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反对派上台开启政治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0-12-10 09:37:49来源:拉美经济观察作者:何露杨
2019年乌拉圭迎来大选,在国际和地区政治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综合国内经济停滞、治安恶化的局势,反对派把握时机,团结一致,最终在第二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击败执政联盟广泛阵线(FA),结束乌拉圭长达15年的左翼执政。

摘要

2019年,乌拉圭有史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大选落下帷幕,民族党候选人拉卡列经过两轮投票以微弱优势获胜,终结广泛阵线长达15年连续执政。经济增长趋于停滞,财政赤字、通货膨胀问题有所突显。社会治安问题仍待解决。外交上,乌拉圭在委内瑞拉问题上坚持立场积极作为,继续深化与地区国家关系,不断加强对华关系。

一、政治形势

2019年乌拉圭迎来大选,在国际和地区政治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综合国内经济停滞、治安恶化的局势,反对派把握时机,团结一致,最终在第二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击败执政联盟广泛阵线(FA),结束乌拉圭长达15年的左翼执政。

2019年,广泛阵线面临2004年上台以来竞争最激烈的大选。自年初以来,各项民调均显示,广泛阵线支持率一路领先,民族党(PN)和红党(PC)支持率分别稳定在第二、三位,但前两位之间的差距并未拉开。在6月底的党内初选中,三大传统政党广泛阵线、民族党、红党的热门人选蒙得维的亚市长马丁内斯(Daniel Martínez)、参议员拉卡列·波乌(Luis Lacalle Pou) 、经济学家塔尔维(Ernesto Talvi)分别以42%、53%、51%轻松击败各自对手,成功跻身总统候选人。

10月27日,乌拉圭举行大选首轮投票。根据宪法,总统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选票即可直接当选,否则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将进行第二轮角逐,届时候选人只需获得简单多数票即可当选。首轮投票结果显示,广泛阵线马丁内斯和民族党拉卡列分别以39.2%和28.6%的得票率位居前两位,入围终极对决。红党塔尔维、公开市政党(CA)马尼尼(Guido Manini Rios)分别以12.3%和10.9%位居第三、四位。在当天举行的国会改选中,广泛阵线赢得参众两院13和42个席位,民族党获得10和30个席位,红党维持4个和13个席位,公开市政党成为黑马斩下3个和11个席位,广泛阵线丧失在国会的简单多数优势(详见表1)。


第二轮投票开始前,乌拉圭反对党红党、公开市政党、独立党、人之党决定和民族党结盟,助力其总统候选人拉卡列角逐大选。5个政党达成涉治安、教育、社会发展、对外关系的12项承诺协议,组成多党派竞选联盟。面对不利形势,广泛阵线马丁内斯强调执政联盟15年来取得政绩,包括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政治稳定,贫困率下降等,直指对手的竞选联盟缺乏稳定性,仅以拉广泛阵线下台为共同目标,且拉卡列年轻、经验不足,未来执政充满风险,其削减政府开支的政策可能危害社会发展,导致乌拉圭步邻国阿根廷后尘,重回2005年的经济失序。民族党拉卡列则重点攻击现政府的财政、治安、教育等领域政策,指责广泛阵线在委内瑞拉问题上一意孤行。

11月24日,乌拉圭举行大选第二轮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民族党拉卡列和广泛阵线马丁内斯支持率分别为48.7%和47.5%。由于二人得票数之差低于存疑选票数,在对存疑选票清点核验结束后,乌拉圭选举法院宣布拉卡列和马丁内斯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分获48.8%和47.3%的支持率。民族党候选人拉卡列最终胜出,当选新一任乌拉圭总统。

尽管反对派如偿赢得大选,但此前多项民调结果预测,拉卡列将以至少5个百分点的领先优势获胜,而最终两人票数十分接近,出乎大部分人意料。这从一个侧面预示拉卡列未来执政面临一定挑战,首当其冲就是如何团结民族党内部及执政联盟,平衡不同党派的利益诉求,凝聚共识,利用在国会中的绝对多数优势,推动落实政策主张。

此外,本届大选中的局外人和新媒体效应值得注意。一方面,在民粹主义席卷全球的影响下,非建制派候选人走到台前,表现抢眼。前陆军司令马尼尼,因批判养老金改革和对军事独裁时期侵犯人权官员的调查而遭撤职,后创建公开市政党并代表该党参选成为最大黑马。其支持率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异军突起,创非传统政党候选人的最佳表现。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相似,马尼尼攻击乌拉圭的大麻自由化、同性恋婚姻等社会法律,强调改善治安、打击犯罪、增加就业等,主张修订教科书消除性别意识形态,在乌拉圭的农民、贫困人群及军人中人气较高。另一方面,此次选举不无例外被打上新媒体时代竞选的烙印,假新闻层出不穷。民族党领袖多次指责竞选活动中的不道德行径,如借可疑社交媒体账号肆意传播假新闻,其中不乏涉及该党热门候选人拉卡列的伪造版自传,以影响大选结果。

二、经济形势

在不利的地区和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2019年乌拉圭经济增长基本陷入停滞,全年GDP增长预期仅为0.3%。2020年,乌拉圭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一定挑战。地区国家需求低迷尤其是邻国阿根廷经济不景气将对乌拉圭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乌拉圭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第三座造纸厂开建及其配套的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动工,有望推动国家经济增长。预计2020年乌拉圭经济将增长1.5%。

近年来,乌拉圭财政赤字问题不断突显。尽管政府采取提高个人所得税、延迟增加教育预算等措施,截至2019年9月,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达4.9%,较2016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创近25年最高水平。总债务和净债务均呈现增长,占GDP比重分别为71%和35%。

在贸易商品价格上涨,肉类价格居高不下和本地货币贬值的推动下,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乌拉圭通货膨胀率达8.4%,略高于7%的目标值上限。阿根廷货币贬值对乌拉圭汇率造成一定压力。截至9月,乌拉圭实际汇率同比贬值4.0%,接近地区和全球水平。

贸易方面,在大豆、牛肉、浓缩饮料和小麦的出口带动下,2019年1至10月乌拉圭出口额同比增长1.4%,而活牛、木材、纤维、大米和生皮对出口造成一定负面影响。2019年,乌拉圭信息技术领域出口呈上升趋势。


三、社会形势

乌拉圭长期以来被视为拉美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公共安全仍是2019年困扰乌拉圭的社会痼疾。同时,示威游行和劳工问题也是政府面临的棘手挑战。

根据乌拉圭内政部相关报告,全国暴力抢劫和凶杀事件持续上升之势。2018年全国共发生暴力抢劫共29904起,同比增长54%,平均每天82起,凶杀事件414起,同比增长46%,创历史最高纪录。至此,乌拉圭凶杀率达到11.8起/每10万居民,远超智利(3.6起)和阿根廷(5.2起)。与此同时,跨国毒品走私令全球媒体聚焦南美小国乌拉圭。5月,在欧洲刑警组织和美国缉毒局的联合调查行动中,警方成功拦截毒品走私分子并缴获从乌拉圭发出的603公斤可卡因。8月,德国汉堡海关宣布截获从乌拉圭经汉堡运往比利时的4.5吨可卡因。乌拉圭逐渐成为国际贩毒组织销往欧洲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2019年,在不利内外经济形势的双重压力下,乌拉圭农业生产者多次组织抗议活动,呼吁政府加大对农业部门投入,要求更多政策支持以扭转当前国家农业竞争力下降的局面。针对基础设施、教育、治安状况的示威游行也此起彼伏。

以政府偏袒工会为由,乌拉圭商界于2009年就本国三方(政府、商业领袖、工会)集体工资谈判系统上诉国际劳工组织。2019年,国际劳工组织最终决定将乌拉圭列入黑名单,理由是其一直未兑现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改革要求。乌拉圭成为少数因过度保护劳工被列入黑名单的国家。

劳动力市场继续近年来的下降趋势。2019年,乌拉圭失业率有望升至9%,创近12年最高值。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实际工资上涨2.0%。

四、外交形势

2019年,围绕地区热点委内瑞拉,乌拉圭坚持一贯立场,通过双边和多边途径积极作为,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与地区国家关系有所加强,南共市与欧盟自贸谈判出现重大进展,对华关系进一步深化。随着右翼新政府上台,乌拉圭外交有望出现调整。

在委内瑞拉问题上,巴斯克斯政府继续维护马杜罗政府。乌拉圭和玻利维亚成为出席马杜罗就职仪式的两个南美国家。双边层面,乌拉圭和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呼吁通过对话协商,以自由、民主、可信的选举解决委内瑞拉问题。多边层面,乌拉圭一方面坚持维护马杜罗政权,拒绝承认瓜伊多。面对利马集团否认马杜罗政权合法性并支持瓜伊多为唯一合法总统,乌拉圭选择拉开与利马集团距离,并缺席在智利举行的南美进步联盟(Prosul)峰会。乌拉圭退出美洲国家组织第49届年会,抗议该组织秘书处接受瓜伊多代表委内瑞拉出席年会。在《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TIAR)签署国投票通过对委内瑞拉危机启动互助条约的决议后,乌拉圭决定退出该条约。另一方面,乌拉圭和墨西哥共同提议设立蒙得维的亚机制并多次举行会议,与玻利维亚、加勒比共同体倡导为委内瑞拉问题寻求和平对话的出路。同时,乌拉圭还积极参与欧盟创建的委内瑞拉问题国际联络小组行动,推动政治解决委内瑞拉问题。

2019年,乌拉圭以经济议题为首要关切,不断拓展与地区国家关系。南共市对外开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在乌拉圭和其他南共市成员国的积极努力下,6月底,南共市和欧盟宣布已就签署双边自贸协议达成一致,为长达20年的艰难谈判划下句点。协定将涵盖政府采购、贸易便利化、卫生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领域,有望增加南共市成员国肉类、糖和乙醇等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尽管协议待相关国家议会批准后方能生效,但在中美贸易争端僵持不下、全球经贸环境出现恶化的背景下,南共市和欧盟完成自贸谈判本身对外释放出支持开放和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乌拉圭继续推动与南共市其他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乌拉圭外长尼恩(Rodolfo Nin Novoa)访问三国,就贸易和人员流动便利化、南共市改革及同欧盟自贸谈判、地区热点问题等与对方交换意见。此外,乌拉圭外长于4月和11月分别访问智利、墨西哥,与智利外长就深化双边关系交换意见,并签署南极和领事合作协定,与墨西哥外长举行双边会见,就加强航空连通、签署领事合作谅备展开讨论。

对华方面,作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南共市成员国,乌拉圭在粮农组织第41届会议上支持中方候选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竞选该组织总干事。由乌拉圭工业、能源及矿业部牵头开展的“乌拉圭周在中国”系列活动于8月22日登陆深圳。乌拉圭代表团向深圳企业介绍了乌拉圭的投资环境和产业优势,并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加深双方在5G、工业数字化和通信技术培训等领域合作。11月,乌牧农渔业部长贝内奇在出席进博会期间会见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双方签署乌拉圭蜂蜜、马肉输华议定书。

12月,乌拉圭当选总统拉卡列表示,新政府外交政策将以乌拉圭国家利益为先,不以意识形态选边站队。乌拉圭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协定谈判,推动南共市现代化和灵活化改革;将摆脱广泛阵线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外交政策,同巴西、阿根廷保持良好关系;坚定反对马杜罗政权,将退出蒙得维的亚机制,支持利马集团对委内瑞拉问题的立场,将进一步密切和利马集团及太平洋联盟的关系。

来源: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9-2020)》。

作者:何露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本科,助理研究员,巴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拉美国际关系、巴西外交。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