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

发布日期:2024-01-09 12:42:25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周东洋
2023年,在政策发力、消费回暖、预期改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全年有望实现5.2%的经济增速。

“2023年,在政策发力、消费回暖、预期改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全年有望实现5.2%的经济增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近日在2024债券市场年度论坛上表示,但考虑到2022年低基数因素,两年平均增速仅4.1%,依然低于“十四五”期间5%—5.5%的潜在增长率,反映出经济仍有产出缺口,表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仍有不足。

王一鸣表示,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向中速收敛过程中。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经验看,经济增长阶段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经济增速降幅通常为40%左右,我国经济增速由2010年的10.6%逐步回落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6%,降幅超过40%。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疫情期间,经济年均增速降至4.5%。不过,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经济增速有望向潜在水平回归,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明显收窄。

“如果把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化分为上下两个半程,我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可能已经进入下半程。下半程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任务更加艰巨。”王一鸣告诉与会者,进入下半程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中有效防范和化解过去积累的风险。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针对当前经济所面临的挑战,王一鸣表示,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问题。CPI连续两个月负增长,PPI降幅扩大,表面需求仍然走弱,特别是内生性需求不足与市场预期偏弱相互强化。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滞后影响和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但更重要的还是结构性因素,即经济因新旧动能转换带来重大结构性变化,从而引发需求缺口。“随着房地产市场供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制造业陆续达峰并进入平台期,以及基建投资的空间相对收窄,对经济运行形成较大的需求冲击。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绿色产业和部分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迅猛,但短期难以对冲和填补需求收缩,由此形成较大的需求缺口。”

不过,展望2024年,随着周期性力量筑底回升和结构性新动能逐步聚集,王一鸣认为,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推动经济向上的四方面结构性力量值得关注:一是科技创新新动能。我国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已超过3万亿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面向未来,我国科技创新要从“技术追赶”转向构建“局部领先优势”,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从鼓励集成创新转向鼓励原始创新。二是产业升级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的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三是城市发展新动能。城镇化将从高速转向中速,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高质量提升为主,从吸引外来转移人口转向转移人口市民化,从大规模开发转向开发与更新并重,从制造业集聚发展转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四是绿色转型新动能。我国新能源装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出口“新三样”。

“从2024年全年看,经济要实现5%的增长,宏观政策仍需加大力度。”王一鸣认为,一是财政政策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财政政策仍有空间,主要是中央政府债务水平较低,可适度增加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安排适度规模的赤字,并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国债,筹措资金可更多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激活企业和居民信心。二是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鉴于当前我国实际利率水平仍偏高,在条件具备时还可适当调低贷款利率,降低全社会贷款和付息成本,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对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三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拓展银行直接参与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空间。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资金,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四是加大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五是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