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陆自贸区:希望与困境交织

发布日期:2020-01-06 10:24:35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姚桂梅
非洲大陆自贸区是非洲联盟(以下简称“非盟”)《2063年议程》中最具雄心壮志的项目之一,展示了各国构建非洲统一大市场的意愿。根据协议,各缔约国将在5—10年内逐步停止对90%的商品互征关税,并消除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商品、资金、人员在非洲大陆的自由流动。

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非洲极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而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非洲大陆自贸区”)在2019年正式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朝着团结统一的梦想迈出重要一步,为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意义重大

非洲大陆自贸区是非洲联盟(以下简称“非盟”)《2063年议程》中最具雄心壮志的项目之一,展示了各国构建非洲统一大市场的意愿。根据协议,各缔约国将在5—10年内逐步停止对90%的商品互征关税,并消除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商品、资金、人员在非洲大陆的自由流动。

非洲大陆自贸区启动建设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从全球角度来看,在当前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之际,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顺应了全球贸易规则改革的主流方向,有助于提振全球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为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二,从非洲角度来看,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非洲经济一体化和内部团结的进一步加强。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一个覆盖13亿人口、3.4万亿美元规模的非洲单一大市场将如期起航。

长期以来,非洲区域内贸易比重偏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区域内贸易仅占非洲大陆贸易总额的15.2%,远低于欧洲(67%)、亚洲(61%)和美洲(47%)。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形成将逐步改变这种局面,带动非洲国家在当地加工原材料、生产工业品,增加区域内贸易量。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非洲开发银行和非盟联合测算,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正式设立,2022年非洲区域内贸易占比将达到21.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将带动非洲区域内贸易增加约161亿美元,推动非洲内部贸易增长33%。其中矿产、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的贸易增长将尤为显著。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还将提高非洲整体的货物流通便捷性,降低产品、人员、资本进入非洲市场的成本,有助于提升非洲的投资价值,加快其工业化进程,促使更多非洲国家融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新动力。此外,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成立也将有助于非洲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平等对话,提升非洲在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

第三,从非洲以外其他地区国家的角度来看,非洲大陆自贸区落地将带来更多的经贸合作机遇。由于非洲大陆自贸区不仅关注商品贸易,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乃至电子商务等领域,所以,来自非洲以外地区国家的企业将有可能获得深度参与非洲商品贸易、电子商务、农业、制造业、新能源、金融货币合作等领域建设的机遇。非洲大陆自贸区启动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紧与非洲国家签署相关贸易协定,也为中国与非盟、非洲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和非洲国家加强经贸机制性建设提供了机遇。2019年10月17日,中国与毛里求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为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将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并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对接。

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只是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有关协议的具体内容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谈判加以充实和完善。曾担任过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参与起草非洲大陆自贸区协议的几内亚比绍经济学家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认为,最终版本的协议,大概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实施。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效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内部贸易和投资成为落实协议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不利因素。

首先,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且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其普遍特点是:工业化程度低,主要依靠出口农矿初级产品维持经济运转,国内所需的工业制成品基本上依赖进口,且贸易伙伴多为各国的前宗主国。同质化的产业结构和互补性差的贸易格局,既不利于非洲国家间开展实质性的贸易活动,也容易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为了发展区域内贸易,非洲国家需要强化跨境投资,加强制造业、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领域的衔接合作,形成内部循环的产业链。

其次,非洲大陆有数十个主权国家,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许多非洲国家一直把关税视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但近年来部分国家外债负担加重、本币贬值,并且缺乏贸易融资手段和税基狭窄等问题凸显。而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意味着关税减免和非关税壁垒的拆除,这极有可能令一些国家的外汇收入减少,加剧它们的财政紧张状况,极易因利益诉求差异悬殊引发协议的延迟实施。事实上,以往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就曾发生过因各国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受益不均,最终引发一体化组织解体的案例。而一体化协议“雷声大、雨点小”延迟实施的案例更是不鲜见。例如,本该2019年4月30日生效的、作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基础的非洲三方自贸区(TFTA)仅乌干达、肯尼亚、埃及和南非4国完成批约,而该协定至少需14国批约才可生效,因此被迫推迟了原定的生效日期。如何使最不发达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内陆国家、岛屿国家以及仍处于冲突中的国家都从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的利益再分配中受益,如何消除非洲国家在关税制度、报关系统、信息透明度等贸易体系方面的巨大差异,都将是非洲大陆自贸区推进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难题。为此,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不仅需要协商达成协议,更需要非洲联盟、地区一体化组织、非洲各国政府具有韧性十足的落实和执行协议的能力。

再次,非盟和大多数区域一体化组织没有把统一货币作为非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导致达成一体化的交易成本巨大。而跨境银行网络和金融服务不完善是非洲大陆自贸区发展的另一个硬性制约因素。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流通和金融服务,总体上看非洲国家目前的金融服务较为落后,虽然区域内有多家西方银行或南非银行在运营,各家银行的网络也存在交叉重叠,但并未完全覆盖非洲所有国家。银行网络覆盖范围不够全面未来可能会影响与贸易投资相关的资金流动,也可能造成监管漏洞。

最后,政局动荡和武装冲突的冲击。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涉及许多非洲国家间的相互交往,和平与安定的域内环境无疑是这种交往的前提条件。但是近年来包括恐怖袭击在内的不同形式武装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在非洲大陆有所反弹,这些冲突影响了近1/3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成为地区经济增长和一体化进程的“头号杀手”。此类冲突一般都有比较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原因,因此短时间内难以根除,未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恐将会继续受到此类问题的困扰。

综上所述,尽管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并非坦途,但无疑给非洲发展带来新希望。未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既需要非洲国家锲而不舍的努力,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南非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