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可持续竞争力排第六
【本报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二○一三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澳门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全国除台湾外的287个城市中,澳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10;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6。报告建议澳门打造多层级区域合作平台,消除经济长期增长的土地和资源瓶颈;统筹解决人资短缺,并要理顺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关系。
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澳门工商联会主办,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神州妈祖文化交流会承办,昨日下午三时假万豪轩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教授刘成昆等出席。
“报告”首次使用经济增量和经济密度两个指针构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同时,使用宜居、宜商、和谐、生态、知识、全局、信息和文化等8个方面68个客观指标,构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8个分项指标中,生态、全局、和谐等处三甲水平;文化、宜商与信息等处上游水平;知识排名则在76较后位置。
统筹解决人资短缺
报告建议指出,澳门的发展目标是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须扬长避短,首先巩固博彩业的竞争优势,引导博彩公司在竞争中提高水平。第二打造多层级区域合作平台,借助横琴开发与珠海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服务合作平台,消除经济长期增长的土地和资源瓶颈。第三,统筹解决人资短缺,应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与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统一考虑,加快人力资本的投入和积累;第四,理顺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构建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提升长期竞争力。
杨允中表示,澳门基建设施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如最近水浸问题已可说明,澳门软硬实力仍有改善空间,不能光靠综合指标排名高。另外,经济发展难免与生态保护存在矛盾,和谐环境也被破坏,如龙环葡韵周边也是高楼大厦,原有空间被压缩。故在力求经济发展下,要尽量减低负面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