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迪瓦战后重建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日期:2008-03-14 17:02:10来源:原创作者:

科特迪瓦战后重建的机遇和挑战

         ——07-08科特迪瓦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2007年,科特迪瓦局势出现重大转折。年初,各派签订了瓦加杜古和平协议,全国武装力量统一,南北缓冲区撤消总统大选积极筹备,社会局势和缓促进经济小步增长。全年GDP180.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和物价上涨后实际增长幅度为1.5%;人均GDP870美元,实际增长1%;进出口总额约143亿美元,增长2.1%;通胀率约3%

    一、07三大产业发展状况

1、第一产业:产值稳中有升,粮食依赖进口。

        07年,科农业产值占GDP 26.7%,其中一半以上是种植业尤其是农业经济作物的贡献。与06年相比,可可从136万吨减少到122万吨(减产10%);咖啡增长50%,从11万吨增长为17万吨;棉花从16万吨下降到13万吨,只有90年代末巅峰时期50万吨的1/4左右;橡胶产量逐年稳步上升,从23万吨增加到25万吨。其他如腰果、棕榈油等主要农产品或农业加工品产量均有所提高。

虽然可可产量下降,但07年科农产品出口额增长6%,同时由于国际粮价高涨,农产品进口额提高了12%。目前科市场大米、面粉价格大幅提高,为了缓和居民购买压力,科财政部被迫取消面包等食品的消费税,以平抑食品价格。如果在未来几年内,科不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和提高粮食产量,其粮食进口压力会越来越大。

   2、第二产业:工程市场复苏,矿产资源开发提速。  

 科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占GDP22.1%,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发及建筑工程领域。

 由于技术问题导致重点石油区块停产,科07年石油产量从上年2200万桶降至1700万桶,天然气产量从16亿立方米下降到14亿立方米。07年,科与印度塔塔集团签署协议,共同开发西部宁巴铁矿,总投资约20-30亿美元。

  随着科局势稳定,进入战后重建,各种国际援助和贷款相继增加,科建筑工程市场复苏,07年工程总额约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扣除汇率变动及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额超过6%。制造业投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3、第三产业:运输业首次增长,电信业连续42位数增长。

07年科第三产业占GDP 43.6%,产值增长2.6%。运输业产值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是02年以来首次增长;对外贸易连续6年顺差,07年顺差约为30亿美元,扣除汇率变动后约增2.1%;银行金融业产值24亿美元,增加1%;电信市场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幅,产值 3.5亿美元,增加10.2%

二、08年科经济发展预测

2008年,随着科和平进程顺利进展政局稳定,战后重建已提上议事日程。据科财政部分析,如不出现大的政治动荡等不可抗力,科08年经济增长将达2.9%10年来首超2%

       目前,有多种有利因素推动科经济逐步增长:

        1. 世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随着科南北统一,北方的可可、棉花生产进一步恢复和提高,农产品出口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开发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科石油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保持现有发展势头,解决技术问题并加大重点区块石油产量,同时进一步开发新石油区块,做大产业规模,可创造更多外汇收益。另外,随着宁巴铁矿逐步开发,矿产资源收入将是战后重建的强力支持。

3. 战后重建将促进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金融服务业等各部门加速复苏。07年,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初步恢复对科援助,如科08年顺利大选,配合各种国际援助大规模启动战后重建项目,相关行业将会快速增长。

4. 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近年来,非洲国家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进口需求。但由于美元贬值等原因,亚洲新兴国家纺织品等传统出口商品利润率低,促使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而非洲特别是科良好的区位优势与经济规模将会吸引更多轻工业、制造业投资。

但是,科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弱点,如经济结构单一,工业水平落后、体系不完备,农业畸形发展等。如国际粮价持续高涨,而科又不能迅速达到粮食自给,粮食安全问题处理不好,农业国的社会稳定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三、中科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07年,中国对科援助扎实推进,8项措施逐步落实,中科贸易总体增长但结构失衡,资源合作尚未铺开但潜力巨大,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但前景广阔。

8项措施作为06年中非论坛的后续行动,成为07年中科政府间经贸合作的重心,连同在建援外项目,保证和推动了中科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但是,要切实加强我在科影响力、控制力,确保双边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就必须在政府间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经济贸易合作。

07年,中科双边贸易额4.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再创历史新高。我对科出口4.12亿美元,同比增长81%,从科进口0.41亿美元,同比减少67%;顺差3.7亿美元,主要是农机、电信设备等出口多。由于战乱等因素和贸易风险,中国公司从科直接进口少,没有完全融入可可、木材、橡胶等科特迪瓦主流大宗农产品贸易渠道,由此导致中科贸易结构性问题显现,顺差过大,需加大调控力度,扩大进口多种资源类产品达到贸易平衡。

1.为工业原料项目开发提供融资便利。科竹业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如在科建立竹浆生产基地,将有助于缓解我国竹浆需求缺口,降低造纸行业成本。科热带气候适合橡胶生长,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等限制,其橡胶产能有待挖掘。目前科橡胶供不应求,主要被米其林等大型轮胎生产厂家打包采购,而中国厂家只能从欧美贸易商手中购买。投资橡胶种植园是解决我橡胶资源短缺的明智选择。由于这两类项目投资额较大,必须加大对此类项目的融资力度,提供优惠融资安排实现项目开发。

2.推动转口购买为直接采购。科可可、咖啡产量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高品质木材出口量大,但中国进口这些产品的量并不大。原因是国内厂商花高价从欧美贸易商手中转口购买。随着科南北统一,因战乱而生的贸易风险降低,推动中国厂家直接购买是扩大我进口改善顺差过大的有效途径。

3.科工业体系落后,我国企业可以利用阿比让西非地区航运、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立足科国市场,进行制造业投资,一方面满足科国内市场需求,亦可将产品辐射广大西非地区。同时,我国出口欧美国家的纺织、玩具、家具等产品常常受到反倾销调查,动辄课以2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而如在科投资生产,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给予低关税免配额优惠待遇,可避开贸易壁垒,减少贸易纠纷。

令人欣喜的是,07年已经有许多有战略眼光的国内企业来科考察各类投资项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也联合中冶科工集团考察科高科技保税区,拟与之合作共建共同开发。这些考察活动,为中国企业参加科战后重建,抢先机、占市场打下了较好基础。

        中科经贸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科战后重建扩大我在科影响力,加强与科在资源开发领域合作,扩大我从科进口规模,利用我国的各种融便利与科进行更大规模的项目合作,是08年我与科经贸关系的重点课题。相信随着科和平统一,大选顺利完成推动科经济进一步复苏,恢复其贸易、金融、航运等中心地位,重执西非区域性中心之牛耳,中科经贸合作定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