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2003年对外贸易回顾

发布日期:2004-03-08 23:58:00来源:作者:
据吉尔吉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资料,2003年吉尔吉斯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总计12.98亿美元,比上2002年增长了21.1%。其中,吉出口5.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进口总额7.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贸易逆差1.348亿美元,比上年扩大了3360万美元。
2003年的吉对外贸易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提高出口潜力的设想未能实现,出口对单一产品(黄金)的依赖性有增无减;
  二、消费商品和能源产品进口增长显著;投资成为进口扩大的重要推动因素;
  三、吉与独联体贸易国家传统经贸联系继续呈复苏态势。俄、哈对吉出口贸易增长强劲。
  出口贸易:出口贸易对吉尔吉斯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出口依存度。2003年吉出口贸易总额是其GDP的30.3%,与前几年的指数基本相同。
  仅从统计数字看,吉2003年对外贸易表现不俗。然而,稍做分析即可发现,其出口能力在这一年中基本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变和提高。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合资企业“库姆托尔”公司生产恢复正常后产量增加,促使黄金出口增长;二是2003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库姆托尔”公司和吉国家黄金公司的出口效益均好于上年。与以往相同,在2003年的出口额中,“库姆托尔”公司所占份额高达44.6%(2.60亿美元),占吉GDP的14%左右。同时,如果不计该合资企业的出口,与上年相比,吉2003年的出口贸易实际上还略有下降。可见吉“一业独大,一家独大”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其出口潜力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和提高,出口贸易和国家经济对黄金产业仍保持着高度依赖。
  由于制造业发展停滞,吉其它主要出口商品也仍以原材料类产品为主:电力、农产品、废金属、畜皮、动物毛等。近年来,由于传统市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自给能力提高,需求减少,吉的主要出口产品--电力的出口持续减少。一年来,由于俄罗斯加大了对吉经贸合作力度,与吉签署了供电协议,2003年吉电力出口量比上年增长了60%,达17.16亿千瓦时。农产品出口占吉去年出口总值的约13%,主要产品的出口(如烟叶、蔬菜、食糖、奶及奶制品等)多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仅棉花出口有所减少)。此外,灯泡及部分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及其配件等)也是吉对独联体国家出口的传统商品,2003年的出口金额也有所提高。但是,这些产品不但出口规模小,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且出口市场有限,并受到邻国设置的出口壁垒的困扰,故这些商品的出口即使保持小幅增长,也较难在较短时期内形成新的增长点,对吉的整体出口贸易形成明显的拉动作用,达到改善其出口商品结构的目标。
  进口贸易:
  2003年吉进口总额比上年增加了1.3亿美元,增幅高达22.1%。主要原因是由于吉国内能源(天然气、石油产品)短缺,以及制造业的落后,其国内市场对进口能源和工业品的依赖性有增无减,因此,2003年进口商品结构基本没有改变。能源产品、机电技术设备和化工产品分别占全年进口总值的27.2%、12.4%和12.8%。其中,能源产品(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和润滑油)的进口比2002年增长了18.4% ,仅天然气进口同比有所减少。此外,随着吉国内购买力的逐步提高,肉制品、食糖、啤酒、食品、植物油、二手汽车、家电等消费品的进口也比上年有明显增加。
  进口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投资和国际援助的增长带动了机械设备及其他物资的进口。投资类商品和和工业生产所需中间产品的进口分别比上年增长了近40%和20%。
  主要贸易伙伴:
  根据吉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2003年吉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及其对吉贸易额依次为:
  1,俄罗斯--2.73亿美元;吉从俄进口1.76亿美元,对俄出口9702.2万美元;
  2,哈萨克斯坦--2.28亿美元;吉从哈进口1.71亿美元,对哈出口5713.3万美元;
  3,阿联酋--1.52亿美元;吉从阿进口779万美元,对阿出口1.44亿美元;
  4,瑞士--1.18亿美元。全部为吉向瑞士的出口(黄金);
  5,中国--1.01亿美元;吉从中国进口7768.8万美元,对中国出口2335.4万美元。
  中吉贸易:
  据吉方统计,2003年中吉贸易额1.01亿美元,仅比2002年增长了0.8%。其中,中国对吉出口增长了31.4%,从吉方的进口减少了43%。而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03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5.7%,中方的进、出口均有明显增长。双方统计的差异达2亿美元左右。但从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方面分析,双方统计基本吻合。
  根据吉方统计,2003年中国占吉尔吉斯出口贸易总值的4%,占吉进口总值的10.8%,是吉第五大贸易伙伴,在吉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与吉对我出口商品比较,中国对吉出口商品不但数量、金额大大超过吉方,商品的种类和品种也远远超过对方。中方大顺差的状况一方面表明我对吉出口形势的不断改善,以及吉市场对我商品认可度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已引起吉外贸主管部门的担忧,故建议我有关部门对此予以关注和认真研究,采取措施鼓励扩大从吉的进口,以防止在今后形成对我不利的贸易限制。
  目前,我对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服装、服饰、面料、鞋类、袜子、小百货、小五金、工具、建材等。由于我在吉投资合作的较快发展,机械设备、机电产品在对吉出口中的份额逐年扩大。同时,由于商品质量的明显改善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中国商品在吉市场的占有率也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吉对我出口的商品仍然未能突破“三废”的老格局,仍以废钢、废铝、废铜为主,还有畜皮和毛。由于我国内行情走好,废钢出口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但吉境内资源已近枯竭,许多出口废钢从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国家转口。废铝和废铜的出口也因来源逐渐枯竭而持续减少。畜皮的出口也面临同样问题。
  此外,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实行新的中吉两国公民往来签证制度,都对去年的双边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对待。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