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疫之下立陶宛吸收外资稳中有增
立陶宛投资署数据显示,2020年立陶宛外国投资项目共34个,包括12个企业发展项目和22个新项目,将于几年内创造3100多个工作岗位。生产投资项目5个,具体规模尚未公布。除上述投资项目外,立陶宛本地和外国投资者还表示将于2025年前投资6.6亿欧元建设新厂,约创造5700个工作岗位。
在新投资者中,信息技术(IT)和金融技术(FinTech)企业占主导地位。包括芬兰金融科技公司Saldo Finance,美国电子支付公司Euronet、瑞士工程咨询公司CSD Engineers、创新银行平台Curve、美国编程服务公司Devbridg、瑞典技术公司Eliq、信用管理服务公司Intrum等。
2020年投资署批准立陶宛生产投资项目5个,较2019年有所减少。但2019年的生产投资项目和立陶宛制造业企业仍在正常运行,员工人数呈增长趋势。2020年,多家外国和立陶宛本地企业顺利推进其建厂、扩张和运营计划。
已开始建厂企业包括爱沙尼亚电气机电工程企业Harju Elekter、德国聚合物制造企业Rehau、德国电梯制造企业Bar Cargolift、VMG建筑集团和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商Hella。
计划扩张企业包括汽车线束制造商AQ集团、聚乙烯包装制造商Komex、哈萨克斯坦炼油企业Hill集团、立陶宛激光制造领导者Light Conversion、VMG建筑集团、德国Homanit集团、立陶宛高新技术企业Teltonika。
工厂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企业包括芬兰矿业企业Metso、美国现代生物技术企业Thermo Fisher、VMG建筑集团、芬兰快餐连锁企业Hesburger、SBA自动化工厂、英国医疗设备制造商Intersurgical、Linde煤气工厂、乌克兰宠物食品制造商Kormetech和立陶宛家具企业Vilniaus Baldai。
立经济学家表示,除立陶宛主要城市外,其他城市和地区也吸收了新投资。新建成工厂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支柱,提供就业岗位,对推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疫情影响,欧洲从亚洲逐步撤回供应链,对立陶宛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较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工业仅集中在单一城市,立陶宛产业分布遍及各地区,有潜力成为波罗的海微型工业中心。
立陶宛投资者论坛调查显示,投资者对该国投资环境持谨慎乐观态度,劳动力素质成为影响投资者的最主要因素。当前立陶宛投资形势较好,应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提升人才水平,控制人才流动,为吸引投资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