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衰落速度加速,约旦以色列“引红济死”输水项目该何去何从?
根据timesofisrael.com网最新报告称,尽管酝酿多年的“引红济死”输水计划已尘埃落定,但死海的衰落速度却在悄然加速。据以色列地区发展部报告,自1976年以来,死海的表面积几乎减少了一半,海平面下降了40多米,从低于海平面390米下降到现在的- 434米。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死海将完全消失。
2013年12月,约旦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签署MOU,启动“引红济死”输水计划(Red Sea-Dead Sea Water Conveyance Project)。按计划,第一阶段每年将抽取3亿吨海水,最终实现每年从红海向死海输送20亿吨海水。每年将淡化8500万-1亿吨海水。目前该合作计划已停止,因为以色列和约旦的外交关系处于历史最低点。
都是关于水
约旦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旦从地下含水层抽取近60%的水,其余的来自河流和小溪。在首都安曼,屋顶水箱每周供应一次水; 国内其他地区的供应就更少了。
根据一项预计,约旦的水仅供养活200万人,而根据约旦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18年底,约旦人口约1031万——在过去10年里,130多万名难民涌入约旦。由于缺乏数据、地下水监测不力、基础设施维护不善等原因导致约旦漏水不断,加之数千口非法挖井造成的大规模水失窃,约旦缺水状况日趋严重。
近年来,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所有流域的年平均补给量无法满足现有人口的基本需要,更不用说工业、农业和环境等发展需要了。
根据斯坦福大学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如果不能彻底阻止全球变暖, 那么约旦的降水预计将减少30%, 干旱的数量和持续时间也将翻倍。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降雨量减少和多年干旱的挑战,以色列已经在阿什克伦、阿什杜德、帕尔马希姆、索雷克和哈德拉建立了五个海水淡化厂。这些水供应了以全国80%的饮用水。此外,与现有的Sorek设施相邻的第六个水厂,以及位于加利利西部的第七个水厂,已在规划中。
然而,约旦却没有这样的地理优势。约旦境内缺少一条长长的海岸线来建造海水淡化厂。约旦南部,沿着红海只有一小段海岸线。约旦的大部分人口住在北方。此外,约旦和以色列公司对这片富含矿物质的水域进行商业开采,也加剧了输水项目的进一步延缓。
以方持反对意见
阿拉瓦研究所跨国界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克里夫·利普钦博士认为,“引红济死”输水项目将使以色列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以色列将无法控制整个项目的维护,因为整个项目将在约旦境内进行。这些基础设施将沿着叙利亚-非洲大裂谷的一段运行,这是一条地震多发的生态走廊,从叙利亚北部通往东非的莫桑比克。他指出,爆裂的管道和渗入地下的盐水将是环保和项目施工最可怕的噩梦,因此专家们对项目的可行性缺乏信心。
以色列驻欧盟和约旦前大使、特拉维夫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迪伊兰认为,除了约旦人,没人对“引红济死”项目的物理、化学和经济可行性抱有信心。多年来,许多以色列专业机构对“引红济死”项目一直投反对票。
陷入政治困境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对内塔尼亚胡总理的不信任,源自2017年安曼一名以色列使馆警卫开枪打死两名约旦公民,而以色列未起诉该警卫。之后约以交恶则又因为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因为与圣殿山有关的持续紧张,因为以色列关于吞并约旦河谷的计划,以及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陷入僵局。
2019年10月底,为抗议以色列持续关押2名约旦公民,约旦召回驻以色列大使。11月10日,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宣布,约旦即日起收回租借给以色列25年的两块土地巴古拉和古玛尔。
据悉,以色列已退出了约以“引红济死”输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