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家施寒微:欧洲汉学转向政治学是一种短视
“只研究当下中国,往往会忽视更广阔视角下的全球现代化进程。”德国汉学家施寒微日前表示,这是一种短视,也不太明智。
中新社报道,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德国哥廷根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荣休教授和图宾根中国中心主任,是被誉为“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重要学者。施寒微的中国研究之旅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化意识兴起。1980年,他首次访问中国大陆,并在1984年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35周年纪念活动。
在中新社旗下《中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文章中,施寒微谈到了当前欧洲汉学的转变。他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西方的兴趣从整个中国文明转变为对当代中国的关注。
从汉学转向了政治学方向,从对中国复杂性的兴趣,转向只对中国当前的成功、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以及中国将变成什么样感兴趣……“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确实是主流”,施寒微指出,“这其实是在窄化,在我看来,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状况。”
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可以看到问题,但也可以看到机会。施寒微以一本名为《平如美棠》的书籍举例,该书是上海老人饶平如为亡妻所写的情书,反映了平凡中国人在艰难岁月中保持平静、乐观和快乐的能力。施寒微认为,这种温情与平和是根植于他所出生年代的记忆,也蕴藏着让世界变好的力量。“我们要看到各种人和各种可能性。”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崛起,在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一直存在“中国威胁论”。对此,施寒微表示,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发展其实满足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利益,但并不总是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施寒微认为,从长远来看,必须有更多的全球范围内的参与,必须进行全球性的重新规划。这是一个过程,应该从某个地方开始。在西欧和美国,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我一直在寻找新的途径,欧洲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地方。”施寒微直言。在谈及会建议世界怎么对待中国时,他建议,应承认存在关于价值观的争论,努力找出各自的利益所在,并就自身利益相互交流。
“我想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敬鬼神而远之’。”多年来,施寒微在研究中国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个启示,即现状和历史、当下与过去一直存在着张力,或者互相疏远的过程。这正与孔子所述契合。
施寒微强调,这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也使“创新”成为可能。“我与父母、老师保持距离,我模仿他们,但我也走自己的路,有时我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