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本地就业人口中年逾四成
【本报消息】政府早前提出,随着一六年多个大型项目落成,对酒店、博彩、旅游及相关行业人资需求较大,估计将要增加四万就业人口,预料未来人才问题将更加突出,故正研究外地生留澳问题,因此亦引起社会热议。人资不足问题困扰本澳多年,值得留意的是,据统计局数据显示,现时本地就业人口中,四十五岁以上占43.62%。十年后这批劳动力陆续退休,劳动力如何承接值得深思。
培养人才宜多往外闯
本澳人资研究人士表示,澳门人才明显不足,本地年轻人常将学历与能力挂钩,这是一大问题!学历并不等于能力,社会上很多成功人士未必读过大学。政府除了关注培训,本澳年轻人最需要“走出去”,让他们多了解外面世界,才可开阔视野和思维。
澳洲六、七十年代酒店服务未追得市场需要,当地内陆机单程机票较飞亚洲其他地方来回机票贵,不少人到外地旅游。二十多年后,澳洲酒店服务开始好转。故澳门年轻人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多吸收外地经验,取长补短。
统计局数据显示,本地就业人口中,部分行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厨师、工匠、仓储及通讯业已经很少十六至廿四岁的年轻人入行。学历方面,拥有大学教育程度的本澳居民,以25-34岁所占比例最高。十年后不少低学历中年人士陆续退休,届时拥有大学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口占较高比例,部分较辛苦工种更无人愿意入行,只能由外雇补充,当前要设法推动本地人向上流动。
他建议,所有博企申请外雇额时,政府应该订定一套标准,如一定年期后不同部门的管理层要有多少本地人,既可以保障本地人晋升,又可迫使博企推动本地人培训升职。政策不推出,难以推动本地人向上流动,单纯培训难起作用。
倡先外雇后专才留澳
外地生留澳少量开放可以接受,操作上可以参考新加坡,申请首两年以外雇身份在澳工作,两年后如果企业认为外雇为企业所需人才,才以专才形式留澳。沿用现时方式已经可以,毋须特别开新方式。
坊间关注本澳多家院校收生条件参差,担心为外地生“开绿灯”。他认为,政府亦可以订定外地生必须留澳读书六年,具有两个以上学位才合符资格,同时先小额每年予合资格的一百名外地生留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