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启示:投资者如何防范气候变化风险
气候变化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长期威胁,我们亟需确保它被置于全球危机后复苏计划的紧要位置,得到充分考量。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COVID-19)持续蔓延,各种立场和观点也在交锋与激荡,其中有人提出,气候变化议题可能会逐渐脱离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优先议程行列,被边缘化。对此我持异议,这种说法严重低估了全球负责任投资界的决心。
面对当前的危机,身处“复苏政治”的氛围中,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推动“零碳经济”转型,绝不会因此止步不前。
为了全力应对当前的疫情大流行,投资者、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都暂时转移重点,将抗击疫情调整为优先事项。当务之急是解决最紧迫的健康和经济问题。但我们也要放眼长远,把握大局,保持对全球整体形势以及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成果的关注。鉴于此,气候和可持续性问题必须得到持续重视并纳入我们的响应措施。
气候变化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长期威胁,我们亟需确保它被置于全球危机后复苏计划的紧要位置,得到充分考量。此次大流行向人们敲响警钟,忽视风险,未能就缓解措施提早规划,及时行动,我们会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成本代价。
转型路径倡议(TPI)的年度《转型进展报告》突显了气候议题的紧迫性。报告指出,尽管世界正逐步向低碳经济过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某些领域仍然缺乏有力行动。
航运、造纸和电力领域的转型进展顺利,但石油、天然气和航空业等则远远落后。2020年如若还有40%的公司尚未做好转型准备,而80%的公司依旧行进在偏离2℃温控目标的轨道上,更不要说实现1.5℃的目标,从投资者的基本风险管理和社会许可角度来看,这样的情况是不可接受的。
报告强调,转型工作不仅不能受阻于新冠疫情,还应得到更加强有力、更迅速的推动,这将仰赖于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努力。
大流行的早期教训之一对于我们应对气候危机极具警示意义。通过这次新冠疫情,我们见证了全球应对危机的潜能——可部署的资源、可调度的资金以及投资者、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齐心对抗这一看不见但逐渐兴起的威胁时,所能凝聚起的强大合力。
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它的影响力显而易见。我们需要以同等程度的紧迫感和同等力度的集体行动来应对气候紧急情况。
仍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投资者和部分企业并没有放松警惕,依然在积极地对抗气候变化。比如几天前,在“气候行动100+”倡议(CA100+)的推动下,壳牌(Shell)国际能源公司发布重磅声明,将致力于在2050年前实现碳的“净零排放目标”。公司承诺将进一步降低“净碳足迹”(即温室气体排放量与销售产品总能量的比率),确保相关目标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并宣布公司将优先服务于那些同样力争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企业和行业。“气候行动100+”是由投资者主导的最大规模气候倡议之一,拥有逾370家投资者签署方,管理着超过40万亿美元资产,PRI是倡议的合作组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壳牌的承诺令人瞩目,特别是考虑到其所处的行业正在经受疫情所引发的严峻冲击,比如油价暴跌。壳牌公司的决定理应值得肯定和鼓励。自2014年以来,壳牌公司就开始参与相关的减排倡议,与投资者进行了积极的合作和互动。投资者对壳牌公司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但是很明显,在能源以及其他一些领域,相关气候行动仍有待加强。随着时间的流逝,投资者必须继续加强与不积极承担气候责任的董事会和风险敞口公司的直接对话。
这意味着需要在关键领域加强领导力,包括游说、近期目标和管理。
游说
转型路径倡议(TPI)今年首次纳入了针对企业的气候游说指标,结果堪忧。调查发现只有6%的公司能够确保其气候政策与其所属行业协会公开声明的立场保持一致。
这些指标将有助于促进投资者或民间社会加强监督/谴责那些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其公开声明的立场背道而驰的活动的公司。
近期目标
绝大多数目标和承诺都是针对2050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设定的。但是,从现在到2050年这段时间我们又该如何安排?
我们需要在这一期间设立更多的过渡步骤和目标。它们必须是真正的减排目标,而不仅仅是通过抵消机制达成某种平衡。
为此,我们必须立即对必要技术进行投资和研发。
出台投资框架及激励措施对重要资本进行投资和再分配,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来说是一项挑战。新冠疫情后的复苏计划为此提供了机会。
加强管理
为了加快向低碳经济的过渡,投资者必须加大管理力度,推动公司采取更审慎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尤其是在当前COP26延迟举办的背景下,加强与设立“净零排放目标”的公司合作互动,游说更多公司加入这一行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可以通过签署联盟倡议实现这一目标,例如“气候行动100+”和“净零资产所有者联盟”,它们在推动改变公司实践方面被证实非常有效。
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须确保出台更多相关决议,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全球主要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的公开支持。
对于那些不积极推动低碳经济转型或忽视气候变化风险责任的董事会成员,要果断对董事会组成进行调整或替换,而不能仅一味停留在讨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