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隐形冠军的德国经验
隐形冠军企业在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可以起到排头兵作用。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其培育隐形冠军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及拟通过复核的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山东20家企业榜上有名。累计前四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已有60家企业上榜,排名全国第一。
“单项冠军”企业也常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是指那些在细分市场中通过高度专业化在本领域取得显著优势,并具备持续发展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行业标准、占据产业链高端,而很少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隐形冠军企业在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可以起到排头兵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其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非常引人瞩目。在德国近400万家企业中,有超过1400家是隐形冠军,占世界总量的将近一半,其培育隐形冠军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树立明确而远大的企业发展目标。由于发展历程都比较长,大多数隐形冠军在发展初期就确立了成为市场领袖的目标和愿景,并在长期的经营中始终坚持贯彻。相当一部分隐形冠军只是将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作为短期的目标,但更为重视长期的目标,包括行业标准、企业标杆,以实现对行业的领导和对客户的吸引等。在长期发展愿景的基础上,这些企业更为重视技术、质量、创新、知名度、信誉等,最终自然实现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这种发展愿景之下,企业倾向于选择细分市场并长期耕耘,不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德国企业有在细分领域发展的传统,隐形冠军将这个传统做到了极致。为更好在小市场内开展生产,德国企业将技术提高到非常难得的水平,并通过持续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将某一类或某一项产品做到全球领先的水平。在不断强化企业发展愿景的前提下,隐形冠军企业往往在企业内部形成对愿景的高度认同和核心精神,正如德国管理学家西蒙在对隐形冠军的市场战略作最后的总结时所说:“绝大多数的隐形冠军对它们应该生产什么产品,不应该生产什么产品了如指掌,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大难处是,要能够抵御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产品的诱惑,真正的隐形冠军是绝对能够抵御这种诱惑的。”
通过“双元制模式”实现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在工业4.0真正实现之前,人的要素一直是决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关键的一环。德国企业中对人才的培养著名的“双元制”模式为隐形冠军的成长提供了充足且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双元制模式下,在企业主导下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受教育者在学校内是学生、在行业内是学徒。双元制使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提高了培训后就业的能力。此外,德国传承的“工匠精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技术工作中并不断创造精品。德国工匠精神要求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并延伸为对精品的执着追求。这种执着与追求成为“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并印记在隐形冠军的各种产品之上。在德国,专注、标准、精确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并为隐形冠军的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大力创新以提升竞争力。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高强度投入。一般而言,普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约为3%,全球一千强研发强度可以达到3.6%,隐形冠军则有6%。在高比重的研发资金投入之下,隐形冠军每千人专利数约是大型企业5倍。例如,旺众公司认为作为企业应该始终保持自身的研发,而不是作为学习者和模仿者,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和竞争优势。德国辛恩钟表公司主要生产供飞行员、极限运动员、特种部队、消防员、潜水员等使用的特种手表。为了制造出适应各种特殊条件的可靠手表,该公司研发出多项技术专利,并将其他行业的现有技术灵活运用到制表业中。在高达近20%的研发人员基础上,为更广泛的开展技术创新,辛恩公司在研发过程中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包括没上过大学的雇员的意见也可能被采纳,并据此改变公司决策。
加强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支持。德国的行业组织很多,在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隐形冠军在成为冠军之前,很多都得到过行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德国政府要求境内的工业企业都加入具有行政联合机构性质的德国工商大会。工商大会在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需求的基础上,为之提供资金和运营方面的帮助。在德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多达几千家,包括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储蓄银行、州立银行、担保银行及合作银行等。作为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通过提供贷款贴息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德国一些州政府出资成立非营利机构,通过协助销售、建立产品展示平台、组织海外渠道拓展、对接企业与投资者等方式,帮助某一细分领域的中小型企业拓展市场,并对接中小型企业所需的市场、资金、技术等资源。巴符州政府还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定期组织活动等形式,支持专门经济区域集群的发展,将企业、研究机构、教学中心、技术转让机构构建成产官学协作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打造适宜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德国政府历来在各种层面上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发展。具体举措包括制定各类法规以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竞争环境、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制定技术服务政策、加强技术人才培训、积极提供财税金融支持和融资担保、建立信息情报中心以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等。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等新兴趋势的出现,德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招聘技术人才,降低中小企业申请资助门槛,以进一步资助中小企业使用工业4.0设备测试自己的解决方案。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