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吉经济形势分析
一、吉200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受3.24事件及政权更迭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宏观经济多项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上半年GDP增幅未达预期目标,为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工业总产出5.9亿美元,同比下降9.8%,农业总产出3.54亿美元,同比下降1.1%。通膨率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至6月初为6.1%)。截止到6月1日,吉官方统计失业率为3.1%,人均月工资56.4美元。 1-5月外贸进出口累计6.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进口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出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0.9%。主要出口棉花、糖、水果、鞋类、配电池、铁路用建材等,进口汽车、各类机械设备等。 1-5月份,中、吉双边贸易额3846万美元(中方统计1-6月份2.9亿美元),中国占吉进口6.2%,居第5位,出口4.2%,居第6位。 截止到6月初吉外汇储备5.4亿美元,至4月份外债余额19.3亿美元,第一季度外国直接投资3300万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吉上半年经济发展持肯定态度,认为吉税收、预算收支、外汇储备、货币发行等均已完成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虽出现下滑,但吉政局复稳后应会回到正常轨道。 二、新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制定反腐规划,出台反腐措施。如限制行政部门干预企业经营,禁止部门重叠管理;成立反贪局,严控各类受贿腐败行为;提高政府机构待遇,明确公私划分,严格管理制度;提倡机关服务公开透明,简化办事程序。 2、倡议修改宪法,推进总统、总理分权制度实施,弱化总统集权;明确划分国家与地方职能权限,提高地方自治程度;实行政府部门职业化,杜绝裙带关系与同乡政治,改革管理体制,使之适应吉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发展。 3、针对国际减债和借贷要求制定新的税务制度与投资规划;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力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创造合理投资环境。 4、积极推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利用本国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渠道。 (部分)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