。
在面对与中国的贸易战时,拜登的口头禅是“竞争,而不是冲突”,他并没有像上台时预期的那样取消特朗普的对华关税,而是在保留关税的同时,进一步选择中国的高科技进行“精准打击”,而且更强调与欧洲、日本等盟友共同遏制中国,而非特朗普式的“自己上”。特朗普则批评拜登对中国“太温和”,并在近期提出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以上的关税。
在台湾问题上,拜登在口头上突破了以往美国“战略模糊”的立场,明确表示会武力保卫台湾。而特朗普则没有这么做,也没有显示出对武力介入台海的很大兴趣。
在另一个热点中东问题上,拜登在巴以之间明显偏向以色列,但在以色列造成大量巴人伤亡时,对内塔尼亚胡表达了越来越强的不满,希望维持美国在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仲裁者地位。而特朗普在任内则更加偏向以色列,不太在乎美国的“民主”形象,此前他还批评了拜登对国内反以示威的“软弱”。
不过,对于特朗普“孤立主义”的标签,复旦大学教授、美国问题学者沈丁立27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并不同意。他认为,特朗普只是以一种让对手琢磨不透的方式,捍卫其“美国第一”的目标,他的“退群”也往往是向别国施压的手段。“特朗普在任时和伊朗、朝鲜都展开了对话,这怎么是孤立主义呢?”他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齐皓也表示,特朗普不是像美国在二战前对欧洲事务置身事外那样的“孤立主义”,而是一种“商业化的现实主义”,采用极限施压的办法,争取以对美国更有利的条件参与国际事务。
对于两人当选后可能采取的外交做法,沈丁立认为,拜登会延续目前政策,对中国继续其“断链脱钩”政策,与中国进行“制度竞争”;而特朗普如果再次上台,对中国采取的手段祗会更加激烈,会“全面脱钩”。不过,他认为,特朗普被判有罪后,在摇摆州的支持率在下降,不一定能获胜。
齐皓则认为,特朗普如果当选,在内政上继续迎合保守选民的同时,会在外交上有所收敛,减少对西方盟国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抨击,避免来自自由派的反对。但在遏制中国方面,他认为美国两党是有共识的,拜登对中国高科技的限制被认为效果还不够,特朗普如果当选,会把对中国的关税等手段“用到极致”,把产能更快地从中国“转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