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完善海陆空联运拓长途
【本报消息】澳门定位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并锐意发展会展业,但一直缺乏长途航班局限客源。包括机场、航企在内的民航业界建议政府设立基金,津助拓展中长途航线,让民航、旅游、会展及零售业均受惠。但有学者认为,民航业投资成本高,以公帑设航线基金扶持未知成效的航线,或会引来社会质疑,需从长计议。目前应透过现有资源,完善海陆空联运,突破客源限制。
早前有酒店会展业人士认为澳门欠缺长途航线,窒碍会展业。近日机场发文建议政府设立航线基金,分担航线营运初期时的风险,藉此吸引外地及本澳基地航空公司拓展中长程航线。
商务客设特别通道
对此有学者认为,民航业开设航线投资成本高,以公帑设立的航线发展基金,补贴新航线能取得多少效益是研究的根本。倘航线基金资助迟迟未能令新航线走上自负盈亏,公帑投资石沉大海,难免惹来社会质疑航线资助的必要性。香港、广州机场已有完善的国际航线网络,单靠航线资助能否吸引外地航企增设新航线,舍香港、广州而来澳门机场?
以公帑设立航线基金拓中长途航线,成本高、时间长且效益未知,需从长计议。事实上,澳门存在低成本、时间短、效益相对高的方法拓展国际客源,如投入资源优化本地海陆空联运系统,加大通关便利化,为会展、商务客设立特别通道,相信整社会均会受惠。
资助航线受惠面广
不过,民航业人士对学者说法有所保留。政府同样以公帑补贴会展业,推动会展业发展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切入点,是否为行业发展设立基金资助,关键是政府如何看待该行业,即能否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有所帮助。
公帑资助新航线,表面上航企得益,实际是旅游、会展、零售业受惠,并可提高澳门的国际知名度。据国际上的研究,中长途航线旅客消费力远比海路、陆路旅客高。毕竟买机票价值不菲,且难得远游,消费意欲较高。中长航线网络充足,会展业向参展商、客商介绍澳门时,也会多一个卖点。会展城市交通是否方便,必定是展商、客商的首要考虑。
开新线需综合调研
开通新航线最终目标是盈利,政府资助祇是一部分,关键还要靠市场,故航企也会投入资源宣传新航线,尽力争取客源,这对宣传澳门旅游业有莫大帮助。
燃油价格高涨,人资成本提升,民航业经营环境越趋困难。燃油成本由过去占总成本的三成跃升至现时占四至五成,人资成本亦升至三成,所以每开一条新航线均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有政府资助可加强航企信心,航企还会参考当地人口内需、消费习惯、政策支持等,综合考虑开新航线。
该业者也赞同公帑资源投放需要注重效益,且要与澳门定位及发展相配合,故宜先综合调研,设目标航点市场,吸引航企开通新航线,迈出第一步,并及时逐步完善资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