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双边贸易概览
(一)双边贸易概况
1、 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孟双边贸易始于1975年。直到1992年,两国实行的是记帐清算与现汇支付并行的双轨制贸易。1992年,双边经贸联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自93年1月1日起中孟贸易由双轨制改为单一现汇贸易,并于同年12月双方签署了新的贸易协定。25年来,中孟双边贸易发展顺利,贸易量稳步增长,从1975年的306万美元增至1999年的7.15亿美元,2000年更是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徘徊局面,一跃突破9亿美元(达到9.18亿美元),增长28.3%。双边贸易25年间增长了300倍。2001年,尽管受国际大环境和孟小环境影响,双边贸易增幅出现回落,但双边贸易总值仍有一定增长,达9.72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9.55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进口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1.4%。
2002年1-6月,进出口均出现较快的增长。期间,我对孟进出口额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7%,其中出口5.02亿美元,同比增长8.8%, 进口0.16亿美元,同比剧增95.6%,顺差4.86亿美元。
2、 商品结构
我对孟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纺织品(47.23%)、机械及运输设备(30.1%)、化工产品(8.02%)、金属及金属制品(4.26%)、钢铁(1.15%)、石油及石油制品(0.47%)等;从孟进口商品目前主要包括皮革及皮革制品(81.73%)、纺织品及相关产品(4.17%)、冷冻食品(3.81%)和黄麻(2.66%)等。
(二)存在问题
1、双边贸易不平衡。我对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孟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首要问题。1999年,我对孟出口7.01亿美元,从孟进口0.14亿美元,顺差6.87亿美元;2000年,我对孟出口近9亿美元,从孟进口不足0.2亿美元,顺差8.8亿美元;2001年,我对孟出口9.55亿美元,从孟进口仅0.17亿美元,顺差9.38亿美元。对此,孟一直颇有意见,并多次要求我采取措施减少其贸易逆差。相信此次联委会上亦将会是孟重点协商议题之一。据孟《财经时报》消息,孟为缩减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将在本届联委会上继续要求中国政府对34项孟产品提供免关税优惠,其中包括黄麻及其制品、茶、手工艺品及塑料产品等。
2、孟部分企业及银行资信有待提高。由于中孟贸易中多次出现孟商或有关银行无故拒付信用证项下货款,个别银行甚至在法院判决付款情形下仍然拒付,使我国众多企业开拓孟市场时心存疑虑、止步不前,阻碍了我商品的进一步出口。
3、孟贸易壁垒仍然较高。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孟即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大幅消减贸易壁垒,但据世界银行报告,孟贸易自由化进程实际上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处于停滞状态,贸易壁垒在南亚目前仅次于印度,居南亚第二。首先,孟仍有许多普通商品列入禁止/限制进口商品清单之中。禁止进口商品包括小鸡、蛋、石膏、石油气体、丝织品、府绸、斜纹布、灯芯绒、鱼网及棉织品等;限制进口商品包括食盐及化肥等。其次,孟总体关税水平还很高。目前孟关税最高档次为37.5%。但除关税外,孟进口商一般还须缴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规费。比如对我有很强出口优势的空调、冰箱分别加征42.5%、30%的附加税。因此,孟目前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仍然较高,阻碍了我商品的进一步出口。
1、 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孟双边贸易始于1975年。直到1992年,两国实行的是记帐清算与现汇支付并行的双轨制贸易。1992年,双边经贸联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自93年1月1日起中孟贸易由双轨制改为单一现汇贸易,并于同年12月双方签署了新的贸易协定。25年来,中孟双边贸易发展顺利,贸易量稳步增长,从1975年的306万美元增至1999年的7.15亿美元,2000年更是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徘徊局面,一跃突破9亿美元(达到9.18亿美元),增长28.3%。双边贸易25年间增长了300倍。2001年,尽管受国际大环境和孟小环境影响,双边贸易增幅出现回落,但双边贸易总值仍有一定增长,达9.72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9.55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进口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1.4%。
2002年1-6月,进出口均出现较快的增长。期间,我对孟进出口额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7%,其中出口5.02亿美元,同比增长8.8%, 进口0.16亿美元,同比剧增95.6%,顺差4.86亿美元。
2、 商品结构
我对孟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纺织品(47.23%)、机械及运输设备(30.1%)、化工产品(8.02%)、金属及金属制品(4.26%)、钢铁(1.15%)、石油及石油制品(0.47%)等;从孟进口商品目前主要包括皮革及皮革制品(81.73%)、纺织品及相关产品(4.17%)、冷冻食品(3.81%)和黄麻(2.66%)等。
(二)存在问题
1、双边贸易不平衡。我对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孟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首要问题。1999年,我对孟出口7.01亿美元,从孟进口0.14亿美元,顺差6.87亿美元;2000年,我对孟出口近9亿美元,从孟进口不足0.2亿美元,顺差8.8亿美元;2001年,我对孟出口9.55亿美元,从孟进口仅0.17亿美元,顺差9.38亿美元。对此,孟一直颇有意见,并多次要求我采取措施减少其贸易逆差。相信此次联委会上亦将会是孟重点协商议题之一。据孟《财经时报》消息,孟为缩减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将在本届联委会上继续要求中国政府对34项孟产品提供免关税优惠,其中包括黄麻及其制品、茶、手工艺品及塑料产品等。
2、孟部分企业及银行资信有待提高。由于中孟贸易中多次出现孟商或有关银行无故拒付信用证项下货款,个别银行甚至在法院判决付款情形下仍然拒付,使我国众多企业开拓孟市场时心存疑虑、止步不前,阻碍了我商品的进一步出口。
3、孟贸易壁垒仍然较高。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孟即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大幅消减贸易壁垒,但据世界银行报告,孟贸易自由化进程实际上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处于停滞状态,贸易壁垒在南亚目前仅次于印度,居南亚第二。首先,孟仍有许多普通商品列入禁止/限制进口商品清单之中。禁止进口商品包括小鸡、蛋、石膏、石油气体、丝织品、府绸、斜纹布、灯芯绒、鱼网及棉织品等;限制进口商品包括食盐及化肥等。其次,孟总体关税水平还很高。目前孟关税最高档次为37.5%。但除关税外,孟进口商一般还须缴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规费。比如对我有很强出口优势的空调、冰箱分别加征42.5%、30%的附加税。因此,孟目前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仍然较高,阻碍了我商品的进一步出口。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