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稻米出口国
据乌拉圭有关资料分析,乌现在已成为继巴西、美国、泰国、中国、印度和越南之后居第七位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由于国际市场稻米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扬并持续攀高,乌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已由2002 /2003 稻季的152,203公顷扩大到2003/2004稻季的195,641公顷,扩大了近30%;乌水稻的种植区域除原有的三十三人省仍为最大的水稻种植地区外,近几年也逐渐向乌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扩展。塞罗拉尔戈省、阿蒂加斯省和塔夸雷博三省是水稻播种面积扩大最多的省份。尽管上述三省份的水稻种植成本高于全国其它地区,但预计到潜在的效益将会大幅度提高,因此,下一稻季乌水稻播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刺激其扩大的原因一是美元与当地币的兑换价格对美元非常有利,降低了用美元支付的固定成本; 二是购买力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当地气候和水等有利因素,乌水稻产量增长显著:2002/2003稻季乌共生产稻谷875,167吨,平均单产量为每公顷5.75吨,2003/2004稻季稻谷产量猛增至1,320,576吨,平均每公顷6.75吨。
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世界十个主要水稻生产国中,乌平均稻谷单产量与其它水稻生产国平均稻谷单产量相比,排名居埃及(9.43吨/公顷)和美国(7.45吨/公顷)之后,居第三位(6.75吨/公顷);中国稻谷单产居第四位(6.074吨/公顷);其次为阿根廷(5.4吨/公顷)、越南(4.63吨/公顷)、巴西(3.24吨/公顷)、巴基斯坦(3.054吨)、印度(3.00吨/公顷)和泰国(2.454吨/公顷)。
乌80%以上的稻谷均销往巴西,因此,巴西经济和农业政策的稳定性一直是乌国内市场所担心的问题。巴西的一次经济危机或是货币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对乌水稻生产的所有环节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据美国农业部门的统计显示,2003年,泰国稻谷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8.02%;越南占14.08%;印度占16.4%;美国占12.62%;中国占8.63;巴基斯坦占7.27%;乌拉圭占2.5%;埃及占2.15%;缅甸占1.44%;阿根廷占0.69%。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国际市场稻谷需求量增加,主要水稻生产国的生产量也在增加。
有关业内人士估计,根据中国农业的规划将扩大水稻播种面积,本稻季中国的稻谷产量同比将增加12%;因而,2003/2004稻季世界稻谷产量也将增加1,860万吨。
根据市场专家的分析,现在国际稻谷市场的行市是求大于供。10年前,世界稻谷存量为1.5亿吨,现在只有8,000万吨。2004/2005稻季世界稻谷存量将降至7,090万吨,同比减少1,210万吨。但中国、日本和泰国的稻谷存量将有所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门披露的数字,2004/2005稻季美稻谷产量计划同比增长12%,由于进出口量和消费量均不变,其存量将有所增加。巴西南格兰德水稻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的资料表明,巴西在退出国际稻谷市场27年后将重新进入该市场。该地区是巴西的主要水稻产区,现稻谷内销和出口价格基本相同,平均每吨在200美元左右。
越南稻米市场虽新增加了非洲国家的需求,但仍保持在目前的价格水平,现越南大米(含5%的破碎米)每吨离岸价为226-228美元。因市场需求旺盛,当地稻米商希望提高稻谷出口价格。泰国稻米由于非洲市场需求强劲,其出口价格居高不下,100%的B级大米每吨离岸价为240-242美元。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