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务危机中的黎巴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系统性的整体衰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黎巴嫩在2008至2010三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5%。在金融层面,全球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正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债务支出也一路升高。而与此同时,黎却经受住了国内、地区和国际的三重冲击,持续保持稳定,虽然主权债务评级并不高,但却始终维持较低的债务支出。
相较于一些欧洲国家,黎欧洲债券收益率表现良好。虽然其债务评级仅高于希腊,但其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欧洲债券收益率较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来说要低上不少,仅稍高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黎以较低的主权评级,却能始终保持其欧洲债券较为稳定的需求和较低的收益率,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投资者信心较为稳固
一旦投资者对某个国家的债务偿还能力信心不足,那这个国家离真正违约就不远了。因为投资者信心下降,必然导致债务收益率上升,国家的债务融资成本攀升,进而又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但对黎而言,其债务投资人大多是与黎经济利益攸关的本国银行和政治上涉黎较深且实力雄厚的国家,这些投资人对黎经济特点了解很深,对黎金融体系也颇为信任,因此对黎债务信心一般不易剧烈波动。
二、本国商业银行在政府债务持有人中占显著地位
当一国的债务持有人主要来自于其国内,如本国银行等,其债务受外来冲击的影响将会较小。即使该国主权债务有违约风险,其持有人一般不会在第一时间大规模抛售其所持债务。举例来说,意大利的债务占GDP比要高于葡萄牙和爱尔兰,但其收益率却反而较低,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债务持有人中,本国银行占很大的比例。与此相仿,黎商业银行是黎欧洲债券的最大持有者。根据BLOM投资银行的黎欧洲债券价格指数(BBI)分析,我们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国际投资者开始抛售黎债券以避免损失,到2008年10月底,BBI指数暴跌11%,从两个月前的100.14点跌至89.01点。随后,黎商业银行开始入市回购政府债券,仅5个月后,BBI指数就重回100点,并继续一路攀升,曾在2010年2月底达到111.75的高位。
三、相对稳定的资本流入
近十年间,黎国际收支表现良好,2009年资本净流入更是达到创纪录的近80亿美元。大量的侨汇是黎资本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银行《移民和侨汇报告》统计,即使在2009年全球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候,黎侨汇收入仍达76亿美元,占当年GDP比重达22%,这一比例在全球排名第六。另外,黎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市场投资机会不多,加之较为严格的监管体系,政府债务就成了黎商业银行投资的主要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