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地缘政治专家:西方制裁走进了死胡同?
【欧洲时报8月2日】国际知名智库法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研究所(IRIS)所长、地缘政治专家帕斯卡尔·博尼法斯(Pascal Boniface)日前在该所网站上撰写社论文章称,乌克兰战争爆发至今已逾六个月,莫斯科未能征服基辅和乌克兰的大部分领土,仅控制了乌克兰20%的土地。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极为严苛制裁的情况下,短期内似乎很难想象普京会屈服、俄罗斯军队会从乌克兰领土撤离。不过,有人也会提出疑问,针对西方制裁,西方人是否也会自食其果。如何解释这一反应?
历史证明制裁并不总是有效
文章称,如果西方不想诉诸于战争,它也不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下采取行动,因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会投反对票。面对来自公众舆论强烈的反击诉求,实施制裁有助于西方能够展现出与俄罗斯政治行动的分歧,同时也避免宣布战争。这是西方的一种考量,因为在与一个国家发生重大政治分歧之后,已经设立了许多制裁方式。
然而,历史证明制裁并不总是有效,甚至从未有效过。美国曾对古巴采取了非常严厉的制裁,几近完全禁运。然而,即使在卡斯特罗去世后,他所建立的政权仍然存在。同样,西方对萨达姆也采取了极为严厉的制裁,这让伊拉克民众饱受苦痛(1991年至2003年间有50万受害者),更是未能阻止爆发推翻萨达姆的战争。在叙利亚政权镇压民主革命之后,西方对其实施制裁,也没有能够让阿萨德下台。自1979年以来,西方数次对德黑兰实施制裁,却也未能阻止阿亚图拉人稳固维持政权。怎么能够期望像俄罗斯一样强大且幅员辽阔、拥有向普京一样坚决的领导人的国家可以屈服呢?
文章指出,实施这些制裁有时似乎只是为了做出一种反应,不至于公开承认自身的无能为力,纵使制裁不会在实现目标上(即有助于改变对手的政治行为)真正有效。针对南非实施的制裁唯一真正奏效,最终导致白人政权打破种族隔离政策。然而,这些制裁是在全球层面上实施的,而其他制裁只是由西方单方面采取的制裁。因此,莫斯科有可能通过公开或秘密的方式寻求与不赞同制裁的合作伙伴合作,来逃脱制裁。
暴露西方世界的相对孤立
文章直言,这些制裁带来一个问题,因为西方人之间达成一致推出制裁措施,却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事先进行磋商,以致这些国家就像过去那样拒绝无条件跟从西方国家。实际上,在过去,如果美国决定对一个国家实施制裁,拉美国家通常会步其后尘,就如同非洲国家会效仿法国一样。然而,现在,西方国家不再具有对其他国家同样的控制能力。它们无法主宰世界,如果它们继续像以前一样行事,注定会失败。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文章认为,制裁不再能够带来预期的结果,不仅有可能暴露西方世界的相对孤立,而且还有某种程度的无能为力。因此,有必要让西方适应新的地缘政治格局,而不是固定议事日程,然后,希望其他国家盲目遵循。合适的方式应该是通过谈判来说服俄罗斯,首先,莫斯科的举动是不可接受的,而且,这些举动也会威胁其自身的领土完整。
文章坦言,西方世界日渐虚弱。在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的同时,也未遵守自身的原则,并且还像过去拥有垄断实力一样行事。
文章最后建言,如果西方要想捍卫自己,并且还要保持某种优势和操控能力,就必须展现出团结一致,并通过谈判和影响力发挥领导作用。采用批判性话语并不意味着主张反西方话语,相反,应与西方话语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