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拉美对华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谋变出口方式
新华网专稿:据法新社28日报道,当亚洲巨人中国在原材料方面的巨大需求下降时,拉美地区将需要提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这是世界经济论坛第二次会议与会者的普遍看法,该次会议26日在智利圣地亚哥闭幕。出席会议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并不能预测中国将于何时停止大量购买原材料,但是他们呼吁要准备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向中国出口新产品。 智利银行家兼企业家安德罗尼科·卢克希奇认为,拉丁美洲正处于一个重要时刻,需要做出长远决策或采取共同战略以加强对华贸易、促进双边贸易多样化和相互投资。 智利与中国之间有自由贸易协议。卢克希奇认为,应鼓励拉美公司到亚洲国家投资,并鼓励拉美生产商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他指出:“拉美应努力使自己的原材料增值。” 卢克希奇建议创建一个中国-拉美事务委员会以促进双边关系。 拉美地区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6%,对华出口(主要是铜出口)已成为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拉美经济委员会秘书何塞-路易斯·马奇内亚说:“在中国经济增长期间,(拉美对华贸易的)蜜月期将不会结束。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但是,他提醒说,“到一定时候,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将会结束。届时中国将达到另一种发展水平,原材料需求将减少,服务业需求将增加,而服务业则不需要原材料。” 这位专家认为:“应当利用现有的机会,使我们的出口产品有所增值。这就是拉美地区面临的巨大挑战。”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