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对墨西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丁波文
载于《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中拉关系——第一届中拉关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摘要:广泛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墨西哥经济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主要经历了三次经济波动,分别是在1994年、2001年和2008年。经济周期的波动波及了本就供求矛盾大、分割现象严峻的墨西哥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为应对经济波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墨西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旨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内需,保障劳动者权益。墨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国际传播时有发生且难以避免。任一国家的内部经济失衡都会反映在对外部门,从而影响到其贸易和投资伙伴国,也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的失衡和危机。墨西哥于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又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使得墨西哥经济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因此,不管是自身经济结构问题还是外部经济的波动都会对墨西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一
墨西哥经济周期的新特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主要经历了3次经济波动。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暴跌的金融危机,对其经济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2001年受美国经济滑坡、外部需求减少的影响,墨西哥经济再次出现负增长。经过了几年的经济增长,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墨西哥经济再次陷入困境,近几年逐步恢复增长。
萨拉比亚对墨西哥30年来经济周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墨西哥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从谷底到谷底或从谷峰到谷峰的周期大约持续60至63个月。经济增长平均持续43至46周,经济衰退平均持续17至19周。根据墨西哥国家统计和地理局的统计数据,90年代以来,墨西哥经济的下跌拐点分别是1994年11月、2000年9月和2008年1月。
图1: 1990-2013年墨西哥经济变化率(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为基准)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数据,http://estadisticas.cepal.org/
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年以来墨西哥经济出现三次大的波动,其中1994年至1995年和2008年至2009年的危机造成了经济大幅度下滑,而后又很快实现了增长,而2001年的危机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经济负增长,但令经济增长停滞,而且经济增长恢复期较长。由此来看,1990年至2010年墨西哥经济发展主要可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1990-1994年、1994-1996年、1996-2000年、2000-2002年、2002-2008年和2008-2010年。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学者德里奥等也在文章中做了这样的划分。
1990年至1994年墨西哥经济稳步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当时,墨西哥采用固定汇率模式,本国货币严重高估(对美元高估约20%),私人消费扩张。根据墨西哥官方统计数据,1994年墨西哥经常项目赤字增至国内生产总值的7%。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大量撤资,使得恶劣的形势进一步加剧。1994年至1995年受危机影响,墨西哥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其中1995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下降了6.1%和8%。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2000年,墨西哥经济平稳增长。在这一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了16%。2000年至2002年受美国经济下滑影响,墨西哥经济再次受挫。2003年至2008年墨西哥经历了一个经济稳步发展的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又一次打断了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周期。
二
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就业率的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该定律表明失业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增长的能力所决定的。因此这几次经济危机也对墨西哥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冲击。
图2:1990-2013年墨西哥失业率(%)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数据,http://estadisticas.cepal.org/
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墨西哥经济变化情况与失业率的关系表现为当经济增长时失业率降低,当经济衰退时则失业率上升,可见经济周期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非常明显。从图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墨西哥失业率在1995年和2009年大幅度上升,说明1994-1995年和2008-2009年的危机给墨西哥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而2001年的危机并未对失业率产生明显负作用。
三
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失业率并不是反应墨西哥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最科学的指标,因为墨西哥劳动力市场有其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非正规就业比例较高。墨西哥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非正规就业现象,而这一现象无法在失业率数据中体现出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者在危机到来时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
圣地亚哥·莱维在文章中谈到,墨西哥的非正规就业与劳动者无社保覆盖直接相关。墨西哥社会保险局(IMSS)和公务员社会保险和服务局(ISSSTE)是墨西哥最主要的两大社保机构,分别针对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工薪职工。除此之外,墨西哥军队等特殊机构还另有一套自己的社保机构。根据圣地亚哥·莱维的观点,如果劳动者没有在社会保险局或公务员社会保险和服务局中的任何一个登记,其从事的岗位就是非正规就业岗位。结合以上定义,墨西哥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包括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以及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两个部分。非正规部门是指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非正规就业的特点是劳动者无法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也就是没有在墨西哥社会保险局或公务员社会保险和服务局登记。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有劳动报酬的从属就业者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劳动者参加了保险,未参保劳动者比例很大。根据上文对非正规就业的定义,这部分劳动者可视为从事非正规就业岗位。
图3:有劳动报酬的就业者的参保情况(千人)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Del Río Marco Antonio, Manuel Diana, Islas Israel, Implicaciones de la política macroeconómica, los choques externos y los sis********s de protección social en la pobreza, la desigualdad y la vulnerabilidad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México D.F., 2010.
比较图1和图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非正规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也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在1996年至1999年和2003年至2007年,墨西哥经济稳步增长。在这期间,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数量也有较大增幅,每年新增50万至100万劳动者获得正规就业岗位。而在经济衰退期,就业质量则恶化。比较严重的是在1995年,60多万劳动者失去了社保覆盖,而2001年和2009年的情况也不甚理想。
图4:1990-2009年墨西哥参保劳动者数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Del Río Marco Antonio, Manuel Diana, Islas Israel, Implicaciones de la política macroeconómica, los choques externos y los sis********s de protección social en la pobreza, la desigualdad y la vulnerabilidad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México D.F., 2010, P 29.
经济周期不仅会对失业率和就业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图4中数据显示,在2008年和2009年,城市实际最低收入均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左右,这体现出了2008年经济危机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影响较大。2001年和2009年墨西哥人均收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说明这危机既给墨西哥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也损害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图5:1990-2010年墨西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其它收入变化率(%)
四
墨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成效和不足
墨西哥政府重视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内需,保障劳动者权益。本节着重分析墨西哥就业促进的宏观经济政策。
1990年以来,墨西哥经济经历了3次比较大的波动,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劳动者的失业率、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均有体现。当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可以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厂商的生产需求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1990年至1994年间,墨西哥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贸易对外开放和减少通货膨胀。政府将汇率作为反通货膨胀的工具,采用汇率名义锚模式,目的正是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率。尽管这一模式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有一定成效,但是墨西哥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幅度高于本国货币的贬值幅度,导致墨西哥的本国货币严重高估,削弱了墨西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刺激了消费,进口增长过快,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墨西哥中央银行数据显示,1990年第一季度墨西哥国际收支逆差为21亿多美元,而1994年第四季度逆差额上升至74亿多美元。
1994年,墨西哥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对多方面的困难,墨西哥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1995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骤降6%,但是墨西哥政府财政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从1994年的2.1%提高到了1995年的4.7%。度过危机后,墨西哥政府通过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基本保持稳定。
从表1中可以看出,墨西哥政府在应对1994年和2008年两次危机时均出台了大量的应急政策,但应对这两次危机的政策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墨西哥政府在应对1994年金融危机时采用了顺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10多年的调整后,墨西哥政府财政状况良好,通货膨胀率处于低位,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政府采取了逆周期的调控政策,通过调节公共支出刺激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公共支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用于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公共支出,这部分支出可以惠及劳动者,对促进就业有积极作用。
表1:墨西哥政府为应对1994年和2008年危机出台的主要政策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Del Río Marco Antonio, Manuel Diana, Islas Israel, Implicaciones de la política macroeconómica, los choques externos y los sis********s de protección social en la pobreza, la desigualdad y la vulnerabilidad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México, México D.F., 2010, P. 22-23.
从图6中可以看到,1990年至2009年期间,墨西哥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1990年至1993年,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1994年至1995年期间,这一比例则严重恶化,外债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1995年以后,墨西哥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再次下降,逐渐降至5%以下。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性公共支出的曲线与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曲线基本呈负相关关系。1990年至2009年期间,墨西哥社会性公共支出数额除了1994年危机期间受到影响有所下降外,基本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增幅较大。此外,墨西哥政府社会性公共支出的增幅很大,从1990年的2000亿比索增加到了2009年的1万亿比索。社会性公共支出包括就业、医疗和住房等多个方面,社会性公共支出的增加对于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总体来看,1995年以后墨西哥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了宏观经济稳定,降低了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扩大了公共支出的空间,对就业促进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有着积极意义。
图6:1990-2009年墨西哥社会性公共支出数额和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Del Río Marco Antonio, Manuel Diana, Islas Israel, Implicaciones de la política macroeconómica, los choques externos y los sis********s de protección social en la pobreza, la desigualdad y la vulnerabilidad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México, México D.F., 2010, P.17.
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固有矛盾和危机期间的新问题,墨西哥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墨西哥曾经出现过严重的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因此,墨西哥政府非常重视控制国家的财政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时,经济和社会受到了较大创伤。1995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6个百分点。为缓解危机的恶劣影响,墨西哥政府出台了“经济应急计划”(Programa de Emergencia Económica)。该计划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将经常项目赤字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为了稳定汇率,墨西哥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借款。美国对墨西哥实施了援助计划,同时要求墨西哥实施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开支的方式来降低财政赤字。总体而言,在这次危机中,墨西哥政府采用了顺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危机给墨西哥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顺周期的财政紧缩政策又导致墨西哥的社会性公共开支不足,因此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在1994年金融危机后,墨西哥政府积极总结教训,迅速做出调整,将固定汇率制度改为浮动汇率,增加中央银行的自主权,降低对外资的依赖。此后,墨西哥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平稳,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和国家财政状况均比较理想。在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墨西哥政府采用了逆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受到大的创伤,使得经济快速恢复增长。
同税收政策一样,合理安排公共支出也可以减少贫困,促进平等。墨西哥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持续周期长,宏观经济表现得较为稳定,但是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也相对不足。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智利都是拉丁美洲经济大国,将墨西哥公共支出方面的数据同其他三个国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墨西哥公共支出存在的不足。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0年至2010年期间,墨西哥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三国,不足阿根廷和巴西的一半。公共支出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支出对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表3和表4中的数据分别可以看出,墨西哥投入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人均投入社会保障领域的资金均严重低于其他三国。由此可见,墨西哥社会性的公共支出仍然有待提高,国家财政政策应当更多地向这方面倾斜。也就是说,要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公平,消灭贫困,墨西哥政府必须加大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
表2:1990-2010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智利公共支出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数据,http://estadisticas.cepal.org/。
表3:1990-2010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投入社会保障领域(protección y seguridad social)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数据,http://estadisticas.cepal.org/。
表4:1991-2009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和智利人均投入社会保障领域(protección y seguridad social)的资金(美元,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数据,http://estadisticas.cepal.org/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墨西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巨大,对就业岗位数量、就业质量和劳动者收入水平三方面的影响都很明显,墨西哥政府必须采取恰当的政策加以调节,解决劳动力市场上的固有矛盾,并弱化经济波动的不良影响。
1990年至1994年间,墨西哥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推动贸易开放和降低通货膨胀率。1994年,墨西哥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应对危机,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度过危机后,墨西哥政府通过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基本保持稳定。经历了10多年的调整后,墨西哥政府财政状况良好,通货膨胀率处于低位,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政府采取了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调节公共支出刺激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公共支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用于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公共支出,这部分支出可以惠及劳动者,对促进就业有积极作用。但是,同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相比,墨西哥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仍然相对不足,投入这一领域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严重低于以上三国。要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公平并消灭贫困,墨西哥政府必须增加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