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立:与时俱进引人才
本澳回归以来,社会及经济高速发展,目前正面临资源局限的挑战,在可持续发展受到土地、劳动力和人才等各方面制约。二○一六年随着本澳多个大型项目落成,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本立认为,本澳将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预料人才问题更形突出,假如人才长期供不应求,将影响地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因此特区政府需要加强本地人才培育之余,亦要与时俱进优化本澳人才移入机制,在不影响本地人就业及向上流动,透过多种渠道引入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经济多元人才互促
对于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刘本立认为,培育人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人口素质的提升,包括居民的人文、科学、艺术素养等;二是人才要与社会发展所需紧密配合,才能更好推动本澳落实长远定位。要达致经济适度多元,就要培育人才,同时要为其创造发展机会,令人才能发展所长。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与多元人才培育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多元经济需要多元人才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具前瞻性的多元教育;另一方面,多元人才要切合产业适度多元发展所需,人才才能与产业发展更好接轨,并获得多元就业机会。因此,政府采取“双线双走”的策略,既要努力推进产业适度多元化,也要未雨绸缪地做好多元人才的储备工作。
移入人才国际做法
近年不少在外留学的本澳居民学成回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市场上人才需求。刘本立指出,由于本澳人口规模有限,单靠本地人才的供应仍不能满足市场所需。因应这种情况,在持续培育本地人才的同时,也要考虑适时优化本澳人才移入的机制,以满足发展所需的多元人才需求。他并指出,人才移入是国际上应对人力资源紧张的普遍做法,目前本澳已存在人才居留、外雇引入等补充人力资源不足的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对于未来本澳人才移入机制,政府已在早前人口政策框架的公众咨询中提出了相关优化构想,包括规范及优化人才居留的申请标准等。不少意见认同,澳门要与时俱进优化人才移入机制,提升制度透明性、规范性和国际化程度。
研究非本地生留澳
除了人才居留、外雇准入等形式外,刘本立认为,吸纳非本地学生留当地发展,是补充人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此项议题并不是澳门独有。外地经验指出,非本地学生留下当地发展的政策安排亦有不同形式,包括允许应届非本地学生可申请延长逗留期限,毕业后可不用实时返回原居地并留在当地寻找工作,这些安排与居留权没有必然的联系。他并表示,对于本澳而言,“非本地学生留澳工作”只是优化人才移入机制中一个值得社会探讨的方向,外地经验是否适用本澳仍需社会各界多加讨论。特区政府对此并没有结论性的判断,并将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不影响本地人就业和向上流动的情况下,对相关问题跟进研究,社会亦应以理性及整体发展角度看待本澳人才问题,以开放胸怀及国际视野的心态面对未来发展的各种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