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欧盟合作伙伴关系协定及其影响

发布日期:2004-06-03 15:09:00来源:作者:

  一、欧盟与叙利亚经贸关系
  欧盟是叙利亚的主要贸易伙伴。据叙官方统计,2002年在叙51亿美元的进口总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欧盟,产品包括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而在叙69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欧盟占58%,主要是石油、纺织及服装、农产品等。

  欧盟与叙利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77年,双边签订了合作协定,它为叙工业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欧盟通过财政手段向叙提供支持奠定了基础,许多重要的项目就是在以上协议下实施的,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也包括经济改革方面的合作,尤其是1996年以来叙欧商务中心(SEBC)为叙私营企业提供了多方面有效的服务,该项目继在2000年被延长了4年之后,并于近期双方再次同意在2004年以后将SEBC工作继续作为叙实施工业化计划的一部分进行合作。
  虽然叙迟迟没有接受欧盟-地中海协议,只是在2000年签署了框架协议,但国营和私营部门在经济和行政领域的改革计划仍已着手推行。2001年12月欧盟提出了“叙利亚国家战略报告(2002-2006年)”,连同2002-2004年国家发展计划,在2002年5月获得叙政府通过。该计划旨在通过法制建设、工业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贸易发展等途径支持叙利亚进行经济改革。为此,欧盟在2002-2004年向叙提供了93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但实际实施的顺序做了调整。2002年初开始实施原来要在2001年推行的卫生事业发展计划(金额为3000万美元),以改进和更新卫生保健系统,并减低因经济改革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的影响。2003年第三季度启动了2002年制订的高等教育的Tempus合作计划,资助金额400万欧元。工业化计划的试点阶段于2003年开始实施,资助金额600万欧元。其余四项包括市政管理现代化、职业教育和培训、金融和财政系统改造等计划将在2004年开始付诸实施。
  欧盟在叙实施的主要项目包括:
  1.叙欧商务中心(SEBC) 2.公共机构的现代化(ISMF)
  3.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4.高等工商管理学院(HIBA)
  5.行政部门改革计划(PSAP)  6.电信部门资助计划(TSSP)
  7.高等应用科学和技术学院(HIAST)
  8.电力部门资助计划(ESSP)  9.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10.文化遗产培训计划 11.人口统计部门资助计划
  12.幼发拉底河下游排水和灌溉计划
  13.欧盟与叙利亚合作项目  14.BSEIRA & HAMA供水项目

  二、经济背景
  叙利亚经济近年来受多种利好因素影响推动下,如油价上升、农业在1999年大面积干旱造成的欠收之后重获丰收等,而逐步走出经济不景气的阴影,经济增长率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分别达到了2.5% 、3.5% 和3.3%。但随着这些积极因素的变化,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困难重重。而实际上只有不断保持5-7%的经济增长率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为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叙还面临着占有重要地位的石油储量日益减少(从中期来看,至2020年原油产量将从目前的50万桶/日减少至30万桶/日)、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渐趋恶化和与以色列的政治与军事冲突等诸多内外问题。为此,为了发展经济,叙政府逐步推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措施,采取了一些结构性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发展私营企业,如颁布允许建立私营银行的新的银行法,放松外汇管制等。2001年10月叙政府正式提出了加入WTO的申请。以上均为叙利亚与欧盟的合作关系协定的谈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欧盟与叙利亚合作关系协定内容概述
  欧盟与地中海国家合作协定,也称"布鲁塞尔进程",是1995年11月由欧盟和地中海国家(总共27个)在布鲁塞尔共同发起的,它通过签订欧盟地中海国家合作协定和各国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来实现,旨在推动地中海12国改革进程,并在2010年建立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EMFTA)。目前欧盟已与突尼斯、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黎巴嫩、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摩洛哥、马耳他、土耳其等十一国签订了合作关系协定,叙利亚是最后一个。
  虽然叙利亚一开始就加入了“布鲁塞尔进程”谈判,但正式谈判是从1997年10月开始的,前四年进展缓慢,2001年12月叙政府改组,一些具有改革意识的人员进入新的政府,从此,谈判受到重视,进程有所加快,前前后后经过了十二轮谈判。最后一轮是在2003年3月,双方进入了技术性谈判,并于2003年12月9日对所有遗留问题达成谅解。原定在2004年初叙总统访问布鲁塞尔时,双方正式签订协议,但由于美国的干涉,使本已结束的谈判又生新的悬念,至今还没有结果,主要是英国坚持要将要求叙利亚同意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款写入协定。另外,外界普遍认为十个新欧盟国家的正式加入将对叙欧合作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增加新的难度。
  (一)政治对话和人权问题
  建立政治对话以加强彼此对国际事务的沟通。协议中特别强调:叙要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尊重民主权利和基本人权问题;共同合作以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保持信息沟通以阻止和反对恐怖活动,包括实施联合国有关决议。
  (二)经济问题
  合作协定规定了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为欧盟与地中海国家最终建立EMFTA奠定基础。协议内容涵盖了商品、服务、政府采购贸易,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以及根据WTO有关规定处理纠纷问题。
  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国协议中规定均允许采取不对称的贸易开放政策,即欧盟将立即向包括叙利亚在内的地中海国家开放市场,而后者可以享有一定的过渡时期。有关各方建立了磋商机制,以进一步讨论突发事件和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
  欧盟与地中海国家经济合作协定中关于经济问题的主要内容包括:
  1、工业产品
  协定规定地中海国家工业产品可以立即免税进入欧盟市场,相反地,地中海国家将以10或15年的时间来逐步取消对欧盟国家工业产品征收关税。另有保障条款,规定地中海国家可在有限的期间,采取以增加或重新启用关税的特保措施。
  2、农产品
  尽管地中海国家的大部分农产品可以立即零关税进入欧盟市场,但这个自由化进程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许多享受零关税产品在出口数量上有一定限制,超过规定的数量就要征收关税。地中海国家将逐步向欧盟国家开放农产品市场。
  3、其它产品
  该协定将为以下市场的开放奠定基础:
  (1)根据关贸总协定规定的原则,逐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
  (2)根据WTO规定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制订有关竞争法;
  (三)社会和文化问题
  协议还包括如何加强在文化、教育、打击犯罪、反洗钱、反恐等方面合作。将加强在经济发展、金融、社会、司法、移民、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中特别包含了加强法规建设、人口迁移问题、控制和防止非法移民、加强司法合作、打击有组织犯罪、反洗钱、反对种族歧视和仇外、打击吸毒和贪污腐败等条款。

  四、叙利亚欧盟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积极影响
  叙利亚欧盟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正如欧盟对外事务专员Chris Patten所说,该合作协议将为欧盟支持叙政府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协议中有关人权问题、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反恐等问题的条款将有助于提高欧盟与叙政府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交涉能力。
欧盟贸易事务专员Pascal Lamy则认为,该协议标志欧盟长期以来制订的建立欧盟-地中海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它也将有助于叙利亚更好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成为WTO成员铺平道路。
  最直接影响就是叙利亚对欧盟市场的出口将有明显增长。
  通过欧盟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单边优惠待遇总则(GSP)计划,叙利亚大多数产品已经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进入欧盟市场。但是实际上在GSP下叙利亚产品的进口关税水平平均为30%,关税水平随着产品的不同而不同,如矿产品为99.6%,活植物、鲜花、新鲜水果和蔬菜为60%,烟草50%,皮革制品30%,贵金属和珠宝25%,机电产品22%,成衣3.4%,纺织品0.2%,塑料和橡胶为1.9%,钟表和光学产品0.6%,普通金属(不包括钢铁)为0.5%。以上说明仅有GSP叙利亚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并不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而需要一个能结合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的更加综合性的办法。签订合作伙伴关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据专家估计,一旦欧盟取消对叙的多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大幅扩大叙利亚部分产品对欧盟的出口(详见下表)。而且,叙与各国签订的双边协议可给叙出口带来更大幅度的增长。

  
  但专家们指出,要充分发挥合作协议带来的良好贸易机会,叙政府首先调整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市场开放只是提供了机会,要取得实效还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驻叙利亚经商处
                          2004年5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