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的佛得角经济
佛得角是西非的岛国,岛屿分散、人口少、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但是,佛得角政局相对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佛政府励精图治,积极推行改革措施,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争取外援,发展贸易,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82449万美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798美圆,年增长率7.48 % ,通货膨胀率1.2%,失业率16.7%。佛在世界175个国家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103位,将脱离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进入中等发达国家。
但是,佛得角经济基础薄弱,外债沉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 % , 财政预算的80 % 依靠外援,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将严重制约佛得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 佛得角经济的特点
1、 岛国、人口少、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
佛得角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中,由10个岛屿组成,岛屿分散,其中9个岛有人居住,陆地总面积403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年平均气温摄氏24度,年均降雨量233毫米,属热带干燥气候。
长年干旱少雨,年人均水量703立方米,被联合国确定为严重缺水国家。
佛资源匮乏,矿产有陶土、石灰石、石膏等。佛有7万平方公里海域,为世界上渔业开发潜力较大的渔区之一,海产资源较为丰富,年产量2000—9000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
2、 工农业基础薄弱,生产、生活资料依靠进口
佛全国可耕地面积37000公顷,仅占陆地面积的10 %,其中水浇地3000公顷,旱地34000公顷,大部分集中在圣地亚哥岛和圣安唐岛,80 %以上为农业人口。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豆类、木薯、土豆、蔬菜、香蕉、咖啡、甘蔗等。2003年粮食产量15810吨,比2002年的8832吨增产79 %。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20 %,肉类、粮食、蔬菜和水果等主要依靠进口。
佛工业基础薄弱,基本无制造业,只有一些中小加工厂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8.8 %,全国有中小工厂220多家,主要是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占比重较大的有饮料、烟草、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和船舶维修等,近年来成衣加工出口和建筑业有较大发展。
服务业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成其为经济命脉。国家财政主要靠侨汇、外援和机场、港口等服务。
3、 进出口贸易
佛基本是一个消费型的社会。国内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80 % 以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全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都依靠进口,主要贸易伙伴是葡萄牙、意大利、巴西、法国、安哥拉、荷兰等。出口只占进口的3% - 8%,每年虽有大量贸易逆差,但佛国际收支有其特殊性,外贸逆差由港口、机场服务费、侨汇及外援抵消,这样每个年度都有赢余。因此,佛进口货物可以用现汇支付。

4、 产业结构不合理
佛得角的第一产业(农、牧、林、渔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0 %左右,第二产业(工业、能源和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 %,第三产业(贸易、旅游、交通通讯和其它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70 %。佛得角与其它非洲国家一样,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产业薄弱,生产能力差,依赖性强。

5、 国际援助、侨汇和服务是佛得角经济的支柱
佛得角粮食需求主要依靠国际援助。国际社会对佛的粮食援助平均每年在3万吨左右,最多年份达到5、6 万吨,占全国粮食需求量的50 % —80 %。
佛得角国外侨民多达150万,是国内人口的3倍多,每年侨汇收入占国内生产总产值10 % 以上,是佛经济中一项稳定可靠的收入。

(二) 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佛得角政局稳定,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最近5年,佛得角年均经济增长6.5 %,尤其是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82449万美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98美圆。

佛得角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是:
1、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近年来佛政府加大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实行自由化市场经济,积极贯彻开放引资和推进私有化的进程,在旅游、渔业、民用建筑、外资、银行保险等领域的发展,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因而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2、 推行财政金融改革,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佛政府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以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度;积极进行财政金融改革,紧缩财政支出,完善金融体制,实施增值税法,启动入世谈判。通过几年的努力,政府财政赤字减少,通货膨胀率下降,外汇储备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渐趋稳定,完成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经济发展预定目标。
1998年3月,佛与葡萄牙签订《汇率合作协定》,规定两国货币可按固定汇率税换。
2003年纽约国际金融风险评估权威机构(FITCH RATINGS)将佛外汇风险评估定为优良级(B+),本国货币风险评估定为良好级(BB-)。

3、 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
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外资优惠政策:对所有外资企业免征前5年利润税、股息税,自用设备、物资进口免征海关税;外资出口企业、免税区企业前10年免征收入税、股息税;旅游企业前5年免征一切财政税,第6—10年减征50 % 财政税。此外,佛政府还承诺在财产保护、银行保险、土地使用、公平竞争等方面提供政策保护。
外国投资在佛得角逐年增长,近5年外资年均增长6.5 %以上。2001年佛政府批准外资项目14个,外资总金额1745.4万美圆, 2002年批准外资项目23个,外资总金额3664.7万美圆, 2003年外资总金额3900万美圆。

4、 塑造“民主”国际形象,努力争取外援
佛得角政府在国际上向来以“民主、良治”著称。2003年7月8日,美国布什总统在达喀尔会见佛得角、南非等8个非洲国家元首时,称赞佛是一个民主国家,佛政府是“良政、民主”的政府。佛总理出席美国举办的“民主对话”论坛,作专题发言,介绍佛“民主、廉政”经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佛的这些赞赏提高了佛国际形象,有利于佛引进外资,争取外援。
2003年4月佛召开“发展国际伙伴会议”,为其“2003—2005年优先发展战略计划”190多个项目(共计7.6亿美元)筹资。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发展署、欧盟、非洲发展银行等纷纷表示支持佛政府的国家发展计划,将对有关项目提供援助。
近10年来,仅非洲发展银行就向佛赠款1600万美元,无息贷款1.54亿美元,低息贷款1500万美元。据非洲发展银行副行长估计,佛得角利用国际援助高于其它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45 %。
(三) 旅游、轻工和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发展方向
佛得角政府在吸引外资、争取外援的同时,还把旅游、轻工和服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发展方向。
1、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佛得角地处非洲、欧洲和美洲的海、空交通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冬暖夏凉的气候、火山岛独特的自然景观、明媚的阳光、白色的沙滩,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佛政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把旅游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3年旅游收入达到85亿埃斯库多(约7800万欧元)。1994—2003年的9年中,外国在佛旅游业投资总计4.6亿美圆。根据佛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到2015年旅馆床位将增加36864个,旅游基础设施投资4亿美圆。
2、 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佛得角是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的受惠国,向美出口服装鞋类产品享受无配额限制、零关税的优惠待遇。自2002年11月佛成为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的受惠国后,先后恢复、扩建和兴建的成衣厂达22家。其中,佛得角成衣厂2003年向美国出口成衣94.6万件,大港成衣厂出口衬衣50万件。
此外,佛得角还享有对加拿大、欧盟和西非经济共同体等国出口减免关税等优惠。佛政府积极吸引外资,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已使其成为佛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服务业在佛经济中比重最大,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合,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改善佛海、空港等服务业硬、软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收入,依然是佛经济发展方向。
但是,佛得角经济基础薄弱,外债沉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 % , 财政预算的80 % 依靠外援,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将严重制约佛得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 佛得角经济的特点
1、 岛国、人口少、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
佛得角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中,由10个岛屿组成,岛屿分散,其中9个岛有人居住,陆地总面积403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年平均气温摄氏24度,年均降雨量233毫米,属热带干燥气候。
长年干旱少雨,年人均水量703立方米,被联合国确定为严重缺水国家。
佛资源匮乏,矿产有陶土、石灰石、石膏等。佛有7万平方公里海域,为世界上渔业开发潜力较大的渔区之一,海产资源较为丰富,年产量2000—9000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
2、 工农业基础薄弱,生产、生活资料依靠进口
佛全国可耕地面积37000公顷,仅占陆地面积的10 %,其中水浇地3000公顷,旱地34000公顷,大部分集中在圣地亚哥岛和圣安唐岛,80 %以上为农业人口。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豆类、木薯、土豆、蔬菜、香蕉、咖啡、甘蔗等。2003年粮食产量15810吨,比2002年的8832吨增产79 %。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20 %,肉类、粮食、蔬菜和水果等主要依靠进口。
佛工业基础薄弱,基本无制造业,只有一些中小加工厂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8.8 %,全国有中小工厂220多家,主要是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占比重较大的有饮料、烟草、食品加工、家具制造和船舶维修等,近年来成衣加工出口和建筑业有较大发展。
服务业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成其为经济命脉。国家财政主要靠侨汇、外援和机场、港口等服务。
3、 进出口贸易
佛基本是一个消费型的社会。国内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80 % 以上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全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都依靠进口,主要贸易伙伴是葡萄牙、意大利、巴西、法国、安哥拉、荷兰等。出口只占进口的3% - 8%,每年虽有大量贸易逆差,但佛国际收支有其特殊性,外贸逆差由港口、机场服务费、侨汇及外援抵消,这样每个年度都有赢余。因此,佛进口货物可以用现汇支付。

4、 产业结构不合理
佛得角的第一产业(农、牧、林、渔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0 %左右,第二产业(工业、能源和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 %,第三产业(贸易、旅游、交通通讯和其它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70 %。佛得角与其它非洲国家一样,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产业薄弱,生产能力差,依赖性强。

5、 国际援助、侨汇和服务是佛得角经济的支柱
佛得角粮食需求主要依靠国际援助。国际社会对佛的粮食援助平均每年在3万吨左右,最多年份达到5、6 万吨,占全国粮食需求量的50 % —80 %。
佛得角国外侨民多达150万,是国内人口的3倍多,每年侨汇收入占国内生产总产值10 % 以上,是佛经济中一项稳定可靠的收入。

(二) 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佛得角政局稳定,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最近5年,佛得角年均经济增长6.5 %,尤其是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82449万美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98美圆。

佛得角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是:
1、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近年来佛政府加大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实行自由化市场经济,积极贯彻开放引资和推进私有化的进程,在旅游、渔业、民用建筑、外资、银行保险等领域的发展,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因而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2、 推行财政金融改革,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佛政府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以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度;积极进行财政金融改革,紧缩财政支出,完善金融体制,实施增值税法,启动入世谈判。通过几年的努力,政府财政赤字减少,通货膨胀率下降,外汇储备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渐趋稳定,完成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经济发展预定目标。
1998年3月,佛与葡萄牙签订《汇率合作协定》,规定两国货币可按固定汇率税换。
2003年纽约国际金融风险评估权威机构(FITCH RATINGS)将佛外汇风险评估定为优良级(B+),本国货币风险评估定为良好级(BB-)。

3、 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
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外资优惠政策:对所有外资企业免征前5年利润税、股息税,自用设备、物资进口免征海关税;外资出口企业、免税区企业前10年免征收入税、股息税;旅游企业前5年免征一切财政税,第6—10年减征50 % 财政税。此外,佛政府还承诺在财产保护、银行保险、土地使用、公平竞争等方面提供政策保护。
外国投资在佛得角逐年增长,近5年外资年均增长6.5 %以上。2001年佛政府批准外资项目14个,外资总金额1745.4万美圆, 2002年批准外资项目23个,外资总金额3664.7万美圆, 2003年外资总金额3900万美圆。

4、 塑造“民主”国际形象,努力争取外援
佛得角政府在国际上向来以“民主、良治”著称。2003年7月8日,美国布什总统在达喀尔会见佛得角、南非等8个非洲国家元首时,称赞佛是一个民主国家,佛政府是“良政、民主”的政府。佛总理出席美国举办的“民主对话”论坛,作专题发言,介绍佛“民主、廉政”经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佛的这些赞赏提高了佛国际形象,有利于佛引进外资,争取外援。
2003年4月佛召开“发展国际伙伴会议”,为其“2003—2005年优先发展战略计划”190多个项目(共计7.6亿美元)筹资。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发展署、欧盟、非洲发展银行等纷纷表示支持佛政府的国家发展计划,将对有关项目提供援助。
近10年来,仅非洲发展银行就向佛赠款1600万美元,无息贷款1.54亿美元,低息贷款1500万美元。据非洲发展银行副行长估计,佛得角利用国际援助高于其它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45 %。
(三) 旅游、轻工和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发展方向
佛得角政府在吸引外资、争取外援的同时,还把旅游、轻工和服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发展方向。
1、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佛得角地处非洲、欧洲和美洲的海、空交通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冬暖夏凉的气候、火山岛独特的自然景观、明媚的阳光、白色的沙滩,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佛政府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把旅游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3年旅游收入达到85亿埃斯库多(约7800万欧元)。1994—2003年的9年中,外国在佛旅游业投资总计4.6亿美圆。根据佛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到2015年旅馆床位将增加36864个,旅游基础设施投资4亿美圆。
2、 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佛得角是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的受惠国,向美出口服装鞋类产品享受无配额限制、零关税的优惠待遇。自2002年11月佛成为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的受惠国后,先后恢复、扩建和兴建的成衣厂达22家。其中,佛得角成衣厂2003年向美国出口成衣94.6万件,大港成衣厂出口衬衣50万件。
此外,佛得角还享有对加拿大、欧盟和西非经济共同体等国出口减免关税等优惠。佛政府积极吸引外资,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已使其成为佛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服务业在佛经济中比重最大,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合,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改善佛海、空港等服务业硬、软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收入,依然是佛经济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