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影迷为何看不到拉美新片
《中央车站》
委内瑞拉、墨西哥、巴西等国政府出资鼓励制作本国电影,此举赢得广泛赞扬,但是它们却在一个充斥着好莱坞大片的大陆上努力奋斗。
拉美电影首先要被送到诸如戛纳或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上,以便获得发行人的青睐,能够在世界各地上映;其后,才有可能回到拉丁美洲上映。
丹尼尔·安德拉德参加了刚刚在圣保罗举办的电影节,并展示了他的新作《谜底即将揭晓》。他说:“即使近在咫尺,但要在拉美的电影院里看到拉美电影也非常困难。”
他说,近年来获奥斯卡奖提名的《上帝之城》和《中央车站》是通过北美的电影发行人才得以在他的祖国厄瓜多尔上映。
在圣保罗经营一家影院的独立发行人阿德马尔·奥利韦拉说,为了在巴西播放拉美电影———比如说颇受好评的智利电影《马丘卡》———他必须跑到欧洲去购买。
他说:“购买亚洲、欧洲、美国或是拉美出产的电影都是一个价。”
巴西在上世纪90年代每年制作30部电影,现在达到每年70部。然而,巴西全国2000家电影院却都难有它们的容身之地,更不用说其它拉美影片了。
巴西和古巴搁置了进行部分影片交流的协议。电影发行问题专家马里亚·多罗萨里奥·卡埃塔诺说:“在一个美国大片泛滥的市场里,你怎能给所有的巴西影片外加5部古巴电影找到生存空间?”
玻利维亚电影导演马科斯·洛亚伊萨说,盗版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至少在一些国家如此。
在圣保罗电影节展出纪录片《事物的状态》的洛亚伊萨说:“喜欢玻利维亚电影的人有两种选择:出国或是购买盗版DVD。”
他说:“你能找到所有电影的盗版DVD———无论是拉美电影、希腊电影还是伊朗电影。”玻利维亚仅有50家影院,大多放映译制成西班牙语的好莱坞影片。
电影《菁英部队》赢得票房成功的途径竟然是盗版。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有争议的里约热内卢棚户区警察与匪徒展开生死较量的故事,是今年最成功的巴西电影。
在影片的盗版DVD成功流传开来后,派拉蒙影片公司在巴西公开发行这部影片并售出210万张电影票,而《蜘蛛侠3》则售出了610万张票。
马里亚纳·龙东在介绍他的第2部故事片《寄自列宁格勒的明信片》时说,委内瑞拉过去每年制作6部电影。由于乌戈·查韦斯总统施以援手,该国制作的电影数量大幅提升,预计2008年能达到20部。
在厄瓜多尔,政府正为明年公映3到4部影片提供帮助。这几乎是过去电影产量的2倍。
在墨西哥,一项新法律允许公司将用于纳税的资金用于投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