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RAN或ION?美国政府在5G方面存在内部分歧

发布日期:2020-06-11 14:58:07来源:C114通信网作者:艾斯
最终,特朗普核心团队相互竞争的5G提案(无论是Larry Kudlow提出的Open RAN还是Mike Pompeo提出的ION)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全球舞台上,无论是在5G方面还是在华为方面,美国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或全面的战略。

北京时间6月11日消息 来自Light Reading的报道称,美国国务院正努力为一个被称为“集成和开放的网络”(ION)的新概念争取支持,这一概念基本上是Open RAN的简化版。该机构的目标是吸引诺基亚和爱立信这样的大型供应商加入进来,从而使美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提供一个官方认可的华为替代解决方案。

但是,根据Light Reading主编Mike Dano对这一话题的调查,ION似乎没有太大的发展动力。

尽管如此,这一问题再次凸显了美国官员将华为妖魔化为一个国际威胁的行动,以及特朗普政府内部针对这一问题存在的分歧和对立。

ION圆桌会议

今年5月,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为首的美国国务院在一场圆桌会议上提出了ION的概念,参加这场圆桌会议的公司有戴尔、爱立信、谷歌、微软、诺基亚和三星等。美国国务卿顾问办公室主任Mung Chiang将5G ION描述为“一种新的、实用的,可以立刻投入使用的技术”。

他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表示:“凭借对'开放'含义的广泛包容,对网络部署现实的细致了解,以及对架构选择的更扎实认知,ION成为美国及盟国可以引领5G创新的领域之一。”

但是,该提案和上述CTO圆桌会议的细节尚不清楚。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圆桌会议没有录音,并拒绝就此话题发表进一步评论。戴尔、谷歌、微软和诺基亚的高管均未回应有关此次活动的问题。

爱立信一位代表确认该公司CTO Erik Ekudden出席了此次会议。“我们定期参加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政府论坛,讨论与我们行业相关的话题。”爱立信代表Jimmy Duvall这样告诉Light Reading,但他拒绝进一步讨论这一话题。

同样,三星一位代表仅表示“我们对于该话题没有任何评论”,并将问题抛给了美国国务院和新的Open RAN政策联盟。而Open RAN政策联盟的一位代表则将话题抛回给参加上述圆桌会议的公司。

不太可能的妥协

了解美国国务院ION提案的消息人士称,这一努力是长期支持传统的、集成式无线设备解决方案的爱立信和诺基亚等供应商,与通常支持软硬件解耦分离的云服务提供商(如微软和谷歌)之间的“休战”。消息人士说,美国国务院的目标是在这两股力量之间建立5G联盟,然后美国就可以向英国和加拿大等美国盟国提供中国华为的逐步替代解决方案。美国政府在国际上反对华为的声音越来越高,而华为凭借高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无线设备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

但是,三星、诺基亚以及其他公司都不愿谈论ION相关话题,这对该项目来说无疑是个坏兆头。事实上,思科5G架构负责人Bob Everson说,该公司没有参与ION。Bob Everson解释道,他对提案中的“集成”部分持保留态度,因为思科长期以来一直是软硬件解耦的坚定支持者。

不过,美国国务院的ION提案确实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支持者:美国最高执法官员。“尽管'Open RAN'解决方案不能解决我们眼前的问题,但作为(国务院CTO)圆桌会议主题的ION概念有望实现,并应进行探索。”美国司法部长William Barr在上述ION圆桌会议的第二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到。

内部分歧

William Barr对华为和中国持强硬立场,但他认为Open RAN技术尚未准备就绪,无法用作对抗华为的障碍。他之前曾抨击Open RAN是一个“画饼充饥”的概念。

William Barr对Open RAN的评论,实质上代表了对美国白宫经济顾问Larry Kudlow提出的竞争性5G提案的直接攻击。今年早些时候,Larry Kudlow提议使用美国公司开发的Open RAN技术来阻止华为,他还夸口说得到了AT&T、微软和戴尔等公司的支持。

New Street Research的华尔街分析师在最近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指出:“William Barr对5G话题的持续关注和有些不同的意见表明,这些问题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并未得到解决。”

最终,特朗普核心团队相互竞争的5G提案(无论是Larry Kudlow提出的Open RAN还是Mike Pompeo提出的ION)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全球舞台上,无论是在5G方面还是在华为方面,美国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或全面的战略。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种族冲突、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其他政治雷区(很多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上灾难性的表现,没有理由期待这个问题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本网已获C114授权转载发布

原文链接:http://www.c114.com.cn/news/116/a112807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