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专家谈黎巴嫩债务问题

发布日期:2004-07-28 13:58:00来源:lb作者:
  在世界银行2004年1季度报告中,世行经济学家姆斯塔法-纳比利撰文指出,要彻底解决其巨额公共债务问题,黎巴嫩必须采取一揽子成本共担的改革方案,而此前备受推崇的私有化改革只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但决不能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黎巴嫩总理哈里利倡议,如果具备适当的政治经济环境,黎巴嫩希望于2005年再召开一次巴黎筹款会议。2002年,黎巴嫩通过巴黎Ⅱ会议获得了法国、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科威特和其他国家的25亿美元软贷款用以偿还其巨额债务,加上本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支持,2003年,黎巴嫩政府将财政赤字率降低到了37%。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经济改革,导致现有规模大约为350亿美元的公共债务还在不断上升。黎巴嫩政府本来指望其私有化和证券化改革能带来大约50亿美元的收入,但政府高层的政治分歧阻碍了改革进程。   姆斯塔法认为,仅靠国际贷款永远也解决不了黎巴嫩的债务问题,黎巴嫩需对其公共债务问题进行深刻的自省,以最后达成彻底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姆斯塔法同时指出,由于黎巴嫩政府在巴黎Ⅱ会议上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缺乏广泛的支持,其改革进程似乎已经陷入了停滞状态。在此情况下,黎政府已经不可能再维持其债务的持续增长。最近几年,黎政府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以控制其债务增长,同时寄希望于私有化改革以彻底解决问题,但其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姆斯塔法表示,很明显,一些当地银行从黎巴嫩政府的高额债务中获益匪浅。黎巴嫩商业银行持有政府80%的国库券和欧元债券,虽然它们面临政府拒付债务的风险,但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利息收入。因此,他建议,如果政治上可行的话,政府应该在公开和守信的基础上与黎高额债务的获益者,特别是那些放款人,讨论能够获得广泛支持的改革成本共担的一揽子改革方案。由于一个稳定的金融、政治和社会环境符合以上获益者的利益,姆斯塔法相信它们会和政府坐下来认真谈判,以达成一个与其收益成比例的成本共担的改革方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