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进口家具市场
本文中所指家具为海关统一编码制度HS6项下940110-940390所指家具,主要包括:坐具、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家具;有旋转、倾斜、升降装置的理发用椅及类似椅;上述物品的零件;其他家具及其零件,包括办公、厨房或卧室用金属、木质或塑料家具等。本文主要数据来自黎巴嫩海关,部分数据整理自黎经贸部、工业部和国家统计局。
一、黎巴嫩家具制造业和海关关税、增值税征收概况
黎巴嫩家具制造行业在全国工业中占有一定规模。据黎巴嫩1998年工业部统计,黎巴嫩共有22,000 家工业企业(不包括水、电和建筑企业),其中,家具及其相关生产企业占10.8%,即大约有2350家左右,雇佣工人11068人。
对于黎巴嫩这么小的国家来说,应当算是一个比较可观的产业。黎企业大多为小企业,平均雇佣人数在4-5人左右。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因此,黎政府对家具行业的保护水平较高,对外国进口家具征收高额关税(采取从价税和从量税)和增值税(10%),关税税率从5%到30%不等,而9403后项下的主要家具类更是高达30%,考虑到黎巴嫩平均关税只有5%(很多产品已经零关税),应当说,黎对家具的保护程度较高。
表2-1黎巴嫩对进口家具征收关税情况










二、黎巴嫩家具进口总体情况
黎政府统计资料对家具消费市场缺乏完整数据,但是,从黎工业部的一些资料综合分析,黎家具企业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需求,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到欧美和阿拉伯国家。根据1998年情况看,黎国内家具业产值在4970亿黎镑(约合3.31亿美元)左右,而1998年,进口家具额仅在5000万美元左右,扣除黎巴嫩部分家具出口的因素和通货因素,黎国内市场本国家具和进口家具的销售比例大约为6:1,换句话说,黎巴嫩进口家具占黎家具消费市场的比例为14%。
进口数量统计:据黎海关统计,1999年--2002年,黎家具进口市场从数量上看有所增长,从1999-2000年,每年分别较上一年递增10%, 16% 和5.4%, 2002年较1999年增长了35.5%,增长较快。
主要家具进口货源国为意大利、中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数值如表3-1),五国对黎的家具出口历年均占到了黎进口总数量的接近六成。

我们将上面数据做成柱形图(图3-1)和走势图(图3-2),则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黎巴嫩家具进口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意大利是主要进口货源国,多年来在进口数量上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家具进口有明显攀升,而美国家具的数量有所下降,法、德家具数量有所起伏,但2002年呈明显下降。


进口金额统计:据黎海关统计,1999年--2002年,黎巴嫩家具进口市场从金额上看,增长不如数量明显,甚至有些反复,2002年较1999年仅增长了8%左右,较2001年还有所下降,而2003年前三季度的进口也不是很高。
从金额上看,主要家具进口货源国仍然为意大利、中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数值如表3-2),五国历年对黎的家具出口占到了黎进口总金额的六成半甚至更多。

我们将上面数据做成柱形图(图3-3)和走势图(图3-4),则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黎巴嫩家具进口金额虽有波动,但较为平稳,2002年略有下降;意大利仍是主要进口货源国,保持着领先地位,且2002年金额较2001年有所攀升,中国从金额上看也有攀升,但不如数量攀升明显。而美法德(特别是法德)家具进口额有下降趋势,但不如数量下降得那样明显。


将上面表格转换成占比走势直观图 如图3-5,则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占比形状从左到右逐渐变宽,意大利、法国基本不变,而德国和美国则呈现出从左到右逐渐变窄的情况,表明了各自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黎巴嫩进口家具的数量不断增长,而金额增长幅度不大。产生这个情况的原因我们分析认为:
(1)进口家具的材料方面有所变化,金属制家具相对增加而塑料制家具进口相对减少;从制作家具的材料看,主要是金属(940310-940320)、塑料(940370),木材(940330-940360)和其他材料,如藤条、柳条或者组合材料等,进口更多金属家具而较少塑料家具则可以引起重量上增幅大于金额增幅。
我们将1999年以来历年黎进口金属家具和塑料家具的资料整理如下(表3-3),可以看出金属家具重量确实有所增加,而对塑料家具的进口则有所下降:

(2)进口家具价格有所下降;黎巴嫩经济1999-2002年期间较为低迷,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价格略为低廉的商品,原来一些欧洲高档消费品被从其它国家来的一些质量不错但价格略低的产品所替代。从双边贸易上也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在对黎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黎贸易则有所下降;家具市场也不例外;
四、2003年前三季度黎巴嫩家具进口情况
2003年,受到伊拉克战争影响以及地区局势的干扰,黎巴嫩前三季度家具进口金额不是很高。从金额排名来看,依次是意大利、中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而2002年则为意、法、中、德、美。中国超过了法国,而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则不但超过了法国,还超过了意大利,排名第一。基本情况如表4-1和图4-1;图4-2所示: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看出,欧美份额绝对数量仍然较大而相对份额则比2002年有所降低,而我国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有所上升,但是,金额上升不如数量上升明显。
小结:黎巴嫩家具进口市场从1999年以来,进口数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是,进口金额基本保持稳定,目前在6000万美元左右。从进口数量看,2004年可望保持上升趋势,而从金额看,市场基本稳定,有小幅上下波动迹象,较难预测走势。意大利、德国、法国、中国和美国是黎巴嫩家具市场的主要供货国,其中,意大利一直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家具份额保持攀升,美国有所下降,法德基本稳定略有下降。
五、我国对黎巴嫩家具出口情况
商品结构:我国对黎巴嫩的商品结构从金额来看,主要集中在9403项下的家具类中,从1999年到2003年(2003年按前三季度比例计算),其占比例分别如表5-1:

可以看出,塑料家具的金额基本没有变化,金属家具的金额急剧下降,而木制家具的份额则上升很快,并成为我国对黎巴嫩加剧出口的主要部分。
出口数量和金额:我国对黎家具出口的速度增长很快,2002年家具对黎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是1999年的4.39倍和3.24倍,是2001年的1.95倍和1.59倍,如表5-2。这高于我国家具行业的出口平均增长速度(据中国家具网资料,我国家具出口年增长30%以上)。
同时,根据中国家具协会分析,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国,但由于出口以低端产品居多,缺乏设计方面的优势,而片面依靠价格优势,因此对外出口家具价格低于欧美家具。
此外,由于黎巴嫩中小商人居多,对供货商压价较低,也是造成我国家具对黎出口价格较低的一个因素。由于我国对黎出口主要部分为木制家具,且金属家具份额下降很快,塑料家具份额基本稳定,从数量和金额的增长来看,我国的家具的价格应当有一定幅度下降(尽管估算粗略,不够细致,但仍可大略看出这个趋势),而2003年前三季度,我国对黎出口总量为5005吨,而金额仅为3047000美元,两者与2002年增幅相比,金额增幅明显低于数量增幅(请注意金属家具制品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趋势。
总体看,我国原来就较欧美价格偏低的家具,其价格仍然有降低趋势,这也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现象。

2004年我对黎家具出口大体分析:
总体看,我国家具市场份额呈快速上升势头,而欧美家具份额呈下降趋势,我国在2004年对黎家具出口应当仍有较大潜力。
(1)黎巴嫩经济有所回升:2003年黎巴嫩旅游业景气好于往年,旅馆和餐饮业经营状况良好,外汇储备达到历史新高,黎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银行业发展稳健,伊拉克重建也意外地给黎巴嫩带来一些贸易和运输机会,黎巴嫩报纸普遍认为,尽管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私有化和证券化进展缓慢,消费水平仍然低迷,但2004年黎经济将保持一定增幅,消费水平总体有望改善,一直波动不大的家具消费也有可能水涨船高,预计数量方面保持上升应当问题不大,但进口金额较难预测。
(2)欧元升值。2003年下半年以来,欧元不断升值,由于黎镑/美元稳定是黎巴嫩央行的现行政策,因此,欧元对黎镑实际也在升值。欧洲作为黎巴嫩主要家具供应商,竞争力下降。美国在黎家具市场的竞争力自1999年以来不断下降,我国家具则呈现出上升势头,因此,我国家具行业在2004年的黎巴嫩市场应当还有潜力。
同时,由于欧元升值,黎巴嫩本国家具行业则会受到刺激,有一部分转移出口到欧洲,加上欧洲出口量下降,则黎巴嫩国内家具市场会有一定缺口,这样,就给我国家具带来机会。
(3)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采取贸易措施。欧美国家对我国家具出口纷纷表示担忧,并拟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004年1月初,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决,认定我国135家家具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木制卧室家具存在“倾销”行为,并拟征收158-440%的高额关税。一旦如此,则我国家具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将遭到严重打击,部分家具产品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对黎巴嫩出口随之增加(我对黎巴嫩木制卧室家具占我对黎家具出口份额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上升到2003年前三季度的10%---见表5-1,如果贸易措施采用,则木制卧室家具的出口将可能有所增加)。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认为,2004年黎巴嫩家具市场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鉴于我对黎家具出口近年来保持增势,初步估计,我对黎家具出口仍将继续增加,并进一步从欧美手中夺取一定市场份额。
长远看,我国家具对黎出口,应当注意在产品质量、档次和设计等方面下功夫,逐渐改变一味依靠低价取胜的战略。
一、黎巴嫩家具制造业和海关关税、增值税征收概况
黎巴嫩家具制造行业在全国工业中占有一定规模。据黎巴嫩1998年工业部统计,黎巴嫩共有22,000 家工业企业(不包括水、电和建筑企业),其中,家具及其相关生产企业占10.8%,即大约有2350家左右,雇佣工人11068人。
对于黎巴嫩这么小的国家来说,应当算是一个比较可观的产业。黎企业大多为小企业,平均雇佣人数在4-5人左右。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因此,黎政府对家具行业的保护水平较高,对外国进口家具征收高额关税(采取从价税和从量税)和增值税(10%),关税税率从5%到30%不等,而9403后项下的主要家具类更是高达30%,考虑到黎巴嫩平均关税只有5%(很多产品已经零关税),应当说,黎对家具的保护程度较高。
表2-1黎巴嫩对进口家具征收关税情况










二、黎巴嫩家具进口总体情况
黎政府统计资料对家具消费市场缺乏完整数据,但是,从黎工业部的一些资料综合分析,黎家具企业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需求,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到欧美和阿拉伯国家。根据1998年情况看,黎国内家具业产值在4970亿黎镑(约合3.31亿美元)左右,而1998年,进口家具额仅在5000万美元左右,扣除黎巴嫩部分家具出口的因素和通货因素,黎国内市场本国家具和进口家具的销售比例大约为6:1,换句话说,黎巴嫩进口家具占黎家具消费市场的比例为14%。
进口数量统计:据黎海关统计,1999年--2002年,黎家具进口市场从数量上看有所增长,从1999-2000年,每年分别较上一年递增10%, 16% 和5.4%, 2002年较1999年增长了35.5%,增长较快。
主要家具进口货源国为意大利、中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数值如表3-1),五国对黎的家具出口历年均占到了黎进口总数量的接近六成。

我们将上面数据做成柱形图(图3-1)和走势图(图3-2),则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黎巴嫩家具进口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意大利是主要进口货源国,多年来在进口数量上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家具进口有明显攀升,而美国家具的数量有所下降,法、德家具数量有所起伏,但2002年呈明显下降。


进口金额统计:据黎海关统计,1999年--2002年,黎巴嫩家具进口市场从金额上看,增长不如数量明显,甚至有些反复,2002年较1999年仅增长了8%左右,较2001年还有所下降,而2003年前三季度的进口也不是很高。
从金额上看,主要家具进口货源国仍然为意大利、中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数值如表3-2),五国历年对黎的家具出口占到了黎进口总金额的六成半甚至更多。

我们将上面数据做成柱形图(图3-3)和走势图(图3-4),则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黎巴嫩家具进口金额虽有波动,但较为平稳,2002年略有下降;意大利仍是主要进口货源国,保持着领先地位,且2002年金额较2001年有所攀升,中国从金额上看也有攀升,但不如数量攀升明显。而美法德(特别是法德)家具进口额有下降趋势,但不如数量下降得那样明显。


将上面表格转换成占比走势直观图 如图3-5,则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占比形状从左到右逐渐变宽,意大利、法国基本不变,而德国和美国则呈现出从左到右逐渐变窄的情况,表明了各自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黎巴嫩进口家具的数量不断增长,而金额增长幅度不大。产生这个情况的原因我们分析认为:
(1)进口家具的材料方面有所变化,金属制家具相对增加而塑料制家具进口相对减少;从制作家具的材料看,主要是金属(940310-940320)、塑料(940370),木材(940330-940360)和其他材料,如藤条、柳条或者组合材料等,进口更多金属家具而较少塑料家具则可以引起重量上增幅大于金额增幅。
我们将1999年以来历年黎进口金属家具和塑料家具的资料整理如下(表3-3),可以看出金属家具重量确实有所增加,而对塑料家具的进口则有所下降:

(2)进口家具价格有所下降;黎巴嫩经济1999-2002年期间较为低迷,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价格略为低廉的商品,原来一些欧洲高档消费品被从其它国家来的一些质量不错但价格略低的产品所替代。从双边贸易上也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在对黎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黎贸易则有所下降;家具市场也不例外;
四、2003年前三季度黎巴嫩家具进口情况
2003年,受到伊拉克战争影响以及地区局势的干扰,黎巴嫩前三季度家具进口金额不是很高。从金额排名来看,依次是意大利、中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而2002年则为意、法、中、德、美。中国超过了法国,而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则不但超过了法国,还超过了意大利,排名第一。基本情况如表4-1和图4-1;图4-2所示: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看出,欧美份额绝对数量仍然较大而相对份额则比2002年有所降低,而我国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有所上升,但是,金额上升不如数量上升明显。
小结:黎巴嫩家具进口市场从1999年以来,进口数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是,进口金额基本保持稳定,目前在6000万美元左右。从进口数量看,2004年可望保持上升趋势,而从金额看,市场基本稳定,有小幅上下波动迹象,较难预测走势。意大利、德国、法国、中国和美国是黎巴嫩家具市场的主要供货国,其中,意大利一直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家具份额保持攀升,美国有所下降,法德基本稳定略有下降。
五、我国对黎巴嫩家具出口情况
商品结构:我国对黎巴嫩的商品结构从金额来看,主要集中在9403项下的家具类中,从1999年到2003年(2003年按前三季度比例计算),其占比例分别如表5-1:

可以看出,塑料家具的金额基本没有变化,金属家具的金额急剧下降,而木制家具的份额则上升很快,并成为我国对黎巴嫩加剧出口的主要部分。
出口数量和金额:我国对黎家具出口的速度增长很快,2002年家具对黎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是1999年的4.39倍和3.24倍,是2001年的1.95倍和1.59倍,如表5-2。这高于我国家具行业的出口平均增长速度(据中国家具网资料,我国家具出口年增长30%以上)。
同时,根据中国家具协会分析,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国,但由于出口以低端产品居多,缺乏设计方面的优势,而片面依靠价格优势,因此对外出口家具价格低于欧美家具。
此外,由于黎巴嫩中小商人居多,对供货商压价较低,也是造成我国家具对黎出口价格较低的一个因素。由于我国对黎出口主要部分为木制家具,且金属家具份额下降很快,塑料家具份额基本稳定,从数量和金额的增长来看,我国的家具的价格应当有一定幅度下降(尽管估算粗略,不够细致,但仍可大略看出这个趋势),而2003年前三季度,我国对黎出口总量为5005吨,而金额仅为3047000美元,两者与2002年增幅相比,金额增幅明显低于数量增幅(请注意金属家具制品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趋势。
总体看,我国原来就较欧美价格偏低的家具,其价格仍然有降低趋势,这也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现象。

2004年我对黎家具出口大体分析:
总体看,我国家具市场份额呈快速上升势头,而欧美家具份额呈下降趋势,我国在2004年对黎家具出口应当仍有较大潜力。
(1)黎巴嫩经济有所回升:2003年黎巴嫩旅游业景气好于往年,旅馆和餐饮业经营状况良好,外汇储备达到历史新高,黎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银行业发展稳健,伊拉克重建也意外地给黎巴嫩带来一些贸易和运输机会,黎巴嫩报纸普遍认为,尽管国家外债负担沉重,私有化和证券化进展缓慢,消费水平仍然低迷,但2004年黎经济将保持一定增幅,消费水平总体有望改善,一直波动不大的家具消费也有可能水涨船高,预计数量方面保持上升应当问题不大,但进口金额较难预测。
(2)欧元升值。2003年下半年以来,欧元不断升值,由于黎镑/美元稳定是黎巴嫩央行的现行政策,因此,欧元对黎镑实际也在升值。欧洲作为黎巴嫩主要家具供应商,竞争力下降。美国在黎家具市场的竞争力自1999年以来不断下降,我国家具则呈现出上升势头,因此,我国家具行业在2004年的黎巴嫩市场应当还有潜力。
同时,由于欧元升值,黎巴嫩本国家具行业则会受到刺激,有一部分转移出口到欧洲,加上欧洲出口量下降,则黎巴嫩国内家具市场会有一定缺口,这样,就给我国家具带来机会。
(3)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采取贸易措施。欧美国家对我国家具出口纷纷表示担忧,并拟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004年1月初,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裁决,认定我国135家家具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木制卧室家具存在“倾销”行为,并拟征收158-440%的高额关税。一旦如此,则我国家具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将遭到严重打击,部分家具产品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对黎巴嫩出口随之增加(我对黎巴嫩木制卧室家具占我对黎家具出口份额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上升到2003年前三季度的10%---见表5-1,如果贸易措施采用,则木制卧室家具的出口将可能有所增加)。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认为,2004年黎巴嫩家具市场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鉴于我对黎家具出口近年来保持增势,初步估计,我对黎家具出口仍将继续增加,并进一步从欧美手中夺取一定市场份额。
长远看,我国家具对黎出口,应当注意在产品质量、档次和设计等方面下功夫,逐渐改变一味依靠低价取胜的战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