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机电产品市场充满商机

发布日期:2004-04-23 14:40:00来源:作者:

乌干达地处东非内陆,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乌出口以农产品为主,进口则以机电产品、轻纺、食品、燃料及药品为主。
一、乌机电产品市场及进口情况
乌是个传统的农业国,近年来工业虽取得较快发展(占GDP的18%),但基础依然很薄弱,尤其是在机电产品制造方面,没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加工和组装企业,因此从工业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到日常生活所用的家用电器、手工工具以及运输、通讯等方面的机电设备基本依赖进口。
据乌干达税务局统计,乌过去三年的进口总额分别为9.7亿美元、9.9亿美元和12.1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为1.92亿美元、1.72亿美元和2.21亿美元。机器、机械设备及零部件、车辆及零部件、电机、电器设备及零部件以及录音机、收音机等一直名列进口商品的前几位。这些产品主要来自日本、韩国以及欧盟国家,中国产品所占比例非常有限。
交通工具基本是日本产品一统天下,从大型建筑、运输车辆、公共交通车辆到小型的家用轿车和摩托车,绝大多数为日本的二手产品。工业生产用的机器设备则主要来自投资国,如南非、肯尼亚、印度、英国等。通讯设备主要来自欧洲国家,近来我华为公司有所突破。
家用电器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欧盟。其中空调、冰箱、大屏幕电视(市场平均销售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下同)、DVD(500美元左右)、录像机(130-150美元)、音响(350-550美元)等基本为日本和韩国产品。冰柜、洗衣机(1000美元左右)、热水器(400美元左右)、煤气灶(四眼、600美元左右)及电磁灶(150美元左右)等大都为日本和欧盟产品。微波炉(150-200美元)主要为韩国(LG)和中国(海尔、格兰仕)产品。其它小型家电如饮水机(200美元左右)、录音机(150美元左右)、收音机(30美元左右)、两眼煤气灶(60-80美元)、电熨斗(20美元左右)等主要为日本产品。稳压电源(85美元/500瓦、100美元/1000瓦)和UPS主要为英国产品。
手机主要为欧美和韩国产品,主要品牌有摩托罗拉(95美元/T190、100美元/C200)、LG(125美元/B 1300)和诺基亚(225美元/3100)。
电脑主要为欧美产品,主要品牌有康柏、IBM等。电子元件、电脑配件则主要来自中国。仪器仪表、接线板、转换插头等五金交电基本来自英国。
二、我向乌出口机电产品情况及市场占有比例较低的原因
我国作为机电产品的生产大国,在过去的三年里,出口额分别达到1188亿美元、1571亿美元和2275亿美元。但出口到乌的数量却很小,主要为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农具和手工工具,另有少量小型农用机械、发电机、摩托车、电子元件及电脑配件等。
我们分析认为,对乌机电产品出口数额有限、市场占有率低主要有下列一些原因:
一、经营主体实力有限,开发力度不够。我在乌开展贸易活动的多为个体企业,主要经营纺织、鞋类和轻工日用商品、大多没有能力经营机器设备和家电等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加之这类商品资金回收较慢,这些企业开发和培育市场的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二、进入市场较晚、对外宣传不够。日韩和欧美商品出入当地市场相对较早,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虽然我国的机电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器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且价格很有竞争力,但由于进入市场较晚,加之宣传不够,当地商人和百姓对其性能和品质缺乏足够的了解。
三、缺乏长远考虑,售后服务做的不够。由于乌工业化程度较低,机电产品的零配件在当地根本购买不到,而我一些企业无论是向乌出口,还是在当地销售,在这方面考虑不够,往往是一锤子买卖,卖出了事。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致使客户求助无门,得不到及时维修,影响生产和生活。
四、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对乌市场重视不够。乌机电产品市场相对较小,因此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对乌不够重视,没有一家比较大型的企业在乌投资或建立分支机构开展机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五、部分产品质量低劣影响了中国商品的声誉。以电子元件及电脑配件为例,由于乌个别进口商为追求价格低廉,从国内一些小厂进货,致使客户在使用过程中觉得中国产品无论质量和性能都不及欧盟和东南亚的同类产品。
三、乌机电产品市场充满商机
自1986年现政府执政以来,乌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6%左右),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机电产品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乌推行自由经济、贸易政策,商品进口基本没有限制,货币兑换和资金进出非常便利。
综前所述,为推动中乌双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对乌出口商品的档次和水平,我处认为,应加大对机电产品市场的开拓力度,并建议如下:
一、鼓励和推动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来乌投资或建立分支机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乌市场虽然相对狭小,但其辐射范围很广,卢旺达、布隆迪、苏丹和刚金的很多商品都是通过乌转口。此外,乌还是东非共同体和东南非共同市场的成员国,在乌投资可拥有3.8亿人口的潜在市场。
二、扩大宣传,提高中国商品的知名度。通过举办中国机电商品展销会、参加乌每年举办的坎帕拉国际博览会、在主要城市建立展示厅及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做广告的方式,介绍和宣传中国的产品,增强当地民众的认识和了解。
三、切实贯彻“以质取胜”战略,树立和维护中国商品的形象和声誉。出口企业和商品检验部门应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走出国门,以优良的品质、良好的性能及低廉的价格,赢得客户,占领市场,并在当地形成中国品牌效应。
四、克服短视行为,加强售后服务。要扩大对乌机电产品的出口,在经营思路上必须要有长远打算,尤其是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应通过设立售后服务点或指定当地代理的方式,保证设备的及时维修和零部件的供应。
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确定重点开拓品种。根据当地市场的供求和价格情况,选择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也较有竞争力的家电、电脑、医疗器械和农用机械等商品作为重点开拓的品种。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