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废品回收业配合世旅定位

发布日期:2013-03-21 16:24:01来源:澳门日报作者:

  发展废品回收业配合世旅定位

   一、前言

    近年澳门旅游业发展迅速,经济快速增长,澳门国际旅游城市地位的提升,吸引了更多旅客前来观光。为进一步建设澳门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为旅客营造一个休闲舒适的旅游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的澳门而言,旅客日益增加,已经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特别是旅客增多产生的废品和垃圾问题。据官方统计,二○一二年澳门入境旅客总数约2,800万人次,若以每人每日消费一瓶饮用水计算,再加上市民日常生活所需产生的弃置废品,澳门平均每日要处理约1,200吨可循环再造的物料,但目前澳门废品回收业只能处理其中750吨物料。

    作为澳门经济支柱龙头产业的博彩业,二○一一年博彩总收益为2,702.5亿元,但据环保回收业内人士估计,全澳35间幸运博彩娱乐场每日弃置的扑克牌合共超过60吨,每日平均维修更换之日常部件超过一百吨,其中90%可回收再造。澳门博彩业的兴旺,亦带动周边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及旅游业发展,每年均吸引大批旅客来澳消费,但随之而来是日益严重的各类废品数量不断增加。以手信业为例,由于近年来澳旅客大增,手信业发展非常蓬勃,从而衍生了大量的包装废纸。加上市民和旅客于食肆消费而产生的厨余垃圾、商铺装修产生的废物料等,固体废物倍增已成为了本澳近年来环境污染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严重问题。

    澳门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切不能忽视在发展背后所衍生出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否则日后本澳市民亦将面对环境污染恶化的后果。面对环境保护问题,本澳肩负着环保相关职能的部门,如环保局、民政总署等,应思考包括垃圾源头减废措施,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堆填和焚化垃圾所带来的污染等。澳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保回收行业的贡献,环保回收行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配合方可成事,当中更需要政府作为其强大支持后盾。长远而言,政府必须扶持有助环境保护的废品回收行业发展。

    二、上至政府下至市民,提高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显示,二○一一年全澳收集的生活环保物料和工商业环保物料约26万吨,相当于日均处理721吨可再用环保物料。回收的固体物料包括废纸、塑料废料、玻璃废料、金属废料及电子废料共535吨,仅占全澳垃圾量约五百分之一。持续增加的商业和生活垃圾,如未能充分分类,使大量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品资源化,不单止增加了城市的垃圾困扰,加重堆填区的负担,也加大了政府支出,浪费公共资源。

    早在二○一二年九月,澳门环保局公布《澳门环境状况报告二○一○》之日,局长张绍基已表示:“澳门目前的垃圾处理量已进入比较严峻的情况,现有堆填区在未来一至两年内会饱和。”原有的数个垃圾堆填区,在容量达饱和之后,大多已由政府作规划,改造成了公园。现时的垃圾焚化中心和堆填区虽然运作正常,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垃圾数量,不禁引人发问,难道待现有堆填区饱和后,政府仍是采取以往做法,再另觅地方继续堆填垃圾?澳门作为旅游城巿有其特殊性,对旅客的环保宣传较难达到成效,故此,垃圾源头减废实行有一定困难。可见废品回收行业在澳门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应得到重视。

    要保护环境必须发展废品回收行业,垃圾源头的分类工作对于整个环保物料回收工作的进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针对生活垃圾,市民应在家先将其进行粗分类,从而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但澳门垃圾分类回收计划实施多年,却成效不彰,不少市民日常未将垃圾分类,甚至觉得垃圾分类十分麻烦,市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垃圾分类的教育质量急待提高,政府应马上行动,推出相关宣传教育措施。

    台湾自一九八五年以来,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的协调发展,并让环保从政府强制到巿民形成自觉行为;香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以环保宣传广告对巿民进行“轰炸”,使“蓝废纸、黄铝罐、啡胶樽”、“乱抛垃圾,罚款一千五百”等口号深入民心,成为香港巿民的行为规范。相较之下,澳门在这方面的工作显得较薄弱。二○○五年七月廿五日起实施的《公共地方总规章》规定乱丢垃圾罚款六百澳门元,但成效也只是昙花一现,政府应加强向市民推广环保意识的工作,并让环保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但推行环保只对市民宣传教育是不足够的,所谓“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政府应当首先从自身行为纠正,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才能让环保意识由上至下,从决策者到普通市民的逐步提高。如可在公共机构和场所,如公园、医院、沙滩、学校及各政府部门设置环保回收垃圾筒,使市民习惯使用。但意识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政府需加大力度引导,保证环保事业的发展得到坚实的社会基础,继而再向下游建立废品回收行业良好运作空间。

    三、扶持发展废品回收行业为当务之急

    废品回收行业属环保行业之一,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能低估。针对澳门废品回收行业的发展现状,政府应从根本上,给予行业在多方面的支持。

    1)优先考虑本地回收商,并增设废品回收处理场地。

    现时全澳资源垃圾回收点共有236个,分布于澳门的大街小巷,每日定时定量将垃圾运至澳门、凼仔、路环等八个大型回收场处理,过程包括分类、压缩、包装、运输、仓储。然后转运至台湾、内地等大型工厂循环再造。鉴于目前外围经济环境差,进口内地亦受到多方面制约(如海关、进口批文、关税等问题),本澳废品回收行业只能依靠废品资源运营,生存发展艰难。清洁专营公司可优先考虑本地回收商,与本地回收商建立机制,提升行业发展空间,使其不至于边缘化,废品回收行业亦可借此壮大实力。

    另外,碍于澳门土地资源有限,本澳废品回收行业难以建立集中的垃圾回收处理站点,又谈何帮助减轻目前的垃圾处理压力。加上垃圾回收价格多年未有上升,但各回收店铺租金却逐年增长,致使澳门多家大型回收商已无力继续经营,主要原因是澳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用地缺乏。故此政府要支持废品回收业的发展,就应先考虑在新城规划中,为废品回收行业另设发展用地,妥善解决废品回收业“无地经营”的问题。

    2)输入劳动力资源,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澳门废品回收行业长期以来存在人手短缺的困扰,现时从事该行业的人员1,270人,当中大多是年长者、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者,人手不足的问题直接加大了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政府应加快制订相应政策,为行业输入劳工作适当倾斜,加快其劳工审批,以解决行业面对的劳动力缺口。另外,政府要加强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3)给予优惠资助,缓解行业成本压力。

    回收的废品需占大量空间存放,澳门地小人多,符合废品回收行业发展需要的大面积仓库或铺位较少,并且近年澳门铺租急升,使得回收商欲扩展业务却又要受仓存空间不足所限。加上运输成本增加,导致废品处理成本过大,废品回收行业经营艰巨,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运营压力,行业发展无以为继。废料的循环利用离不开技术及设备的支持,本澳废品回收行业中大多数缺乏先进的处理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大量资金,对于废品回收这种成本高盈利低的行业,政府应适当给予行业优惠措施,甚至贷款资助,降低企业营运风险,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使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实至名归。

    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环保回收的区域合作。

    采用填埋、焚烧形式处理垃圾并非长远之计,现时国内外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废品处理措施可供澳门参考,如香港研发出以碎玻璃为主要材料制造环保砖。德国、韩国等国家将厨余垃圾回收制成饲料或有机化肥等技术,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还减轻了堆填区的负担。作为一个盈利微薄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业,政府应积极为废品回收行业作引导,引入先进技术。此外,政府更应资助行业自主研发相关技术,甚至鼓励本地学术科研机构在此领域参与帮助,亦可一并推动本澳科研发展,一举两得。

    澳门一直以来与邻近地区共同探讨和推动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计划,随着粤澳合作的深化,在垃圾处理方面亦可考虑两地配合,加强合作沟通和技术互补,共同建立完善的废品回收体系,拓展本澳废品回收管道。

    在全球提倡“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今天,面对澳门城市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部门除大力推行环保政策,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外,更应着重推行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扶持包括废品回收行业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为建构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必须具备的条件——澳门良好的城市环境共同努力。

                              旅游发展委员会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专责小组召集人 

                                        周锦辉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