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回顾和展望
过去的2003年对于乌克兰和俄罗斯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两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乌克兰GDP同比增长8.4%,再创历史新高;俄罗斯的GDP增长率也达到了7.3%,是其建国以来仅次于2000年的高增长。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两国商品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双边商品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118.85亿美元,增幅在30%以上,实现了双边贸易跨越式的发展。
乌俄商品贸易概况
据乌克兰海关统计,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总值达118.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乌克兰对俄罗斯出口43.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进口7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出口增幅高进口近七个百分点,贸易逆差为32.6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逆差进一步扩大。双边商品贸易占乌对外商品贸易总值的比重依然维持在上年25.9%的水平上,俄罗斯依然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2002-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年度 进出口总值 同比增幅 出口额 同比增幅 进口额 同比增幅 贸易顺差
2002年 90.79 31.87 58.92 -27.05
2003年 118.85 30.9% 43.09 35.2% 75.76 28.5% -32.67
乌克兰海关资料
注:表中的出口与进出均指乌对俄的进口和出口。
乌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在乌对俄出口方面,乌对俄大宗商品的出口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黑色金属及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更为强劲,增幅均在80%以上,其在乌商品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机械设备、肉类、电气设备、无机化学材料的出口增幅却低于整体出口的增幅。
在乌从俄罗斯进口方面,石油及其产品的进口占居进口总值半壁江山的格局依然没有被打破,但其在进口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下降4.5%);黑色金属、矿石、有机化合物的进口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些产品的进口增幅均在79%以上。但纸张及硬纸板、火车及有轨电车的进口出现大幅回落,尤其火车及有轨电车的进口降幅超过350%。
2003年乌对俄大宗商品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税号 商品名称 2003年 2002年
出口额 比重 同比增幅 出口额 比重
84 机械设备 6.77 15.7% 15.7% 5.85 18.3%
72 黑色金属 5.75 13.3% 86% 3.09 9.6%
73 黑色金属制品 3.90 9% 81.3% 2.15 6.7%
02 肉类及内脏 2.41 5.5% 15.3% 2.09 6.5%
86 火车及有轨电车 2.34 5.4% 25.1% 1.87 5.8%
48 纸张及硬纸板 2.23 5.1% 25.2% 1.78 5.5%
85 电器设备 2.02 4.6% 18.1% 1.71 5.3%
28 无机化学材料 1.80 4.1% 8.4% 1.66 5.2%
04 牛奶及其制品 1.66 3.8% 100% 0.83 2.6%
15 动、植物油 1.08 2.5% 36.7% 0.79 2.4%
乌克兰海关资料
2003年乌从俄大宗商品进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税号 商品名称 2003年 2002年
进口额 比重 同比增幅 进口额 比重
27 矿物燃料、石油及石油蒸馏物 43.41 57.2% 19.3% 36.38 61.7%
84 机械设备 5.76 7.6% 22.2% 4.71 7.9%
87 地面交通运输工具不含铁路 3.43 4.5% 35.5% 2.53 5.8%
72 黑色金属 3.19 4.2% 79.2% 1.78 3%
26 矿石、矿渣 1.93 2.5% 135.3% 0.82 1.3%
40 橡胶及其制品 1.34 1.7% 28.8% 1.04 1.7%
85 电气设备 1.32 1.7% 43.4% 0.92 1.5%
48 纸张及硬纸板 1.09 1.4% -25.6% 1.37 2.3%
86 火车及有轨电车 1.04 1.3% -352.8% 4.71 7.9%
29 有机化合物 0.77 1% 79% 0.43 0.7%
乌克兰海关资料
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运行中的特点
1. 乌俄双边商品贸易总值突破100亿美元
2003年乌俄双边贸易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双边商品贸易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118.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双边贸易跨上了新的台阶。
2. 双边商品贸易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维持多年的乌出口机械设备、黑色金属及其制品,进口石油及其产品的整体格局依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虽然乌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及其产品的在其能源进口总值中所占比重由60.5%下降至57.1%,但乌能源依然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局面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 黑色金属及其制品成为2003年乌商品出口的亮点
2003年乌黑色金属、黑色金属制品的出口分别达5.75亿美元和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81.3%,成为拉动乌对俄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乌俄双边贸易高增长的原因
1. 两国间融洽的政治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乌俄关系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两国元首频繁互访,两国关系基本已走入良性发展轨道,虽然去年乌俄两国间也出现了刻赤海峡争端等问题,但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使这一问题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都为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双边贸易高速发展成为可能。
近年来,乌俄两国经济均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两国的生产能力和制造业水平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伴随经济增长两国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使得双边商品贸易高速发展成为可能。
3.经济上的互补性成为拉动双边贸易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曾经是同一国家—前苏联两个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在经济上必然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和互补性,而且这种关系在短期内还将持续存在,因此经济上的互补性也成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
乌俄双边贸易形势展望
近年来,乌克兰、俄罗斯两国均已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均处在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因此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乌俄商品贸易将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受2004年两国总统大选因素的影响,预计2004年双边贸易的增幅与上年相比,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
乌俄商品贸易概况
据乌克兰海关统计,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总值达118.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乌克兰对俄罗斯出口43.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进口7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出口增幅高进口近七个百分点,贸易逆差为32.6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逆差进一步扩大。双边商品贸易占乌对外商品贸易总值的比重依然维持在上年25.9%的水平上,俄罗斯依然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2002-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年度 进出口总值 同比增幅 出口额 同比增幅 进口额 同比增幅 贸易顺差
2002年 90.79 31.87 58.92 -27.05
2003年 118.85 30.9% 43.09 35.2% 75.76 28.5% -32.67
乌克兰海关资料
注:表中的出口与进出均指乌对俄的进口和出口。
乌俄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在乌对俄出口方面,乌对俄大宗商品的出口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黑色金属及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更为强劲,增幅均在80%以上,其在乌商品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机械设备、肉类、电气设备、无机化学材料的出口增幅却低于整体出口的增幅。
在乌从俄罗斯进口方面,石油及其产品的进口占居进口总值半壁江山的格局依然没有被打破,但其在进口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下降4.5%);黑色金属、矿石、有机化合物的进口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些产品的进口增幅均在79%以上。但纸张及硬纸板、火车及有轨电车的进口出现大幅回落,尤其火车及有轨电车的进口降幅超过350%。
2003年乌对俄大宗商品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税号 商品名称 2003年 2002年
出口额 比重 同比增幅 出口额 比重
84 机械设备 6.77 15.7% 15.7% 5.85 18.3%
72 黑色金属 5.75 13.3% 86% 3.09 9.6%
73 黑色金属制品 3.90 9% 81.3% 2.15 6.7%
02 肉类及内脏 2.41 5.5% 15.3% 2.09 6.5%
86 火车及有轨电车 2.34 5.4% 25.1% 1.87 5.8%
48 纸张及硬纸板 2.23 5.1% 25.2% 1.78 5.5%
85 电器设备 2.02 4.6% 18.1% 1.71 5.3%
28 无机化学材料 1.80 4.1% 8.4% 1.66 5.2%
04 牛奶及其制品 1.66 3.8% 100% 0.83 2.6%
15 动、植物油 1.08 2.5% 36.7% 0.79 2.4%
乌克兰海关资料
2003年乌从俄大宗商品进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税号 商品名称 2003年 2002年
进口额 比重 同比增幅 进口额 比重
27 矿物燃料、石油及石油蒸馏物 43.41 57.2% 19.3% 36.38 61.7%
84 机械设备 5.76 7.6% 22.2% 4.71 7.9%
87 地面交通运输工具不含铁路 3.43 4.5% 35.5% 2.53 5.8%
72 黑色金属 3.19 4.2% 79.2% 1.78 3%
26 矿石、矿渣 1.93 2.5% 135.3% 0.82 1.3%
40 橡胶及其制品 1.34 1.7% 28.8% 1.04 1.7%
85 电气设备 1.32 1.7% 43.4% 0.92 1.5%
48 纸张及硬纸板 1.09 1.4% -25.6% 1.37 2.3%
86 火车及有轨电车 1.04 1.3% -352.8% 4.71 7.9%
29 有机化合物 0.77 1% 79% 0.43 0.7%
乌克兰海关资料
2003年乌俄商品贸易运行中的特点
1. 乌俄双边商品贸易总值突破100亿美元
2003年乌俄双边贸易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双边商品贸易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118.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双边贸易跨上了新的台阶。
2. 双边商品贸易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维持多年的乌出口机械设备、黑色金属及其制品,进口石油及其产品的整体格局依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虽然乌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及其产品的在其能源进口总值中所占比重由60.5%下降至57.1%,但乌能源依然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局面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 黑色金属及其制品成为2003年乌商品出口的亮点
2003年乌黑色金属、黑色金属制品的出口分别达5.75亿美元和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81.3%,成为拉动乌对俄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乌俄双边贸易高增长的原因
1. 两国间融洽的政治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乌俄关系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两国元首频繁互访,两国关系基本已走入良性发展轨道,虽然去年乌俄两国间也出现了刻赤海峡争端等问题,但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使这一问题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都为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双边贸易高速发展成为可能。
近年来,乌俄两国经济均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两国的生产能力和制造业水平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伴随经济增长两国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使得双边商品贸易高速发展成为可能。
3.经济上的互补性成为拉动双边贸易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曾经是同一国家—前苏联两个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在经济上必然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和互补性,而且这种关系在短期内还将持续存在,因此经济上的互补性也成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
乌俄双边贸易形势展望
近年来,乌克兰、俄罗斯两国均已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均处在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因此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乌俄商品贸易将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受2004年两国总统大选因素的影响,预计2004年双边贸易的增幅与上年相比,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回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