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其对外政策和关系的影响

发布日期:2007-05-20 02:18:2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作者:
  2006年,国内的拉美国际关系研究硕果累累,研究的深度及广度都达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关于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及美拉关系。2004年11月,布什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并连任总统。对于第二届布什政府对拉美的政策走向,学者们认为“实质未变,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仍将服从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并处于次要战略地位”,“美国的拉美政策实际上处于一种消极事务性的应对措施上”。布什政府对拉美的忽视和拉美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导致美国对拉美影响力的下降。其中,拉美大选年对美国的考验,特别是西半球“反美轴心”的形成和扩大备受关注。在如何看待美拉关系及拉美国家“脱美”道路能走多远的问题上,多数学者认为拉美脱美的道路不会走太远。美国对拉美的控制能力仍很强。美国通过军援、经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等为诱饵,拉拢一些拉美国家,改善同另一些拉美国家的关系。对于“后卡斯特罗时代”的古美关系,有学者认为,美国不会对古巴动用武力。近年来,美古之间尽管政治关系紧张,但经济联系有所加强。另外,美国虽然对委内瑞拉的内政、外交心怀不满,但两国尚不会出现激烈的对抗。   第二,关于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巴西为构筑其大国地位,于2006年5月6日建成了一个浓缩铀中心,“巴西70多年来的核技术大国之梦终于变为现实”。然而,由于WTO多边谈判和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双双搁浅,一段时间以来巴西外交出现了被动局面。在2006年10月巴西总统选举过程中,卢拉政府的外交政策招致反对派的批评。但卢拉认为“如果巴西还有一件事件是正确的话,那就是外交政策”。对于2006年9月在巴西举行的“印度、巴西和南非对话论坛”第一次首脑会议,有学者认为它是“巴西政府摆脱外交局面被动的一次机会”。对于2006年墨西哥总统选举后卡尔德龙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有学者认为墨西哥将会继续保持与美国的关系、加强墨西哥在拉美的领导作用,推动美洲地区一体化进程。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加强与古巴的战略联盟,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其目标有四个:一是结交反美同道;二是努力提升委内瑞拉的国际地位;三是同俄罗斯签下巨额军火合同,打破美国对委内瑞拉军售限制;四是在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拉美加勒比席位选举中争取选票。   第三,关于拉美地区一体化。近年来,拉美地区一体化出现分化及重组。为了对抗美洲自由贸易区,2004年12月,委内瑞拉和古巴决定共同实施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有学者认为,该计划具有很大的理想主义色彩,多数拉美国家并不拒绝与美国谈判美洲自由贸易区,因此该计划在拉美国家的推广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委内瑞拉于2006年4月宣布退出安第斯共同体。有学者认为,委内瑞拉是安共体成员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的退出将使安共体遭受巨大打击,并影响安共体与欧盟的自由贸易谈判。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委内瑞拉退出安共体的政治意味远大于经济意味”,“不利于委内瑞拉自身经济的发展”。   对于南共市运行10年的回顾与展望,有学者认为,虽然“南共市已成为南美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但南共市的前景并不乐观。如果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最终实现,南共市的国际地位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   第四,关于中拉关系。学者们普遍的共识是,中拉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贸关系发展中,有学者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家风险问题,指出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投资方式及投资目的地的变化,必须提高对国家风险的认识。还有一些学者对“台独”势力在拉美的活动进行了分析。中拉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也引起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拉美传统上作为美国的后院,美国对来自美洲之外的势力影响,具有传统和天生的敏感”。但布什政府“还未将中国视作在拉美的强有力对手,也不认为中国在拉美的行动是特别针对美国的有意扩张行动”。   第五,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学界对拉美国际关系理论的探讨相对较少,但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依附论为拉美国家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得到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家的重视。依附论对拉美国际关系研究的贡献有三点:一是为拉美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本土化研究的视角;二是为分析拉美外交政策提供了一种工具;三是推动了拉美国际关系研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依附论站在不发达国家的角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独特阐释,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超越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发展脉络的“第三声音”,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挑战。   第六,关于国际组织。拉美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及拉美各国对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改革的态度备受关注。有学者认为,拉美许多国家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拉美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和国际法院等重要的机构中都担任了重要职责。巴西是积极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拉美国家。巴西“争常”之举是其“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拉美大多数国家反对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墨西哥和阿根廷还是反对四国提案的“团结谋共识”运动的发起国之一。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