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跨国公司在华采购指数下降
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上海关区3月份货物出口出现了13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一季度对欧盟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7.3%。 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对20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结果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跨国采购综合信心指数仅为54.44,不仅低于上季度的57.92,更是明显低于2011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大于74的水平,这预示着中国相关出口有可能进一步走低。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工业品领域,跨国采购指数为52.89,低于上季度的55.44;在消费品领域,跨国采购指数为60.5,低于上季度的69.10。 按照相关设计原理,如果跨国公司采购信息指数高于50,表明其在华跨国采购扩张,出口趋向景气;如果低于50,则表示其在华跨国采购收缩,出口趋向萧条。 据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介绍,在今年一季度有关信心指数的调查中,相关跨国公司认为主要有三个关于在华采购的问题:一是海外订货量不足,导致中国的出货量进一步下滑;二是欧美经济回暖乏力,相关采购价格持续下降;三是中国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在华从事采购的稳定外商客户有减少趋势。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