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海湾国家港口建设需投资153亿美元
阿拉伯时报11月14日报道:科威特金融中心“Markaz”将对海湾国家基础设施,包括电力、机场、港口、公路、铁路、信息通讯技术和水利建设进行系列报道。本期重点介绍海湾国家未来港口建设项目、内在的发展动力和投资等情况。
海湾国家目前共拥有35个港口,其中有一部分正在扩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从以下数字可以看出港口正以较快速度发展。到2010年,标准集装箱吞吐达到2500万个,其中阿联酋占59%。该地区已经连续6年以每年8%的速度保持增长。
海湾国家的一些集装箱港口闻名全球。2009年迪拜标箱吞吐量1110万个,排世界第9。2010年虽然世界位次下降到第10(主要因为中国集装箱港口业的迅速发展),但标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5%,为1160万个。沙特的吉达港2010年排位世界第30,标箱吞吐量380万个。阿曼塞拉莱港2010年排位世界第32,标箱吞吐量350万个。近年来对港口投资增长很快,使港口能力得以提高。其中迪拜和阿布扎比对港口建设投资力度最大,其他海湾国家也都在努力改善本国港口条件。
海湾国家主要依赖石油贸易,当然,目前这些国家正在努力拓展石油以外的贸易。30多年前,海湾国家贸易量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内占85%,到2009年,新兴市场占OECD达到45%。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额1980至2009年间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而OECD的增长速度仅为5%。印度与中国为海湾国家带来的贸易机会最多。
海湾国家既要加快发展速度来满足需要,又要注重发展中心战略。海湾国家与亚洲和远东国家已经构建了良好的贸易平台,但也要注意与西方国家、中部欧洲和非洲建立同样的贸易平台。特别要在海关、移民和其他商业环节中,力求使合作手段现代化、手续简单化。在空运、公路、铁路和港口运输能力方面也要注意同步发展。
港口发展方面确需改进。去年,阿联酋占海湾国家港口吞吐量的59%,而沙特仅占21%,即便如此,其经济确是该邻国的两倍,人口是五倍 。
中东经济杂志的资料显示,海湾国家将投入150亿美元用于发展港口项目,这些项目将在2011-2016年之间完工。阿布扎比的项目最大,达100亿美元,具有与迪拜竞争的态势,也可能将来会造成产能过剩。卡塔尔的多哈港口项目过去曾几经推迟延误,但在2011年3月确定多哈新港一期工程后,正在快步紧追。科威特布比延港口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动乱后的阿曼2011年以来已经对过去项目开始续建了。迪拜是海湾国家集装箱港口的佼佼者,2010年货运量全球前十名内排第九,2007和2009排位在全球均为第七。
2010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十名排位(千标准集装箱)
位次 港口 国家 数量
1 上海 中国 29,069
2 新加坡 新加坡 28,431
3 香港 中国 23,699
4 深圳 中国 22,510
5 釜山 韩国 14,194
6 宁波 中国 13,144
7 广州 中国 12,550
8 青岛 中国 12,012
9 迪拜 阿联酋 11,600
10 鹿特丹 荷兰 11,100
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迪拜把自己打造成世界重要交通物流中心的最好条件,因为这里既是欧亚航运线路必经要道,也是中非北非的重要枢纽。海湾国家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海运出口确保了港口的建设发展,海湾国家的原油占全世界蕴藏量的38%,天然气约占全球的22%。
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到2009年,世界贸易受到地区危机的严重影响而出现萎缩。海湾国家约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出口总量的5%。海湾国家出口大量的散装货物,也需要较大数量的机械设备进口,包括交通运输设施进口。进出口比例以及货物运输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该地区进口和出口比例是2比1,而2009年为1.7比1,2010年为1.4比1,估计2011年进出口比例可以达到1.2比1。
全球建筑分析公司克力思咨询有限公司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将海湾各国列为港口建设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主要特大工程有:阿布扎比的Khalifa工业发展区、阿曼的Al Duqm区。研究报告认为,这一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会增加、人员流动更加自由,贸易便利化将更加突出。
然而,报告指出海湾国家之间尚无跨境贸易协定。另外,海湾国家尚未形成完整的运输网络,致使该地区港口投资的资金运用无法统一实施。欧洲铁路网络案例比较说明问题,其铁路网络对欧洲各国开展贸易都相当方便,即使对很小的国家也无一例外。
为解决不断扩大的货物运输需求和贸易增长需求,目前海湾国家的35个港口相当一部分都在扩建。未来的2011-2016年期间,港口建设投资预计会达到153亿美元。
(驻科威特使馆经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