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工业:凛冬将至,深刻变革中艰难探索
汽车业是德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为德国经济直接创造了近百万个就业岗位、贡献约12%的税收。但在新能源转型和新冠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汽车业问题层出不穷,制造商还没有完全从“尾气门”丑闻的阴影中走出,就不得不开始着手新能源车布局,而这种压力在新冠危机的催化下迅速传导到供应商领域,让已经挣扎在转型痛苦中的企业雪上加霜。曾经的优等生变成了问题户,未来,如何让皇冠上的明珠继续闪耀,成为了德政府和业界的艰难课题。
凛冬将至——传统汽车供应商深陷危机
· 供应商5巨头齐裁员
本周三,汽车供应商巨头舍弗勒(Schäffler)宣布,到2022年将继续裁员4400人,涉及12个德国工厂和2个欧洲工厂,至2023年实现3亿欧元/年的成本节约目标,并通过加大对新能源领域和氢燃料技术的研发等,加快集团的转型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未来的生存能力。
新能源转型的重压深深困扰着德国汽车供应领域的巨头们:除舍弗勒外,大陆集团(Continental)上周宣布计划大幅削减13000个就业岗位;采埃孚(ZF)计划裁员15000人;汽车业头号供应商博世(Bosch)的高层也正计划对其所有工厂进行逐一审查,并削减数千岗位;汽车工业照明和电子产品供应商海拉(Hella)原计划裁员900人,8月中旬调整为1050人。
· 中小供应商步履维艰
如果说大型企业感受到的是深秋的寒意,中小型供应商将要迎来的则是真正的凛冬。德国中小型供应商的困难不仅仅来自转型所需的资金问题,实际上,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伙人、汽车供应商专家瓦斯(Albert Waas)的观察,很多中小型企业虽然评级很低,却依然能够从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反而更可悲的是,由于很多供应商没有及时推动转型的意识,错过了技术变革的黄金时期,现在已经无力走出转型和疫情双压下的困境。
此外,中小供应商在危机中还存在天然劣势。这种危机体现在:一方面,像大陆集团、舍弗勒等大型供应商虽然受到危机的冲击,但它们也更容易将像汽车制造商一样,凭借中国市场的复苏对冲其它地区的疲软,而中小型供应商却很难从远东市场的复苏中受益;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和大型供应商往往有巨额财务储备,用以抵御不期而至的经济金融风险,而众多中小型公司不具备这个优势。
变轨换道——汽车工业面临深刻变化
· 传统供应商持续减少的趋势无法逆转
德国目前约有1000家汽车供应商,其中很多小企业完全依赖内燃机的生产,还有许多企业(例如铸造厂商)的产品组合非常有限,一旦市场对这几种产品中某一种(例如汽缸盖或发动机缸体)的需求下降,这些公司将损失大部分利润。BCG合伙人瓦斯表示,即使联邦政府支持中小型企业,也不会改变由于电动汽车转型而导致传统供应商数量减少的事实。由于大型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大量挤占了中小型供应商的利润,许多小企业在景气时期也很难建立资本储备,导致在保持生产内燃机部件的同时,无力投资电动车新部件的研发。瓦斯认为,未来几年,汽车制造商将向其供应商施加更大的压力。
· 制造商持续转向“内包”模式
自新冠危机开始以来,基于对未来汽车市场发展前景不明的认知(根据穆迪Moody’s预测,全球汽车市场最快于2023年恢复危机前水平),为增加工作量稳定就业、同时提升供应链安全性,德国汽车制造商开始越来越多地自行生产零部件。这一“内包化”趋势对供应商造成不小冲击:大型供应商尚可通过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但小型供应商没有能力在全球配置资源,应对危机的工具箱要小得多。
何去何从——如何让皇冠上的明珠继续闪耀
汽车业新能源浪潮开始以来,德国政府主要通过提供购车补贴的方式帮助制造商转型。但面对供应商的新危机,老政策工具显然无法起到作用。目前,德国汽车业正在考虑建立结构性基金来帮助陷入困境的供应商。本周二晚间的汽车峰会上,政府和业界代表对如何设计基金进行了很多讨论,就基金应遵循“市场经济理念”、旨在帮助中小供应商提升自有资本的初衷,达成了一致。但就谁来出资、如何分配等关键问题并未得出结论。
如果这一基金可以像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üller)呼吁的那样,以转型和风险资本为名,以追求回报为导向,以促进中小供应商进行结构转型为目的,且真正能落实到那些具备未来发展能力的企业中,而非只是浪费在维持夕阳企业的生存上,或许可以成为德国汽车业发展促进政策的一个新起点。但无论如何,汽车业转型的历史车轮早已开始前进,在前方等待德国汽车业的将是更加深刻的变革,在关乎命运的十字路口上,机遇和挑战并存,德国将如何应对?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继续闪耀?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