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跨工区货运拟共享报关文件

发布日期:2013-01-23 15:01:02来源:澳门日报作者:

  【本报记者黄炜熊北京廿二日电】行政长官崔世安今日在北京先后拜会公安部、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等中央部委负责人,商讨有关落实粤澳新通道、梳理旧区水患及鸭涌河整治等问题,均获得正面响应。崔世安希望早日争取粤澳新通道正式获批覆,以创新通关模式,分流拱北口岸的通关压力。海关关长徐礼恒则透露,两地将在跨工区先行先试货运共享报关文件,待成熟后再延伸到横琴——莲花口岸实施。

  粤澳去年五月在联席会议中签署《粤澳新信道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于去年七月正式向中央政府提出在鸭涌河增设粤澳新通道,作为拱北口岸的附属口岸,拟行人不行车。同时争取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如“两地一检”、“单边验放”、廿四小时通关等,作为新通道的设计考虑。前期工作是搬迁新通道选址的南粤批发市场及政府验车中心。

  冀早日获正式批覆

  行政长官今日率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等,分别与公安部长郭声琨、国家海洋局长刘赐贵、国土资源部长徐绍史、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会面。于广洲特别提到,冀与特区政府共同推动粤澳新通道向前。

  崔世安总结时表示,此行主要谈及粤澳新通道筹建及创新通关模式,分流拱北口岸通关压力及一并治理鸭涌河。一行向相关部委汇报粤澳新信道去年至今的一系列筹组工作,获得相关部委正面响应。特区政府下一步将与广东方面加强合作,订定紧接的跟进工作方案,期望早日争取粤澳新通道的正式批覆。同时积极争取拱北口岸及横琴口岸开关及闩关时间各延长一小时,以达至最终廿四小时通关。

  刘仕尧则提到,南粤批发市场及验车中心的搬迁工作已在进行中。新通道边检大楼设计工作,须配合通关模式和边检程序,才可进行细化设计工作。他承诺会尽快完成规划,以便与相关部委进一步探讨。

  优化硬件减少排队

  “两地一检”、“单边验放”、廿四小时通关等创新通关模式落实未有期,但徐礼恒指出,类似货运“两地一检”的做法经已存在,俗称“绿关锁”。如本澳海关检验货物后锁上“绿关锁”,内地的海关基本就不再检验,两地海关亦会将货物资料通报。考虑到更便捷的货运通关,目前计划在跨工区先行先试两地海关共享报关文件,减少现行货运需向两地海关各申报文件的时间,并待有关做法成熟后,延伸至横琴——莲花口岸实施。至于人流的“两地一检”及“单边验放”等,涉及繁复的两地司法管辖及制度问题,仍需时间深入探讨,但短期会从优化关检硬件的布置作考虑,减少排队次数。

  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谭俊荣、新闻局长陈致平、礼宾公关外事办公室主任冯少荣等,参与了今天各场会面。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