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乌兹别克斯坦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情况及我们的思考
2004年8月25-26日,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与乌总统卡里莫夫举行了会谈,并在乌外交大学做了关于“中亚+日本”对话机制的主题讲演。此次日本政府决定向乌提供1.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用于建设Tashguzar-Baysun-Kumkurgan铁路线,全长223公里,贷款期40年,年利率0.4%,优惠期10年。乌兹别克斯坦是川口中亚之行的重要一站,表明日本继续将乌视为在中亚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日本与乌兹别克斯坦双边政治和经贸关系简况
乌独立后,日乌两国于1992年1月26日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日本和乌兹别克关系发展迅速,乌兹别克非常重视与日本的关系,乌总统卡里莫夫曾于1994年、2002年乌总统两次访问日本,双方签署了《乌日友谊、战略伙伴及合作宣言》及《乌兹别克与日本关于发展经济合作及协助乌兹别克经济改革的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日本也将乌视为实现其“中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4年上半年对乌提供贷款援助超过18亿美元,其中政府优惠贷款8.71亿美元,无偿援助1.47亿美元,技术援助4700万美元,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对乌提供商业贷款8.2亿美元。
日乌经贸关系以日本对乌提供优惠贷款及援助为突出特点,而双边贸易额并不大,2003年日乌贸易额为7690万美元,日对乌直接投资规模较小,在乌有18个公司代表处,7家合资企业,3家独资企业。
二、日本对乌兹别克斯坦贷款和援助情况
独立后,乌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许多领域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同时由于财政空虚,政府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特别需要外国贷款和援助,而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急于进入乌市场,其国力和高科技水平又对乌政府有极大的吸引力,双方很快找到了合作的优先方向。目前,日本与乌在石油天然气、纺织、电信、石油化工、电力和教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日本提供贷款几亿美元,为乌新建了布哈拉炼油厂、舒尔坦天然气化工联合体、对中亚最大的费尔干纳炼油厂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乌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加工能力大幅提高。
在纺织领域,根据乌大力发展棉花深加工能力的计划,日本企业利用贷款和技术设备分别在浩罕、齐纳斯、沙赫里萨伯兹等城市新建了纺织企业。其中浩罕纺织厂每年增产2700万美元,出口达到3300万美元。
在电信领域,日本提供了2.46亿美元长期优惠贷款对乌电信网络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乌城乡通讯条件大大改善。
在电力领域,2002年日本对乌提供了1.96亿美元的长期优惠贷款,对“塔什干电站”进行改造,可节约能源消耗40%。
在交通领域,日本积极支持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几年来,日提供贷款对乌萨马尔罕、布哈拉、乌尔根奇等城市的机场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教育领域,日本积极参与乌教育领域改革,日向乌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对农村地区的技术学校改善教学装备,并每年为乌20名教育工作者提供在日本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协助乌成立财政学院,培养高级银行、税收管理人才。目前,在日本教育部的支持下,日准备在乌创办一所合资大学。
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1995年日本开始对乌中小企业进行无偿援助,开始主要是针对医疗领域,后向其他领域扩展,目前,每年实施4-6个项目,提供援助20万-40万美元不等。据统计,到2002年,包括中小企业项目在内,日本政府共支持了乌43个小额项目,援助总额230万美元。
三、我们的思考
(一)日本对乌发展经贸关系,有其明显的战略意图:一方面争夺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实现日本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乌扩大日本的政治影响力,提高其国际地位。日一向把中亚各国作为整体来看,早在1997年,当时的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就提出了名为“丝绸之路外交”的中亚战略,主要内容是在能源开发方面加强合作,前不久川口的中亚之行又提出“中亚+日本”对话机制,目的在于进一步实施其中亚能源战略,而乌兹别克作为石油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无疑成为其重点合作对象。
(二)日本对乌贷款和援助收到良好的政治和经济效益。政治上,乌政府对日本在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给与了高度评价,乌认为,10多年来,日本成为了乌真正的伙伴,在乌经济转型的最困难时期日本给予了有力的贷款和援助支持,乌政府明确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经济上,十多年来,日本对乌贷款和援助金额高居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之首,并以乌经济发展优先领域为基本出发点,力争解决乌政府最头疼、最急于实施的项目,日对乌贷款和援助从油气领域入手,涉及纺织、电力、电信、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在提供贷款和援助的同时,对乌输出本国技术和设备,带动本国机电产品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针对日本加强对乌合作,我应有所作为。近年来,中乌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我对乌贷款和援助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6月,胡主席访乌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峰会期间,我向乌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贷款和援助,共计3.7亿元人民币,我还宣布将向乌提供3亿美元、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9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引起了乌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中乌两国政治关系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阶段,我们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与乌开展全方位的经贸合作,尽快落实已签订的贷款、援助项下的具体项目,尽快商签出口信贷协议,使乌方真正感觉到我是可信赖的经贸伙伴。
在援乌规模方面,我不与日本攀比,但可借鉴其做法,既要尽量考虑乌政府对其接受外援项目的需求,又要尽可能带动我对乌出口(主要应使用我政府优惠贷款和进出口银行出口优惠贷款);对乌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应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等少有经济回报的领域,但这可对乌广大普通百姓产生持久良好的影响。
此外,我部内政府部门的主管单位、银行、执行援外任务的公司应加强与乌方相应单位的协调,充分理解我援外政策,避免只顾本部门或企业的局部利益,采取务实、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加快项目实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乌经贸关系的水平。
一、日本与乌兹别克斯坦双边政治和经贸关系简况
乌独立后,日乌两国于1992年1月26日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日本和乌兹别克关系发展迅速,乌兹别克非常重视与日本的关系,乌总统卡里莫夫曾于1994年、2002年乌总统两次访问日本,双方签署了《乌日友谊、战略伙伴及合作宣言》及《乌兹别克与日本关于发展经济合作及协助乌兹别克经济改革的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日本也将乌视为实现其“中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4年上半年对乌提供贷款援助超过18亿美元,其中政府优惠贷款8.71亿美元,无偿援助1.47亿美元,技术援助4700万美元,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对乌提供商业贷款8.2亿美元。
日乌经贸关系以日本对乌提供优惠贷款及援助为突出特点,而双边贸易额并不大,2003年日乌贸易额为7690万美元,日对乌直接投资规模较小,在乌有18个公司代表处,7家合资企业,3家独资企业。
二、日本对乌兹别克斯坦贷款和援助情况
独立后,乌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许多领域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同时由于财政空虚,政府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特别需要外国贷款和援助,而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急于进入乌市场,其国力和高科技水平又对乌政府有极大的吸引力,双方很快找到了合作的优先方向。目前,日本与乌在石油天然气、纺织、电信、石油化工、电力和教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日本提供贷款几亿美元,为乌新建了布哈拉炼油厂、舒尔坦天然气化工联合体、对中亚最大的费尔干纳炼油厂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乌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加工能力大幅提高。
在纺织领域,根据乌大力发展棉花深加工能力的计划,日本企业利用贷款和技术设备分别在浩罕、齐纳斯、沙赫里萨伯兹等城市新建了纺织企业。其中浩罕纺织厂每年增产2700万美元,出口达到3300万美元。
在电信领域,日本提供了2.46亿美元长期优惠贷款对乌电信网络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乌城乡通讯条件大大改善。
在电力领域,2002年日本对乌提供了1.96亿美元的长期优惠贷款,对“塔什干电站”进行改造,可节约能源消耗40%。
在交通领域,日本积极支持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几年来,日提供贷款对乌萨马尔罕、布哈拉、乌尔根奇等城市的机场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教育领域,日本积极参与乌教育领域改革,日向乌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对农村地区的技术学校改善教学装备,并每年为乌20名教育工作者提供在日本知名大学进行培训。协助乌成立财政学院,培养高级银行、税收管理人才。目前,在日本教育部的支持下,日准备在乌创办一所合资大学。
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1995年日本开始对乌中小企业进行无偿援助,开始主要是针对医疗领域,后向其他领域扩展,目前,每年实施4-6个项目,提供援助20万-40万美元不等。据统计,到2002年,包括中小企业项目在内,日本政府共支持了乌43个小额项目,援助总额230万美元。
三、我们的思考
(一)日本对乌发展经贸关系,有其明显的战略意图:一方面争夺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实现日本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乌扩大日本的政治影响力,提高其国际地位。日一向把中亚各国作为整体来看,早在1997年,当时的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就提出了名为“丝绸之路外交”的中亚战略,主要内容是在能源开发方面加强合作,前不久川口的中亚之行又提出“中亚+日本”对话机制,目的在于进一步实施其中亚能源战略,而乌兹别克作为石油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无疑成为其重点合作对象。
(二)日本对乌贷款和援助收到良好的政治和经济效益。政治上,乌政府对日本在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给与了高度评价,乌认为,10多年来,日本成为了乌真正的伙伴,在乌经济转型的最困难时期日本给予了有力的贷款和援助支持,乌政府明确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经济上,十多年来,日本对乌贷款和援助金额高居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之首,并以乌经济发展优先领域为基本出发点,力争解决乌政府最头疼、最急于实施的项目,日对乌贷款和援助从油气领域入手,涉及纺织、电力、电信、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在提供贷款和援助的同时,对乌输出本国技术和设备,带动本国机电产品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针对日本加强对乌合作,我应有所作为。近年来,中乌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我对乌贷款和援助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6月,胡主席访乌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峰会期间,我向乌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贷款和援助,共计3.7亿元人民币,我还宣布将向乌提供3亿美元、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9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引起了乌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中乌两国政治关系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阶段,我们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与乌开展全方位的经贸合作,尽快落实已签订的贷款、援助项下的具体项目,尽快商签出口信贷协议,使乌方真正感觉到我是可信赖的经贸伙伴。
在援乌规模方面,我不与日本攀比,但可借鉴其做法,既要尽量考虑乌政府对其接受外援项目的需求,又要尽可能带动我对乌出口(主要应使用我政府优惠贷款和进出口银行出口优惠贷款);对乌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应多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等少有经济回报的领域,但这可对乌广大普通百姓产生持久良好的影响。
此外,我部内政府部门的主管单位、银行、执行援外任务的公司应加强与乌方相应单位的协调,充分理解我援外政策,避免只顾本部门或企业的局部利益,采取务实、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加快项目实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乌经贸关系的水平。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