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伊拉克经济回顾及展望
经济概况
伊拉克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由过去政府严密操控的经济模式转变为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为伊拉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伊拉克遭受了三次战争和十多年的经济制裁,经济连续恶化,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伊拉克可以名列少数几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中。2003年,由于战争和战后人为的恶意破坏及盗抢,石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石油产量和出口剧烈减少,伊拉克的实际GDP下降接近20%。伊拉克经济严重依赖原油的出口,政府预算收入的89%来自石油收入,石油领域将继续成为伊拉克经济的增长动力,因此首要任务是要恢复石油工业。2004年伊拉克政府的目标是努力把石油产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希望在2004年第一季度之前把石油出口恢复到每天200万桶,以此产生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满足重建工作和偿还外债的需要,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的预测,尽管石油价格有下调的可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将有120亿美元。另外,国际援助和重建工作的巨大支出汇入经济,必有助于非石油产业的迅速扩大,实际GDP的增长在2004年和2005年估计分别达到19%和15%。
伊拉克政府充分认识到资本流入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因此采取宽松的投资政策来鼓励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允许外国公司在伊拉克设立全资公司或者100%购买伊拉克公司,公司盈利和资本可以自由进出。银行系统是关系到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伊拉克银行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基础稳健的和自由开放的银行系统,同时作为对外国投资法的补充,伊拉克政府在2003年9月通过了一项新银行法,允许外资银行以开设分行、支行、办事处以及和当地银行联营的方式进入伊拉克。在未来的5年里,将有6家外资银行获准进入伊拉克,而且对通过购买当地银行50%股权而进入伊拉克的银行数量不加限制。这些措施将为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铺平道路。
在债务方面,根据IMF的估计,伊拉克外债达到1270亿美元,其他的债务还包括合同的款项支付570亿美元和1990-1991年海湾战争时的战争赔偿1990亿美元。沉重的债务负担,将不利于伊拉克稳定财政的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伊拉克的电讯系统非常落后,加上缺乏新的投资和多次战争,基础设施大范围地老化和损坏。目前,该部门主要目标是使用最新的技术重建各种基础设施,迅速扩大电讯和互联网服务。一个现代化的电讯系统将对伊拉克的经济重建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电力系统的困难是过去的十年里零部件匮缺和得不到正常的维修,而电力供应对重建的重要性不容质疑,因此电力委员会(CoE)在战后很快就宣告成立,而且赋予实权和资金来恢复电力供应。在战争结束后的近一年里,伊拉克重建取得了飞跃的发展。电力已经恢复接近战前的水平,医院、医疗诊所和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重开,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丰富充足,食品、水和医疗必需品基本能够满足伊拉克人民的需要。
多次的战争和经济制裁,伊拉克的基础设施已经满目疮痍,在未来的数年里需要的是巨大的投资,投资的重点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电力、港口和电讯。重建工作大部分的资金将来源于伊拉克的原油出口,以赠与和贷款的形式进行的国际援助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联合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拉克中期重建所需资金将达到360亿美元,其中2004年需要90亿美元。这些资金用于具体设施的重建、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投资营运成本等。除此之外,临时管治当局(CPA)估计用于安全和石油的总投资达200亿美元,也就是说,伊拉克在未来数年里需要的重建成本将达到560亿美元。
伊拉克年度经济指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GDP(亿美元) 254 336 293 268 197
实际GDP增长率(%) 18 4 -6 -6.5 -20
消费价格通涨率(平均,%) 12.6 5 16.4 19.3 27.5
人口(万) 2260 2320 2390 2450 2510
出口(FOB价,亿美元) 127.49 206.03 159.05 131.57 70.31
进口(FOB价,亿美元) 68.86 111.53 110 78.98 63.89
外债(亿美元) 784 821 858 898 940
汇率(兑美元) 0.311 0.311 0.311 0.311 2050 *
* 非官方的年平均汇率。
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估计,2003年伊拉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将近20%。2004年,伊拉克计划在下半年把石油产量恢复到战前水平,同时非石油部门在今年将迅速扩大,重建工作的巨大支出注入经济,加上预期安全局势将所有好转,以及经济活动的增加,2004年和2005年实际GDP的增长估计将分别达到19%和25%。
财政政策
根据2003-2006年的预算草案来看,2004伊拉克将出现财政赤字,财政收入19.25万亿新伊拉克第纳尔,其中18万亿来自石油收入,财政赤字为8860亿新伊拉克第纳尔。未来几年里的财政支出在不断增加,将从2004年20.1万亿新伊拉克第纳尔,增加到2005年28.7万亿新伊拉克第纳尔,但是石油收入的提高将弥补支出的增加,估计到2005年伊拉克的财政预算将实现盈余193亿新伊拉克第纳尔,2006年将增加到273亿。另一方面,政府支出的逐年增加,反映了伊拉克经济重建和发展实质性需求。
货币政策
2003年10月,伊拉克中央银行发行了新版的货币第纳尔(ID),2004年1月份,完成新旧货币的替换工作,新货币首度发行时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2050伊拉克第纳尔。伊拉克中央银行有可能继续让第纳尔自由浮动。
贸易平衡
2004年,伊拉克的出口贸易几乎只有石油出口,国际货币基金(IMF)估计石油产量的增加可以弥补价格下降产生的影响,为伊拉克带来120亿美元的收入,而其他产业的出口则非常有限。在进口贸易方面,政府主要是继续履行“石油换食品计划”下还没有完成的合同和引进经济重建所需的资金;私营领域则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口迅速扩大。总的来说,2004年和2005年的进口增长将分别达到56%和50%。另外,伊拉克的进口关税从2004年开始,重新调整到5%。
外债
伊拉克的财政债务总额接近2250亿美元,估计外债1200亿美元,其中400亿美元属于“巴黎俱乐部”成员国,其余部分属于其他国家,包括海湾国家、约旦、摩洛哥、土耳其、保加利亚和一些私人债权人。根据世界银行的记录,伊拉克曾经与俄罗斯、德国、埃及、中国和法国签署了一些能源和电讯方面的合同,没有执行支付的金额达570亿美元,这部分金额也包括在伊拉克的外债里。另外,伊拉克还因海湾战争欠下将近125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其中包括1990年侵略科威特引起的索赔。而到目前为止,联合国收到的索赔共计3200亿美元,已受理的有1480亿美元。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外债和出口最大比例不应该超过150%,而伊拉克的外债/出口比例已经超过700%。很清楚,伊拉克一方面进行经济重建,同时偿还外债将相当困难。
人口和劳动力
2002年,伊拉克的总人口估计已达2400万,而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为2.8%左右,阿拉伯人口占75-80%,库尔得人占15-20%,信仰穆斯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7%。伊拉克的人口年轻化程度较高,41%的人口在14岁以下。根据1999年统计,伊拉克劳动力人口为630万。
产业部门分析
农业
伊拉克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耕地面积有434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农业是其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然而,多次的战争和政府的无视态度,致使伊拉克的农业濒临崩溃。进入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的农业和食品生产水平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下降,到2002年农业产出量只有16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在这段时间内伊拉克农业只占GDP比重的29%,吸收的就业人数只占20%。
要使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和发展,必须拯救农业部门,修复遭到破坏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排灌设施)以便提供关键的农业服务,使它可以稳定发展,提高食品的生产水平和农业就业水平。世界银行的分析表示,2004年伊拉克的农业修复工作需要投入364.8万美元,其中240.6万来自预算支出,另外的124.2万则需要求助于外来资金。未来4年,修复农业部门所需的资金是相当庞大的。
银行
伊拉克的银行系统包括中央银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专业银行和17家私营商业银行,所有银行分行的总数为550家。银行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伊拉克国内已有450家银行分行重开,但它们经营的业务非常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银行系统的改革,不仅仅是建立新的银行,还必需对现有的银行进行重组、复兴以及进行私有化。
经济转型时期金融系统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引进外资银行是促成金融系统现代化的重要因素。2003年9月,伊拉克财政部通过了新的银行法,允许6家外资银行进入伊拉克,目前已有10家银行在竞争投标。外资银行的进入相信可以提高伊拉克银行系统的信用程度,加速技术和诀窍的转移。
伊拉克两家国有银行(Rafidain银行和Rasheed银行)占银行系统总资产的90%,在银行系统里处于主导地位,当务之急是恢复和提升两家银行的经营水平,而且还要进行结构重组,使之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要求。17家私营商业银行由于缺少资本和技术,规模都不大,仅占银行系统总资产的10%,但他们的商业贷款超过总贷款量的33%。新银行法规定国内银行要在18个月内把银行资本提高到最低100亿伊拉克第纳尔,这有利于私营银行实力的提高和外国投资的进入。这17家私营商业银行的规模虽小,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广阔。4家专业银行是农业合作银行、工业银行、房地产银行和社会银行。
伊拉克还有一家独立于中央银行以外的私营商业银行,伊拉克贸易银行,主要功能是为私营和公共部门的进出口贸易提供服务,如开立信用证和提供出口信用等。
石油和天然气
1、石油储量和产量
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已发现的油田73个,但只有15个在开采,开采的油井也只有2000个左右。石油产业在伊拉克占GDP的比重达到3/4。
石油产量最高峰在1979年为每天350万桶,以后再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战前的石油生产水平为每天260万桶左右,国内消费为每天40万桶,这就为石油出口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战争结束后,石油设施遭受了严重的盗抢和恶意破坏,石油产量严重下降,2003年12月份,石油平均日产量只能恢复到188万桶。北部Kirkuk附近油田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Ceyhan的石油管道一直遭受人为破坏而未能正常输送原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主要靠南部油田。
2004年,伊拉克的石油产量目标是要在第一季度前提高至每天280万桶,出口200万桶。这200万桶的日出口量包括北方油田的30万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困难重重。
2、战后石油出口
巴士拉石油终端是战后唯一还能进行石油出口的终端,2003年9月份出口的巴士拉轻质原油每天还不到100万桶,10月份增加到120万桶,12月份在增加到157万桶。伊拉克政府的目标是在2004年年初把石油出口量提高至每天160-170万桶。
3、天然气
伊拉克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110兆立方英尺,主要天然气田包括北方的Kirkuk、Ain Zalah、Butma和Bai Hassan,南方的Rummailia和Zubair。伊拉克天然气的70%是与石油混合的混合天然气,因此在提高石油产量的过程中,同时可以提高天然气的产量。天然气主要用于生产电力和重新灌注以加强石油的开采。
通讯业
因为缺乏资金投入以及战争的破坏,伊拉克通讯业发展极为落后。伊拉克通信以及互联网业务现由交通和通信部负责管理。国有的伊拉克通信和邮政公司(ITPC)负责运营通信业务,而国家互联网服务公司(SCIS)负责互联网业务。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ITPC是唯一的通讯运营服务商。伊拉克共拥有316个电话交换站,巴格达拥有38个,其中12个在战争中损毁。国际交换站和地球卫星通讯站全部损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道,2002年底,伊拉克电话普及率为5.2%,农村则为1%。电话连接网络在战争中被损毁严重,目前已有200万用户预约要求安装电话。伊拉克互联网服务极为有限,互联网主要集中在巴格达,但在战争中因电话交换站损毁,互联网也基本瘫痪。另外,除伊拉克北部地区,伊拉克是基本没有手机网络服务的国家,无线通讯只能靠卫星电话,估计目前在伊拉克有2万个用户,但费用很高。
伊拉克的目标是利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尽快扩张其通讯和互联网的服务,预计至2007年电话普及率为13%。近期IMF和USAID受标,合同价值4500万美元,从北部的摩苏尔至南部的乌姆盖斯尔铺设2000公里光缆。 2003年10月,CPA已经向Orascom、 Asia Cell、 AL atheer公司授予其在伊拉克经营手机营运项目。Orascom向巴格达、迪亚拉以及安巴尔提供GSM服务,Asia Cell、 AL atheer公司(主要投资方为科威特国家移动通讯公司和科威特移动通讯公司以及科和海湾地区银行)则分别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提供服务。摩托罗拉已经被选为GSM基站和交换设备的主要供货商。
工业
1、电力
1990年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发电能力曾是该地区能力最强的国家。但是,因为战争损坏和国际制裁,过去10年伊拉克电力部门零配件极缺,并勉强维持其发电能力,由于设备陈旧以及技术落后,2003年夏季伊拉克共有电站32个,设计能力为10201MW,实际生产能力只达到3137 MW。
鉴于电力在经济重建中的重要性,CPA已经把恢复电力作为其工作的主要目标。并迅速成立了电力委员会(COE),COE与电力部共同负责电力的生产、恢复与建设。目前COE与电力部正积极进行有关电力供应的恢复工作。为满足对电力的需要,伊拉克已经与邻国签署购电协议,主要为科威特、埃及、土耳其、约旦、伊朗、叙利亚。
根据COE透露的消息,截至2003年10月,17个400-KV输变电线中的8个以及102个高压塔已经修复完毕。在修复原有的设施的同时,新的电力设施也正在建设,俄国TECHNOPROM公司已经开始在伊拉克YUSUFIA地区建设该地区单机最大的电站,该项目于2000年在石油换食品项下签署的合同,CPA已经允许该合同在03年9月执行。另外,BACHTEL和USAID在建设新的电力实施方面与电力部合作对外进行发标,2004年夏季建设多个电站,总生产能力为日产1200 Mw,以及修复BAIJI发电厂(1320MW)。
因在电力系统的维修采取积极的措施,2003年9月电力生产已为3200 MW ,03年10月电力生产已经达到了战前的水平,为4518MW,2003年12月电力平均生产能力为3450 MW。USAID称,从03年10月1日起,巴格达平均每天接受1241 MW,并预计至2004年5月输出能力为6000MW。
世界银行分析,预计伊拉克在电力领域投资2004-2007年分别为33.79亿美元、31.05亿美元、34.45亿美元、36.69亿美元,总计136亿美元。但根据燃料、工资及其他费用价格的变化,有关投资总额的投入将会进行调整。
2、水泥
经过3次战争以及十几年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需要大量的建设物资,包括各种建设材料稳定的供应及价格,特别是水泥已经成为关系伊拉克重建非常必须的物资。因安全以及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伊拉克水泥生产业也大幅下挫。因其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必须进口水泥。伊拉克水泥工业主要由3个国有企业和战前由联合国控制的2个水泥工厂组成,三个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分别为年362万吨和460万吨和550万吨。战前伊拉克水泥消费低靡,国际水泥评论(ICR)估计伊拉克水泥年消费只有425万吨,因极度缺乏零配件,维持生产能力和设备升级十分困难。经过战争的破坏,伊拉克不但需要现有设施的重建,还需要建设新的水泥厂,以满足未来的需求。2003年9月国际水泥评论(ICR)认为,目前伊拉克只有1条生产线和一个水泥碾磨厂还在进行生产。而华盛顿邮报则披露,现有10家工厂正在运转,但处于极低的生产水平。比如,战前SINJAR水泥厂是伊拉克最先进的水泥厂并全负荷生产,战后却只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行。尽管需求在不断上升,但是更新改造或者建立新水泥厂的工作却进展缓慢,预期只有通过私有化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伊拉克目前电力缺乏,严重影响其生产能力,必须建立水泥厂独立的电力供应设施,预计水泥生产将需要数年才能满足本国的消费需求。CPA已经对外招标为Tasluja水泥厂提供零配件和生产线升级使其生产能力增加50%。
水泥部门当务之急是恢复现有生产设施的最大生产能力,因多数设施接近使用寿命或者已经无法使用,下一步将是对新的生产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当电力问题解决、安全改善以及人民生活基本完善之后,伊拉克将进入大兴土木阶段,到时水泥业将需要大量投资、进行更新和扩张。
3、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
目前伊拉克所有石油冶炼厂都面临零配件缺乏的问题,电力供应的不稳定对于石油冶炼厂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另外,输油管道遭到破坏也是影响伊拉克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比如从基尔库克(Kirkuk)至拜吉(Baiji)的输油网络遭到破坏,从03年8月底Baiji 厂就已开始恢复生产,但因缺油9月份无法全面开工。
2003年1月伊拉克冶炼的能力为每天41.7万桶,但其安装能力为70万桶。 3大石油冶炼厂的生产能力分别为Baiji 15万桶,巴士拉(Basra)14万桶,答乌拉(Daura)10万桶,主要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海湾战争期间,Baiji、Basra、 Daura以及Nasiriyah的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的损毁,因缺乏水处理设备,现在这些工厂主要生产一些低级的石油制品。2003年战后,伊拉克石油冶炼需要大量的投资,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换代。估计在Babylon地区的附近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个日处理29万桶的生产厂。战后,为稳定生产安装独立的自备发电机已经成为生产厂的首选。例如,截止03年11月,CPA已经向Basra的生产厂提供了20个功率为1 MW及2个功率为13 MW的自备发电机。此外,伊拉克还有一些小型的石油冶炼厂尽管生产量不大,但对于稳定市场供应却大有裨益。
战后,伊拉克Basra和Daura2大生产厂改扩建项目已经对外招标,Basra厂升级后,将新增日处理14万桶的生产能力;Daura则对原有的日处理10万桶的生产设备改造,生产能力最终为日处理13万桶。
另外,在石油下游精细化工方面,在巴士拉南部40公里KHOR AL-ZUBAIR化工厂于2003年11月也恢复生产,该厂在战争中也遭到破坏,该厂70年代由美德联合体(Lummus和 Thyssen technik)设计安装,年生产13万吨乙烯及9万吨聚乙烯。USAID认为即使该厂恢复生产,该厂长远发展只有依靠私人投资方能解决。管委会考虑在适当条件下,对一些国有企业私有化,现已经筹划国家石化工业公司(SCPI)私有化的问题,并与德国LINDE和美国ABB公司进行商讨。
伊拉克经济重建
美国摧毁萨达姆政权之后,伊拉克重建市场格外被各国重视,各国也认识到伊拉克重建并非一蹴而就。伊拉克重建之路已逐渐拓展,基础设施、银行、电力以及食品的供给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估计整个伊拉克经济重建需要数年才能完成。
伊拉克重建费用
战后,伊拉克重建所需费用的评估很多。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分析认为,伊拉克经济重建全部费用目前尚难以准确断定,初步估计伊中期(2004-2007年)重建将需要560亿美元:
(一)伊中期经济重建约360亿美元,其中约90亿美元用于2004年的安排。主要为,政府费用为9900万美元、健康教育18.8亿美元、基础设施58.36亿美元、农业和水资源12.3亿美元,培育私营企业发展1.76亿美元、矿业8000万美元,共93.01亿美元。2005年-2007年重建需要265.18亿美元。其中健康教育53.1亿美元、基础设施183.68亿美元、农业和水资源17.97亿美元。有关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培训费用、及因投资项目产生的相关费用。
(二)此外,据(CPA)估计,近期用于安全和石油方面的花费约为200亿美元。其中,2004年的安排主要为,安全方面花费50亿美元,石油领域20亿美元。
重建资金主要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和各国的援助加以解决。当伊拉克国内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后,随着石油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私营企业的融资,重建的资金会不断的增加。
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
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和美国国防部是在伊拉克发标的主要部门。截至2004年1月中旬USAID共授12个合同标。2004年1月6日,USAID授予美国BACHTEL公司和美国百盛公司(PARSONS)伊拉克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金额为18亿美元的合同,主要用于电力、水利、机场、乌姆盖斯尔港口、交通以及政府和公共设施等。
美国国防部发标的项目主要由美国军队工程公司(USACE)具体运作,主要领域为石油、石油冶炼以及天然气设施的修复。
联委会项目管理办公室(PMO)
联委会项目管理办公室是由联委会委托负责伊拉克基础设施项目的计划、实施与管理,并具体负责实施美国议会拨款的187亿美元的资金使用。PMO计划至2004年3月将对外发布24个新项目,预计金额50亿美元,主要涉及电力、公共工程、安全、交通、通讯和石油领域。
马德里伊拉克重建国际捐助大会
为支持伊拉克政治、经济、社会重建,紧密地与临管会、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委会等进行合作,并筹集更多的援助资金。马德里伊拉克重建国际捐助大会部长级会议于2003年10月23-2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与会的代表有73个国家、20个国际组织以及13个非政府组织。
承诺和意向捐赠(含贷款和赠款)资金为330亿美元。捐赠形式多样,包括出口信贷、培训、技术服务。为此目的,已成立国际重建基金以接受国际援助,并由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进行管理。捐赠资金上亿元的有,卡塔尔1亿美元、加拿大1.87亿美元、韩国2亿美元、阿联酋2.15亿美元、西班牙2.2亿美元、其他欧洲国家2.35亿美元、意大利2.35亿美元、科威特5亿美元、沙特5亿美元、英国4.52亿美元、日本49.14亿美元、美国186.49亿美元、国际金融机构55.5-92.5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5.5-42.5亿美元、世界银行30-50亿美元。
重建合同的分配
伊拉克经济重建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价格并不是授标与否唯一的要素。因此有些项目的授标遭到质疑,比如Kellogg Brown and Root公司获得总值23亿美元的合同,及Halliburton公司获得的总值2.2亿美元的合同。另外,美国政府规定,项目只能由美国、伊拉克以及其他61个国家的公司能够直接竞标获得项目,因法国、德国、俄国、加拿大曾明确反对美对伊开战,为此,美国明确排除了法国、德国、俄国、加拿大的公司参与项目竞标的资格,但是上述国家公司可以参与项目分包。
伊拉克债务减免
伊拉克的外债水平关系到伊重建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伊拉克有外债1270亿美元,属重债国之一。另外,伊拉克还有其他外债,比如需要支付的570亿美元合同款,以及1990-1991海湾战争期间的战争赔款1250亿美元。面对伊拉克沉重外债,美国已要求各国减免其债务。在伊拉克的债务中,巴黎俱乐部拥有400亿美元债权。此外德国、法国、俄国对伊拉克也拥有大量的债权。近期,美国极力要求上述国家对伊减免债务,但因其拒绝上述国家参与伊拉克项目竞标而面临尴尬,为此美国已经把一些项目的授标与减债相挂钩,以达到减债目的。
科威特和伊拉克重建
海湾战争以来,科威特一直是美国坚强的盟友,并在伊拉克重建中颇为活跃,美国的政策对科威特也颇为有利。
因萨达姆时期,禁止使用手机以及地面通讯在战争中的破坏,伊拉克在通讯领域需求巨大。在伊拉克已许可经营的3个移动电话网络中,科威特公司已获得了2个,科威特国家通讯公司(NMTC)与Asia Cell和海湾联合银行合作成为伊北部手机运营商;而科威特建筑公司(KCC)和哈拉菲国民公司成立的伊拉克ATHEER通讯公司获得伊南部通讯运营权。
科威特公司在伊拉克重建中大受其益。比如,科威特独立石油公司(IPG)通过乌姆盖斯尔港向伊拉克出口石油制品,运输集团公司(TGC)、科威特海湾运输公司(KGL)也获得大量运输、后勤、仓储等方面的合同。
目前,科威特极力改变投资环境,积极邀请各国公司积极参与伊拉克重建,并提出相关优惠待遇。特别是近期,出台多项优惠措施吸引外来投资者,鼓励私营企业参与石油相关产业的投资以BOT或者公私合营的方式共同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在科伊边境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拥有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银行、通讯、运输服务发达,私营企业拥有庞大的金融资产并善于与国际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拓经营业务,科威特希望借助上述优势,成为伊拉克重建的门户以及未来伊拉克的服务业中心。
注:本材料外文源于《Global Research》
伊拉克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由过去政府严密操控的经济模式转变为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为伊拉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伊拉克遭受了三次战争和十多年的经济制裁,经济连续恶化,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伊拉克可以名列少数几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中。2003年,由于战争和战后人为的恶意破坏及盗抢,石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石油产量和出口剧烈减少,伊拉克的实际GDP下降接近20%。伊拉克经济严重依赖原油的出口,政府预算收入的89%来自石油收入,石油领域将继续成为伊拉克经济的增长动力,因此首要任务是要恢复石油工业。2004年伊拉克政府的目标是努力把石油产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希望在2004年第一季度之前把石油出口恢复到每天200万桶,以此产生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满足重建工作和偿还外债的需要,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的预测,尽管石油价格有下调的可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将有120亿美元。另外,国际援助和重建工作的巨大支出汇入经济,必有助于非石油产业的迅速扩大,实际GDP的增长在2004年和2005年估计分别达到19%和15%。
伊拉克政府充分认识到资本流入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因此采取宽松的投资政策来鼓励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允许外国公司在伊拉克设立全资公司或者100%购买伊拉克公司,公司盈利和资本可以自由进出。银行系统是关系到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伊拉克银行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基础稳健的和自由开放的银行系统,同时作为对外国投资法的补充,伊拉克政府在2003年9月通过了一项新银行法,允许外资银行以开设分行、支行、办事处以及和当地银行联营的方式进入伊拉克。在未来的5年里,将有6家外资银行获准进入伊拉克,而且对通过购买当地银行50%股权而进入伊拉克的银行数量不加限制。这些措施将为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铺平道路。
在债务方面,根据IMF的估计,伊拉克外债达到1270亿美元,其他的债务还包括合同的款项支付570亿美元和1990-1991年海湾战争时的战争赔偿1990亿美元。沉重的债务负担,将不利于伊拉克稳定财政的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伊拉克的电讯系统非常落后,加上缺乏新的投资和多次战争,基础设施大范围地老化和损坏。目前,该部门主要目标是使用最新的技术重建各种基础设施,迅速扩大电讯和互联网服务。一个现代化的电讯系统将对伊拉克的经济重建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电力系统的困难是过去的十年里零部件匮缺和得不到正常的维修,而电力供应对重建的重要性不容质疑,因此电力委员会(CoE)在战后很快就宣告成立,而且赋予实权和资金来恢复电力供应。在战争结束后的近一年里,伊拉克重建取得了飞跃的发展。电力已经恢复接近战前的水平,医院、医疗诊所和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重开,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丰富充足,食品、水和医疗必需品基本能够满足伊拉克人民的需要。
多次的战争和经济制裁,伊拉克的基础设施已经满目疮痍,在未来的数年里需要的是巨大的投资,投资的重点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电力、港口和电讯。重建工作大部分的资金将来源于伊拉克的原油出口,以赠与和贷款的形式进行的国际援助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联合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拉克中期重建所需资金将达到360亿美元,其中2004年需要90亿美元。这些资金用于具体设施的重建、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投资营运成本等。除此之外,临时管治当局(CPA)估计用于安全和石油的总投资达200亿美元,也就是说,伊拉克在未来数年里需要的重建成本将达到560亿美元。
伊拉克年度经济指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GDP(亿美元) 254 336 293 268 197
实际GDP增长率(%) 18 4 -6 -6.5 -20
消费价格通涨率(平均,%) 12.6 5 16.4 19.3 27.5
人口(万) 2260 2320 2390 2450 2510
出口(FOB价,亿美元) 127.49 206.03 159.05 131.57 70.31
进口(FOB价,亿美元) 68.86 111.53 110 78.98 63.89
外债(亿美元) 784 821 858 898 940
汇率(兑美元) 0.311 0.311 0.311 0.311 2050 *
* 非官方的年平均汇率。
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估计,2003年伊拉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将近20%。2004年,伊拉克计划在下半年把石油产量恢复到战前水平,同时非石油部门在今年将迅速扩大,重建工作的巨大支出注入经济,加上预期安全局势将所有好转,以及经济活动的增加,2004年和2005年实际GDP的增长估计将分别达到19%和25%。
财政政策
根据2003-2006年的预算草案来看,2004伊拉克将出现财政赤字,财政收入19.25万亿新伊拉克第纳尔,其中18万亿来自石油收入,财政赤字为8860亿新伊拉克第纳尔。未来几年里的财政支出在不断增加,将从2004年20.1万亿新伊拉克第纳尔,增加到2005年28.7万亿新伊拉克第纳尔,但是石油收入的提高将弥补支出的增加,估计到2005年伊拉克的财政预算将实现盈余193亿新伊拉克第纳尔,2006年将增加到273亿。另一方面,政府支出的逐年增加,反映了伊拉克经济重建和发展实质性需求。
货币政策
2003年10月,伊拉克中央银行发行了新版的货币第纳尔(ID),2004年1月份,完成新旧货币的替换工作,新货币首度发行时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2050伊拉克第纳尔。伊拉克中央银行有可能继续让第纳尔自由浮动。
贸易平衡
2004年,伊拉克的出口贸易几乎只有石油出口,国际货币基金(IMF)估计石油产量的增加可以弥补价格下降产生的影响,为伊拉克带来120亿美元的收入,而其他产业的出口则非常有限。在进口贸易方面,政府主要是继续履行“石油换食品计划”下还没有完成的合同和引进经济重建所需的资金;私营领域则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口迅速扩大。总的来说,2004年和2005年的进口增长将分别达到56%和50%。另外,伊拉克的进口关税从2004年开始,重新调整到5%。
外债
伊拉克的财政债务总额接近2250亿美元,估计外债1200亿美元,其中400亿美元属于“巴黎俱乐部”成员国,其余部分属于其他国家,包括海湾国家、约旦、摩洛哥、土耳其、保加利亚和一些私人债权人。根据世界银行的记录,伊拉克曾经与俄罗斯、德国、埃及、中国和法国签署了一些能源和电讯方面的合同,没有执行支付的金额达570亿美元,这部分金额也包括在伊拉克的外债里。另外,伊拉克还因海湾战争欠下将近125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其中包括1990年侵略科威特引起的索赔。而到目前为止,联合国收到的索赔共计3200亿美元,已受理的有1480亿美元。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外债和出口最大比例不应该超过150%,而伊拉克的外债/出口比例已经超过700%。很清楚,伊拉克一方面进行经济重建,同时偿还外债将相当困难。
人口和劳动力
2002年,伊拉克的总人口估计已达2400万,而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为2.8%左右,阿拉伯人口占75-80%,库尔得人占15-20%,信仰穆斯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7%。伊拉克的人口年轻化程度较高,41%的人口在14岁以下。根据1999年统计,伊拉克劳动力人口为630万。
产业部门分析
农业
伊拉克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耕地面积有434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农业是其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然而,多次的战争和政府的无视态度,致使伊拉克的农业濒临崩溃。进入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的农业和食品生产水平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下降,到2002年农业产出量只有16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在这段时间内伊拉克农业只占GDP比重的29%,吸收的就业人数只占20%。
要使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和发展,必须拯救农业部门,修复遭到破坏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排灌设施)以便提供关键的农业服务,使它可以稳定发展,提高食品的生产水平和农业就业水平。世界银行的分析表示,2004年伊拉克的农业修复工作需要投入364.8万美元,其中240.6万来自预算支出,另外的124.2万则需要求助于外来资金。未来4年,修复农业部门所需的资金是相当庞大的。
银行
伊拉克的银行系统包括中央银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专业银行和17家私营商业银行,所有银行分行的总数为550家。银行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伊拉克国内已有450家银行分行重开,但它们经营的业务非常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银行系统的改革,不仅仅是建立新的银行,还必需对现有的银行进行重组、复兴以及进行私有化。
经济转型时期金融系统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引进外资银行是促成金融系统现代化的重要因素。2003年9月,伊拉克财政部通过了新的银行法,允许6家外资银行进入伊拉克,目前已有10家银行在竞争投标。外资银行的进入相信可以提高伊拉克银行系统的信用程度,加速技术和诀窍的转移。
伊拉克两家国有银行(Rafidain银行和Rasheed银行)占银行系统总资产的90%,在银行系统里处于主导地位,当务之急是恢复和提升两家银行的经营水平,而且还要进行结构重组,使之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要求。17家私营商业银行由于缺少资本和技术,规模都不大,仅占银行系统总资产的10%,但他们的商业贷款超过总贷款量的33%。新银行法规定国内银行要在18个月内把银行资本提高到最低100亿伊拉克第纳尔,这有利于私营银行实力的提高和外国投资的进入。这17家私营商业银行的规模虽小,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广阔。4家专业银行是农业合作银行、工业银行、房地产银行和社会银行。
伊拉克还有一家独立于中央银行以外的私营商业银行,伊拉克贸易银行,主要功能是为私营和公共部门的进出口贸易提供服务,如开立信用证和提供出口信用等。
石油和天然气
1、石油储量和产量
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已发现的油田73个,但只有15个在开采,开采的油井也只有2000个左右。石油产业在伊拉克占GDP的比重达到3/4。
石油产量最高峰在1979年为每天350万桶,以后再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战前的石油生产水平为每天260万桶左右,国内消费为每天40万桶,这就为石油出口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战争结束后,石油设施遭受了严重的盗抢和恶意破坏,石油产量严重下降,2003年12月份,石油平均日产量只能恢复到188万桶。北部Kirkuk附近油田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Ceyhan的石油管道一直遭受人为破坏而未能正常输送原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主要靠南部油田。
2004年,伊拉克的石油产量目标是要在第一季度前提高至每天280万桶,出口200万桶。这200万桶的日出口量包括北方油田的30万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困难重重。
2、战后石油出口
巴士拉石油终端是战后唯一还能进行石油出口的终端,2003年9月份出口的巴士拉轻质原油每天还不到100万桶,10月份增加到120万桶,12月份在增加到157万桶。伊拉克政府的目标是在2004年年初把石油出口量提高至每天160-170万桶。
3、天然气
伊拉克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110兆立方英尺,主要天然气田包括北方的Kirkuk、Ain Zalah、Butma和Bai Hassan,南方的Rummailia和Zubair。伊拉克天然气的70%是与石油混合的混合天然气,因此在提高石油产量的过程中,同时可以提高天然气的产量。天然气主要用于生产电力和重新灌注以加强石油的开采。
通讯业
因为缺乏资金投入以及战争的破坏,伊拉克通讯业发展极为落后。伊拉克通信以及互联网业务现由交通和通信部负责管理。国有的伊拉克通信和邮政公司(ITPC)负责运营通信业务,而国家互联网服务公司(SCIS)负责互联网业务。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ITPC是唯一的通讯运营服务商。伊拉克共拥有316个电话交换站,巴格达拥有38个,其中12个在战争中损毁。国际交换站和地球卫星通讯站全部损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道,2002年底,伊拉克电话普及率为5.2%,农村则为1%。电话连接网络在战争中被损毁严重,目前已有200万用户预约要求安装电话。伊拉克互联网服务极为有限,互联网主要集中在巴格达,但在战争中因电话交换站损毁,互联网也基本瘫痪。另外,除伊拉克北部地区,伊拉克是基本没有手机网络服务的国家,无线通讯只能靠卫星电话,估计目前在伊拉克有2万个用户,但费用很高。
伊拉克的目标是利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尽快扩张其通讯和互联网的服务,预计至2007年电话普及率为13%。近期IMF和USAID受标,合同价值4500万美元,从北部的摩苏尔至南部的乌姆盖斯尔铺设2000公里光缆。 2003年10月,CPA已经向Orascom、 Asia Cell、 AL atheer公司授予其在伊拉克经营手机营运项目。Orascom向巴格达、迪亚拉以及安巴尔提供GSM服务,Asia Cell、 AL atheer公司(主要投资方为科威特国家移动通讯公司和科威特移动通讯公司以及科和海湾地区银行)则分别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提供服务。摩托罗拉已经被选为GSM基站和交换设备的主要供货商。
工业
1、电力
1990年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发电能力曾是该地区能力最强的国家。但是,因为战争损坏和国际制裁,过去10年伊拉克电力部门零配件极缺,并勉强维持其发电能力,由于设备陈旧以及技术落后,2003年夏季伊拉克共有电站32个,设计能力为10201MW,实际生产能力只达到3137 MW。
鉴于电力在经济重建中的重要性,CPA已经把恢复电力作为其工作的主要目标。并迅速成立了电力委员会(COE),COE与电力部共同负责电力的生产、恢复与建设。目前COE与电力部正积极进行有关电力供应的恢复工作。为满足对电力的需要,伊拉克已经与邻国签署购电协议,主要为科威特、埃及、土耳其、约旦、伊朗、叙利亚。
根据COE透露的消息,截至2003年10月,17个400-KV输变电线中的8个以及102个高压塔已经修复完毕。在修复原有的设施的同时,新的电力设施也正在建设,俄国TECHNOPROM公司已经开始在伊拉克YUSUFIA地区建设该地区单机最大的电站,该项目于2000年在石油换食品项下签署的合同,CPA已经允许该合同在03年9月执行。另外,BACHTEL和USAID在建设新的电力实施方面与电力部合作对外进行发标,2004年夏季建设多个电站,总生产能力为日产1200 Mw,以及修复BAIJI发电厂(1320MW)。
因在电力系统的维修采取积极的措施,2003年9月电力生产已为3200 MW ,03年10月电力生产已经达到了战前的水平,为4518MW,2003年12月电力平均生产能力为3450 MW。USAID称,从03年10月1日起,巴格达平均每天接受1241 MW,并预计至2004年5月输出能力为6000MW。
世界银行分析,预计伊拉克在电力领域投资2004-2007年分别为33.79亿美元、31.05亿美元、34.45亿美元、36.69亿美元,总计136亿美元。但根据燃料、工资及其他费用价格的变化,有关投资总额的投入将会进行调整。
2、水泥
经过3次战争以及十几年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需要大量的建设物资,包括各种建设材料稳定的供应及价格,特别是水泥已经成为关系伊拉克重建非常必须的物资。因安全以及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伊拉克水泥生产业也大幅下挫。因其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必须进口水泥。伊拉克水泥工业主要由3个国有企业和战前由联合国控制的2个水泥工厂组成,三个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分别为年362万吨和460万吨和550万吨。战前伊拉克水泥消费低靡,国际水泥评论(ICR)估计伊拉克水泥年消费只有425万吨,因极度缺乏零配件,维持生产能力和设备升级十分困难。经过战争的破坏,伊拉克不但需要现有设施的重建,还需要建设新的水泥厂,以满足未来的需求。2003年9月国际水泥评论(ICR)认为,目前伊拉克只有1条生产线和一个水泥碾磨厂还在进行生产。而华盛顿邮报则披露,现有10家工厂正在运转,但处于极低的生产水平。比如,战前SINJAR水泥厂是伊拉克最先进的水泥厂并全负荷生产,战后却只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行。尽管需求在不断上升,但是更新改造或者建立新水泥厂的工作却进展缓慢,预期只有通过私有化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伊拉克目前电力缺乏,严重影响其生产能力,必须建立水泥厂独立的电力供应设施,预计水泥生产将需要数年才能满足本国的消费需求。CPA已经对外招标为Tasluja水泥厂提供零配件和生产线升级使其生产能力增加50%。
水泥部门当务之急是恢复现有生产设施的最大生产能力,因多数设施接近使用寿命或者已经无法使用,下一步将是对新的生产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当电力问题解决、安全改善以及人民生活基本完善之后,伊拉克将进入大兴土木阶段,到时水泥业将需要大量投资、进行更新和扩张。
3、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
目前伊拉克所有石油冶炼厂都面临零配件缺乏的问题,电力供应的不稳定对于石油冶炼厂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另外,输油管道遭到破坏也是影响伊拉克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比如从基尔库克(Kirkuk)至拜吉(Baiji)的输油网络遭到破坏,从03年8月底Baiji 厂就已开始恢复生产,但因缺油9月份无法全面开工。
2003年1月伊拉克冶炼的能力为每天41.7万桶,但其安装能力为70万桶。 3大石油冶炼厂的生产能力分别为Baiji 15万桶,巴士拉(Basra)14万桶,答乌拉(Daura)10万桶,主要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海湾战争期间,Baiji、Basra、 Daura以及Nasiriyah的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的损毁,因缺乏水处理设备,现在这些工厂主要生产一些低级的石油制品。2003年战后,伊拉克石油冶炼需要大量的投资,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换代。估计在Babylon地区的附近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个日处理29万桶的生产厂。战后,为稳定生产安装独立的自备发电机已经成为生产厂的首选。例如,截止03年11月,CPA已经向Basra的生产厂提供了20个功率为1 MW及2个功率为13 MW的自备发电机。此外,伊拉克还有一些小型的石油冶炼厂尽管生产量不大,但对于稳定市场供应却大有裨益。
战后,伊拉克Basra和Daura2大生产厂改扩建项目已经对外招标,Basra厂升级后,将新增日处理14万桶的生产能力;Daura则对原有的日处理10万桶的生产设备改造,生产能力最终为日处理13万桶。
另外,在石油下游精细化工方面,在巴士拉南部40公里KHOR AL-ZUBAIR化工厂于2003年11月也恢复生产,该厂在战争中也遭到破坏,该厂70年代由美德联合体(Lummus和 Thyssen technik)设计安装,年生产13万吨乙烯及9万吨聚乙烯。USAID认为即使该厂恢复生产,该厂长远发展只有依靠私人投资方能解决。管委会考虑在适当条件下,对一些国有企业私有化,现已经筹划国家石化工业公司(SCPI)私有化的问题,并与德国LINDE和美国ABB公司进行商讨。
伊拉克经济重建
美国摧毁萨达姆政权之后,伊拉克重建市场格外被各国重视,各国也认识到伊拉克重建并非一蹴而就。伊拉克重建之路已逐渐拓展,基础设施、银行、电力以及食品的供给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估计整个伊拉克经济重建需要数年才能完成。
伊拉克重建费用
战后,伊拉克重建所需费用的评估很多。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分析认为,伊拉克经济重建全部费用目前尚难以准确断定,初步估计伊中期(2004-2007年)重建将需要560亿美元:
(一)伊中期经济重建约360亿美元,其中约90亿美元用于2004年的安排。主要为,政府费用为9900万美元、健康教育18.8亿美元、基础设施58.36亿美元、农业和水资源12.3亿美元,培育私营企业发展1.76亿美元、矿业8000万美元,共93.01亿美元。2005年-2007年重建需要265.18亿美元。其中健康教育53.1亿美元、基础设施183.68亿美元、农业和水资源17.97亿美元。有关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培训费用、及因投资项目产生的相关费用。
(二)此外,据(CPA)估计,近期用于安全和石油方面的花费约为200亿美元。其中,2004年的安排主要为,安全方面花费50亿美元,石油领域20亿美元。
重建资金主要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和各国的援助加以解决。当伊拉克国内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后,随着石油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私营企业的融资,重建的资金会不断的增加。
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
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和美国国防部是在伊拉克发标的主要部门。截至2004年1月中旬USAID共授12个合同标。2004年1月6日,USAID授予美国BACHTEL公司和美国百盛公司(PARSONS)伊拉克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金额为18亿美元的合同,主要用于电力、水利、机场、乌姆盖斯尔港口、交通以及政府和公共设施等。
美国国防部发标的项目主要由美国军队工程公司(USACE)具体运作,主要领域为石油、石油冶炼以及天然气设施的修复。
联委会项目管理办公室(PMO)
联委会项目管理办公室是由联委会委托负责伊拉克基础设施项目的计划、实施与管理,并具体负责实施美国议会拨款的187亿美元的资金使用。PMO计划至2004年3月将对外发布24个新项目,预计金额50亿美元,主要涉及电力、公共工程、安全、交通、通讯和石油领域。
马德里伊拉克重建国际捐助大会
为支持伊拉克政治、经济、社会重建,紧密地与临管会、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委会等进行合作,并筹集更多的援助资金。马德里伊拉克重建国际捐助大会部长级会议于2003年10月23-2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与会的代表有73个国家、20个国际组织以及13个非政府组织。
承诺和意向捐赠(含贷款和赠款)资金为330亿美元。捐赠形式多样,包括出口信贷、培训、技术服务。为此目的,已成立国际重建基金以接受国际援助,并由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进行管理。捐赠资金上亿元的有,卡塔尔1亿美元、加拿大1.87亿美元、韩国2亿美元、阿联酋2.15亿美元、西班牙2.2亿美元、其他欧洲国家2.35亿美元、意大利2.35亿美元、科威特5亿美元、沙特5亿美元、英国4.52亿美元、日本49.14亿美元、美国186.49亿美元、国际金融机构55.5-92.5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5.5-42.5亿美元、世界银行30-50亿美元。
重建合同的分配
伊拉克经济重建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价格并不是授标与否唯一的要素。因此有些项目的授标遭到质疑,比如Kellogg Brown and Root公司获得总值23亿美元的合同,及Halliburton公司获得的总值2.2亿美元的合同。另外,美国政府规定,项目只能由美国、伊拉克以及其他61个国家的公司能够直接竞标获得项目,因法国、德国、俄国、加拿大曾明确反对美对伊开战,为此,美国明确排除了法国、德国、俄国、加拿大的公司参与项目竞标的资格,但是上述国家公司可以参与项目分包。
伊拉克债务减免
伊拉克的外债水平关系到伊重建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伊拉克有外债1270亿美元,属重债国之一。另外,伊拉克还有其他外债,比如需要支付的570亿美元合同款,以及1990-1991海湾战争期间的战争赔款1250亿美元。面对伊拉克沉重外债,美国已要求各国减免其债务。在伊拉克的债务中,巴黎俱乐部拥有400亿美元债权。此外德国、法国、俄国对伊拉克也拥有大量的债权。近期,美国极力要求上述国家对伊减免债务,但因其拒绝上述国家参与伊拉克项目竞标而面临尴尬,为此美国已经把一些项目的授标与减债相挂钩,以达到减债目的。
科威特和伊拉克重建
海湾战争以来,科威特一直是美国坚强的盟友,并在伊拉克重建中颇为活跃,美国的政策对科威特也颇为有利。
因萨达姆时期,禁止使用手机以及地面通讯在战争中的破坏,伊拉克在通讯领域需求巨大。在伊拉克已许可经营的3个移动电话网络中,科威特公司已获得了2个,科威特国家通讯公司(NMTC)与Asia Cell和海湾联合银行合作成为伊北部手机运营商;而科威特建筑公司(KCC)和哈拉菲国民公司成立的伊拉克ATHEER通讯公司获得伊南部通讯运营权。
科威特公司在伊拉克重建中大受其益。比如,科威特独立石油公司(IPG)通过乌姆盖斯尔港向伊拉克出口石油制品,运输集团公司(TGC)、科威特海湾运输公司(KGL)也获得大量运输、后勤、仓储等方面的合同。
目前,科威特极力改变投资环境,积极邀请各国公司积极参与伊拉克重建,并提出相关优惠待遇。特别是近期,出台多项优惠措施吸引外来投资者,鼓励私营企业参与石油相关产业的投资以BOT或者公私合营的方式共同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在科伊边境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拥有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银行、通讯、运输服务发达,私营企业拥有庞大的金融资产并善于与国际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拓经营业务,科威特希望借助上述优势,成为伊拉克重建的门户以及未来伊拉克的服务业中心。
注:本材料外文源于《Global Research》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