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政治学科前沿与重大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2007-05-21 11:30:52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2006年,拉美政治研究关注拉美地区政治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明显加大了对策性研究的力度。   一、2006年大选与拉美政治新变化问题研究   2006年是拉美国家的大选年,陆续有14个国家举行全国性选举,其中哥斯达黎加、海地、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圭亚那、巴西、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智利、委内瑞拉举行总统选举,萨尔瓦多和多米尼加举行议会选举,玻利维亚举行立宪大会选举。大选及其所孕育着的政坛新变化,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拉美大选及其对拉美政治发展的影响,拉美政治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拉美主要国家大选的跟踪研究,拉美大选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研究,如国际学术界和政界以及媒体对拉美左派的看法,墨西哥、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大选结果对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拉美左翼政府对发展道路的探索问题研究。   拉美国家左翼政府对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探索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提出,拉美左翼政府执政后,虽然政策有调整,但很难对拉美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改造,立场趋于温和,多数左翼政府把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有学者认为,当前拉美左派与传统左派有所不同,当前拉美左派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强烈的反美情感,强调社会公正,同情和支持古巴,不再诉诸暴力活动,继续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而且当前拉美的左翼有温和与激进之分。一些学者还对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玻利维亚莫拉莱斯政府的政策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查韦斯执政后,在积极探索一条有委内瑞拉特色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逐步突破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把探索的目光投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有学者在对玻利维亚左翼政府的政策进行研究后认为,莫拉莱斯的执政理念和政策措施,与他的前任有很大的不同;在玻利维亚国内外,对莫拉莱斯所采取措施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三、拉美政治现代化问题研究   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问题一直是拉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学者按照三次现代化浪潮的历史顺序,从政治发展同经济社会结构的联系上研究了拉美政治发展的进程,探讨了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变,分析了在拉美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从经济发展、政党政治改革全球化、政治发展理论等角度探讨了拉美政治民主化前景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有学者还研究了巴西等拉美国家的政治腐败现象,重点探讨了不断爆出的腐败丑闻对巴西左翼执政党劳工党的影响,以及对巴西政治发展的影响。还有学者对所谓的“藤森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现象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政治发展进程的缩影。   四、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研究   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及古巴共产党执政经验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2006年,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因病暂时移交权力,古巴的发展前景与未来发展走向再次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有学者对2006年古巴共产党加强执政党地位的新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古巴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思想和组织上得到了加强,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将得以保持。有学者对“后卡斯特罗时代”的古巴进行了研究,认为古巴会通过改革开放来完善其社会主义制度,但改革的步伐不会只激进的,但就中长期而言,古巴的内政外交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五、对拉美印第安人问题的研究   印第安人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几百年来,他们一直处于被边缘化、被歧视的地位。直到90年代中期以来,印第安人争取政治、经济权利和文化平等权利的斗争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称作“土著人的崛起”。近两年,社科院拉美所一些学者也从多方面对此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对当前拉美印第安人运动蓬勃兴起的标志、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认为虽然拉美印第安人运动存在缺乏有执政能力的领导人、内部不团结、活动经费不足、政治斗争经验缺乏等问题,但印第安人运动成为拉美“不能忽视的新因素”。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拉美印第安人运动兴起的政治与社会背景,认为印第安人问题与主流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偏见联系在一起,也与造成拉美国家普遍性社会分化的制度与政策因素联系在一起;拉美印第安人社会运动的崛起反映了印第安人的新觉醒。   六、对拉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估   社科院拉美所学者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和其他国际机构提供的资料,对拉美社会发展状况、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认为拉美减贫形势不容乐观,健康领域进步明显,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改善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任务艰巨;指出“拉美国家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在于,长期的经济社会不协调发展和社会分配不公,不但制约了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成为导致拉美经济不稳定、慢速增长或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因此,拉美国家要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实现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有机结合,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和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就业。   七、拉美国家应对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经验与教训   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以及各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冲突方面的经验教训,一直是拉美政治学科高度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学者在对拉美和巴西、委内瑞拉等国采取的各种个体做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后指出,拉美国家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方面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也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巴西政府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解决民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执政党的主要工作重点,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是实施扶贫措施和计划、解决社会矛盾的保障,执政党领导层必须保持自身的廉洁;委内瑞拉47年来历届政府在面对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时采取的不同应对之策及其成败,同样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即社会矛盾的焦点和核心是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执政党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化解矛盾,必须根据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需要平衡的各方利益,选择正确的社会政策。   八、对智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成效的评估   到2006年,智利社保改革已进行了25年。在现代社保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智利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无疑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智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传统现收现付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建立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完全积累制模式养老金计划的国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智利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保私有化改革的激烈争论。社科院拉美所学者对智利模式25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和运行成效进行了回顾和评价,认为其成效主要表现在收益率较高并积累了规模巨大的养老基金、将投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资本市场发展有促进作用和有利于宏观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对其存在争议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参保覆盖面低、成本高、监管过度、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等方面。他们指出,智利模式给后来许多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重大启示,“无论这个模式将会产生或已经产生了什么困难,它毕竟是一个崭新的实验,就目前来看,基本上是成功的———虽然存在许多问题”。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