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条快讯看日本经济结构性顽疾
20日下午,日本媒体传来有关重要经济数据的两条快讯,一条是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0大关,另一条是日本上半财年贸易赤字创历史最高纪录。其实,除了日美利差外,近些年来,贸易赤字既是日元贬值的内在重要原因,又同时加剧日元贬值,形成一种经济恶性循环,成为日本经济结构性顽疾之一。
在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50大关,刷新了自泡沫经济时期的1990年8月以来,时隔32年的日元贬值水平。年初时的汇率还是1美元兑115日元。
此外,日本今年上半财年的贸易赤字超11万亿日元,创下纪录。日本财务省发表的今年4月至9月的贸易统计显示,出口额约为49.58万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6%,进口额约为60.58万亿日元,猛增44.5%。因此,贸易收支出现超11万亿日元的赤字。这是可比较的1979年以来最大的赤字。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是重要助推因素,加上日元急速贬值的影响,导致进口额大幅增加。之前的9月份的贸易收支出现了2.09万亿日元的赤字。
多年以来,日元一直是世界公认的避险货币,只要世界一不太平,日元就看涨。但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地缘风险急剧上升,但日元恰恰从年初以来持续贬值,一路走低,贬值压力一直没有解除,除了美日利差这一主要原因外,应该说,日本经济潜移默化地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也对日元汇率产生了巨大影响。
今年1月以来,日本持续出现贸易赤字。日本财务省一个月前(9月15日)公布的贸易统计显示,日本连续15个月出现逆差,今年8月的逆差为2.3万亿日元。其实,贸易收支的赤字基调从一年多前就开始出现,但从今年1月开始,扩大幅度越来越明显,贸易收支的赤字已成定局。
实际上,这种贸易赤字正在加速日元贬值。在结算从海外进口的商品时,企业为了支付美元,会卖出日元购买美元。因此,贸易赤字本身就会造成日元贬值的压力。而且,多年来,日企布局海外,所以基本上任何事情都以美元为基准来考虑,在外国生产的情况很平常,赚的钱用于当地再投资自然比较有效率。所以,从企业角度来看,很少有动力将赚来的美元转换成日元。
由于原材料、水电费、运输费都高涨,日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增加的有限好处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冲淡稀释。日元贬值反过来导致的进口成本增大,尤其是因俄乌冲突导致原油、天然气等资源价格高涨(国内核电站能否重启又不明朗,无法缓解能源紧张),至少短期内贸易赤字可能会持续下去。只要日元持续贬值,贸易赤字就会增加,贸易赤字一旦膨胀,日元就会进一步贬值……可以说,日本经济已经陷入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