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奠定基础 开放成就未来

发布日期:2013-05-23 15:35:21来源:澳门日报作者:

  澳门回归后,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短短数年,澳门经济就成功地走出低谷,进入快速增长轨道,经济总量十三年增长了近十倍,回归初期面临的经济停滞,失业率上升等难题彻底消除。当前,澳门经济发展已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富裕城巿行列。去年人均区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七点七万美元,居亚洲第二位,全球第七位。作为本澳青年企业家群体——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至今已经十年,本会会员既为澳门回归后的发展成就感到欣慰和荣耀,也在探讨思考澳门今后的发展方向。

  人力资源短缺

  经济繁荣的背后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的短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澳门失业率降至百分之二,但仍有大量职位渴求人手,所以,人手不足成为澳门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澳门现有的三十多万就业人口中,约近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已无法从本澳获得补充,需引入外劳填充。人力资源缺乏体现在各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通员工的缺乏,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技术人才,特别是新兴企业所需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近年来,特区政府根据澳门的经济形势,制订了引入外劳的工作制度,有效地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但对于一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如何引入仍在分析阶段。

  服务业创新发展决定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展望未来,澳门经济发展总体走势仍然看好,但增长幅度将逐渐放缓。主要原因,一是周边地区需求仍呈增长态势,澳门自身增长动力强劲,可以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澳门经济不会发生萎缩、停滞等全局性的危机。二是由于澳门经济严重依赖外来消费,且消费局限于博彩及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旅游博彩业的容量和承载力就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澳门旅游博彩业的环境容量进入相对饱和期,因此,预计整体经济也进入相对稳定增长阶段。未来,澳门若要保持住现有的辉煌,就不能长期单一依靠外来游客简单衣食住行的消费,应不断提升服务业的水平,拓展服务业的领域。近年本澳已有会展等新兴产业出现,但总体而言服务面仍然单一。

  服务业难提升

  澳门现有大量中小服务型企业,仅本会就有七十多位青年中小企业者,经营着几百家服务类企业。若澳门中小企业能够在服务产业的类别,服务水平有所创新,其意义十分重大,既可使本澳中小企业借助内地旅游人流支持,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亦可使内地旅客在澳门有更多样的休闲服务,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可以促进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打造澳门特色的休闲产业。

  人才决定澳门发展的未来。本澳现有数万家小微企业,大部分为服务类企业,这些年虽有进步,但与澳门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明显不成比例。有些甚至出现萎缩,特别是新型的服务企业难以兴起,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人才。本会会员曾试图创办一些企业,有许多难以成功,当中,缺乏人才是主要原因。如有意创办康复医疗服务,但找不到专业人士;有发展电气节能企业,但无法聘得专业工程师。近年来,本澳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学科仍为管理类、法学类等。本澳在外学习的学子也大多在上述专业,作为本澳巿民,较难听到本澳学生是学习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在国际上很普通的专业。因而,本澳目前存在的人才不足问题,是本澳服务业难以创新和提升的最主要原因。

  冀外地生留澳

  以开放胸襟广纳人才,以缜密设计平衡解决人才不足问题。对人才引入要有开放胸襟,澳门的成功发展在于开放,回归十多年,澳门之所以快速发展,在于澳门开放,引入了上千亿的外来投资资金,同时也引入数以千计的管理人才。同样,澳门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澳门以开放的态度吸纳各类所需专业人才,在目前,开放非本地生留澳政策,是一个最为简捷有准备的办法。吸引非本地学生留当地就业,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人才团队,重要的来源即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子。国家间吸引人才都可以这样做,作为同是中国的不同城巿,在法理和政策上应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同时,考虑到本澳地域狭小及巿民文化基础等因素,引入人才,特别是涉及引入非本地学生留当地就业工作也需缜密而行。同时应把握几个基本的界限,一是本地所急需,二是有利于带动本地员工提升技能,三是不引致本地人才失业等。

                                       (小题为编者所加)

                                     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    马志成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