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 “标准”震荡和哈经济政策的调整(之二)

发布日期:2015-04-10 12:30:48来源:驻哈萨克经商参处作者:

 

近年来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压制俄罗斯的力量,有些人认为,俄新的“极地政策”是为了能在未来能源市场出现赤字时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俄军队确实在努力进行新战略转型,所成立的国防部北极集团也被看成是通过保护自身在北极的利益,达到未来支配和垄断石油市场的证明。俄也在抱怨自己已失去了世界领导者的位置,这一事实与自身发展潜能不符,因此有人想向给他降降温。此时乌克兰事件不揣冒昧地爆发了,俄经济走入了死局,新一轮的“俄金融风暴”刮了起来。而所有消极因素出现时间的不谋而合让这一轮新风暴刮得更加“合情合理”。

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和油价下跌成为最大的外来阻力。制裁措施的实施也是部分国家为了下一步自身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说,此类制裁的政治方针拥有悠久历史,此次对俄实施制裁的特点在于其针对性,直接刺向俄经济的软肋。俄经济的痛点在于:出口主要依靠能源出口,得益于近年来对油气需求的增长,俄出口收入迈上了新台阶。俄经济主要结构形成了—由于国内生产能力落后,自身日益增长的增产和消费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满足,俄“石油美元”不断流入国际供货商的口袋。俄国内进口商如果没有按时付款,他们总能寻求欧洲银行的帮助,得到低息贷款填补空缺。各方对于整条经济链的发展表示满意和支持,国际投资仍在金融和贸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欧洲乐于将自己的商品售向俄,欧洲银行不断在对俄贸易中进行资本重组。但这场“婚姻的协议”总有被撕破的时候,当有一天俄银行需要对所得的贷款、商品、服务买单时,西方国家银行的脸色也随之一变,原本敞开的大门逐渐关闭。好在俄家底较厚,黄金外汇储备能够为国内银行善后,但较2013年12月相比,俄黄金外汇储备下降了967亿美元,剩下只有4189亿美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俄为西方国家限制耗费心机的时候,石油价格的崩跌无疑是给俄原本摇摇欲坠的经济大门又狠狠踹了一脚。俄财政收入的46%-48%源于油气出口,1994年,俄油气出口占出口的33%,2000年这一数字升至46%,2007年达到55%,目前为60%。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也占到能源出口的80%,其余20%被天然气占得,而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占俄能源出口的74.5%。2012年,俄出口石油2.4亿吨,超过1800亿美元,平均油价为103美元/桶,出口石油产品1.38亿吨,数额为1040亿美元,平均出口价格750美元/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2012年俄出口天然气1790亿立方米,数额为623亿美元,平均出口价格348美元/立方米,出口液化天然气2140万立方米,数额46.8亿美元,平均出口价格218美元/立方米。2013年,俄出口商品和服务5970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占88%,达5260亿美元,服务出口占12%,为70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结构是,石油占29.1%(1740亿美元),石油产品占18.3%(1090亿美元),服务占11.8%(700亿美元),天然气占11.3%(670亿美元),冶金产品占6.8%(410亿美元),化学制品占5.2%(310亿美元),其他商品占8.3%(490亿美元),机械制造业产品占4.8%(280亿美元),食品占2.7%(160亿美元),木材、纸浆纸制品占1.8%(110亿美元)。

此次石油价格的下跌至少给俄石油开采公司造成了43%的收入损失,而对俄外汇储备造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目前俄外汇储备面临两大难题,进口需求和石油创汇减少。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心理上和生活上都遭到了重创,由于卢布贬值,部分存款无故蒸发,西方国家实施制裁导致俄国内市场出现购物恐慌。制裁、油价下跌、恐慌汇聚到一起,刮起了这轮风暴。卢布都跑去换美元了,美元都跑到国外了,市场恐慌,通货膨胀难以避免,对外贸易大跳水,金融更是无曲可唱。卢布汇率下降致使俄商品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难得的大减价,汽车、珠宝、电子产品、贵重金属都被抢购一空。但在这场危机中也探寻到了一些好的方面。贸易额增长了40%,相对于卢布,外汇收入和财政盈余明显增长,但这些都只是暂时性的,如果根据旧的汇率计算,贸易增长并没有为俄带来真正的实惠,很多商业中心暂停销售汽车等商品,进口下降也将伴随着物价和通胀的增长。预计2014年俄GDP增速由上年的1.3%降至0.4%。梅德韦杰夫总理也表示,今年GDP将可能停止增长。

俄工业生产已出现停滞局面,加工业更是下降0.6%,企业也由此减少了对厂房设备投资,缩减了国外设备的进口,进口设备份额由2012年的52.1%降至2013年的50.8%。西方国家实施制裁之前,俄主要的进口商品是机械产品、交通工具,化工产品,食品等。据统计,2013年,俄食品和食品原材料占进口的13.4%,鱼类、海产品进口增长4.4%,黄油—32.3%,奶酪和奶渣—5.9%,牛奶和奶油—30.9%,炼乳—1.1倍。在375亿美元的进口食品中,包含了110亿美元由于俄国内自然气候条件无法种植和生产的食品,入世也为此类商品进入俄市场开辟了新通道。由于支持实施制裁政策的国家停止了对俄出口食品,俄国内消费品价格快速增长,加速了通胀。俄央行也将关键利率提升至17%,并预计今年通胀率将接近8%。

俄经济的痛点还在于卢布与石油出口绑得太紧。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早就有人把卢布称之为“原料货币”,国家财政、税收、本币汇率都过于依赖能源出口和国际能源价格,很多专家也做过卢布和石油价格共进退的预测。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俄GDP的行业结构是,贸易—19.7%,金融和服务—17.1%,加工业—15.2%,国家管理、教育、保健和军事安全—13.5%,矿物开采—10.9%,其他—8.6%,交通和通讯—8.2%,建筑—6.5%,生产和供应电、水、天然气以及其他市政服务—5.1%,农林业—3.8%。排名第五的矿物开采业支撑了俄超过58%的出口,而排名第一,占GDP 15.2%的加工业对出口的贡献却很小,简言之,落后的生产难以拉动出口。

未来十年间,地缘政治、经济以及能源问题仍将是国际事务的主题。无论是国际能源组织还是各国专家都曾进行过预测,主要产油地区将在短期内降低开采量,能源赤字不断加剧,尤其是燃料领域。对此,英国BP石油公司表示,二十年后,俄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出口国。至2035年,俄日液态烃(常指液态石油气)开采量将突破1100万桶/日,位于沙特和美国之后。2020年起,俄将开始开发较难开采的油田,预计至2035年,这种油田的开采比重将占总开采量的7%。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藏,达106万亿立方米,目前,俄天然气日开采量约为790亿立方米。2035年,俄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国和出口国,届时开采量将超过8600亿立方米/日,石油出口当量超过7.36亿吨/年。

随着西方与俄之间相互实施制裁,亚洲很有可能取代欧洲成为俄能源出口的主要地区。2014年年初,俄能源部发表了2035年能源战略计划,表示,欧洲将失去在俄能源领域的现有地位。据统计,2010年,俄能源收入的61%源于欧盟国家,2013年增至74.5%,俄预计至2035年将此控制在48%左右,同时,中国所占份额将由2010年的2%增至2035年的20%。俄将全面发展能源领域,包括基础投资、落实发展规划、寻找新的出口线路等。可以预见的是,俄将在国际能源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这种预见性是否具有现实性,换句话说,“某些”国家不一定允许预测变为现实。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已与俄预测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俄很难搭上国际经济快速发展快车。预计2020年,美国将成为能源出口国,欧洲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正在努力实现能源多元化,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范围。

一些分析师认为,未来十年,俄央行将改变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不再“像一个大国一样”支撑卢布,而是降低卢布汇率。央行也明白,近期发生的,包括卢布恢复到应有汇率、实施卢布自由浮动汇率、经济发展程度不足等事件来得太晚,而非太早。在这次风暴中,央行成为了众矢之的,而实际控制国家经济发展的要员们却成为了旁观者。普京发表严厉的讲话,要求各方共同努力,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其解决,在当前形势下发现经济发展程度确实不足,更应推动其多元化发展。2013年,普京曾在国情咨文中表示,俄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外部因素,而是本身存在的问题所引发的,首先是劳动生产率要比发达国家落后1-2倍,专家们经常说劳动生产率已增长了不少,国家制定和采用的相关规划也不少,所有工作的确具有很大规模,但俄是个相当大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很多工程都需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时间和投资因素限制了这一切。如果依靠国外技术,一切将变得既快又轻松,但制裁又出现了,在此情况下只能依靠自身发展。2011年-2013年,俄加工业领域投资1801亿美元,金融业1504亿美元,贸易投资809亿美元。尤其是2013年,俄改变了以往着力于吸引金融和贸易投资的战略方向,增加了对加工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主要投资部门是汽车制造业,并要求增加外国汽车生产商的本地化程度,推动汽车零部件生产。

俄工业生产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外降低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俄央行将关键利率大幅提升至17%,致使极大增加了企业和居民的信贷压力,金融市场资本流动性下降。俄银行业资本过于集中,排名前五名的银行资本所占比重超过50%,前二十家银行资本所占比重超过70%,同时,前六名的银行属于半国有银行,因此,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利率政策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此条件下,在短中期内向现代化经济转型,降低经济对原料的依赖度是不切实际的。

俄国内有众多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如,汽车、原子能、航天、化学、木材加工、能源、农林渔业等。政府也积极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长期发展规划,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目前行业内就业人口超过100万,汽车业也拉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包括电器设备、冶金、化学等众多轻重工业的发展,整个汽车业产业链就业人口近450万。据统计,2011年俄生产外国品牌汽车108万辆,占总产量的62%;2012年生产轻型车223万辆,同比增长11%;2013年生产汽车219万辆,其中,轻型车193万辆,轻型商务车16.8万辆,重型车7.73万辆,客车1.47万辆;2014年秋冬两季俄国内汽车市场出现萧条,销量急剧下降,预计将持续到2016年。俄航空业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10年生产战斗机超过100架,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生产直升机267架,2012年近300架,排名世界第三。但民航仍是俄航空业发展的短板,计划中和实际投产的项目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14年生产民航飞机35架,其中28架已投入使用。

如果俄希望提高国内企业的地位增加竞争力发展中小企业首先要进一步实施市场经济政策,将参有国家成分的企业投放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对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创新,从体制上着手,改变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培养新型干部人才等,从而实现俄一直渴望进入一体化经济的目标。但遗憾的是,制裁将俄挡在一体化进程的大门之外。作为一个有足够能力自力更生的大国,俄与国际经济具有较大的互求性。各方在此次制裁大战中各怀鬼胎,但可以确定的是,世界经济需要一个健康、完整的俄罗斯,而俄在付出相应代价后也在进行认真反思,寻求合理突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值得所有国家反思,持续的对峙只能把各方向后推,所谓的胜利者获得的利益永远少于世界经济所蒙受的损失。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