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澳中产占人口40-65%

发布日期:2012-09-09 14:48:02来源:澳门日报作者:
  【本报消息】澳门社会、经济经过多年发展,中产阶层已得到壮大。但对于中产定义、中产人口比例,各界仍在不断探索。澳门学者同盟会长杨允中表示,在《社会结构优化与中产阶级加速成长(大型研究报告)》中提出,澳门已进入发达社会初级阶段,基本形成中产阶级为主的橄榄形社会。按照窄义及广义的中产定义,澳门中产占总人口的40-65%。惟澳门中产多属发达社会的中低层次,这与澳门劳动人口综合素质偏低有关。   中下层次占比居多   杨允中指出,全球的中产阶级定义都呈动态性,并非一成不变,包括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亦如是。如○八金融危机发生后,原本的中产阶级因经济不景,或会跌至边缘,可见中产比例本身在不停浮动。惟在高度发达国家,中产人口至少占总人口五成的绝对优势。   为何说澳门已进入发达社会初级阶段?主要是澳门各项经济指标都是世界前列,符合进入发达社会初步阶段的标准,但澳门内部仍有不少矛盾有待解决,包括社会经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等都有待政府、社会各界推动、配合及努力。   至于澳门的中产比例,他指出,中产阶段定义各有不同,如按照最严格的定义,即不仅从经济收入,还加入各项社会参考指标来看,澳门中产不会低于四成。倘以广义探讨,以单一的经济收入判断是否进入中产,澳门中产人口料有65%。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澳门的中层阶级仍以中下层次占多数。因澳门整体劳动人口素质偏低,如小学或以下学历的就业人口,长期占总体就业人口约1/5,最新跌至18-19%,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属偏高水平。因此,澳门中产阶级向高层次发展的路途仍然长远。   冀施政报告订定义   他希望特区政府将中产阶级的判断写入十一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对中产政策研究将产生积极作用。既然中产已占总人口的多数,理应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从政策、经济、法律、生活等层面制订政策给予支持,加大中产社会的建设,这是宏观的发展大方向。   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社会结构调整,仍是本澳社会的两大挑战及难题。在产业结构问题上,短期没有任何产业可取得博彩业或与之抗衡,但必需坚持实施。社会结构调整方面,劳动人口综合素质与经济快速发展速度不协调、平衡;政府的施政能力、水平与以民为本的理念仍有落差。举例与香港相比,澳门诸如入境海关服务效率,乃至的士司机的服务态度,都有显着改善空间。工作人员服务欠佳情况如发生在欧美,甚至会被“炒鱿”。惟这些综合素质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需要持之以恒地完善。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