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摩洛哥国民经济形势预测与分析
总体而言,2003年摩洛哥经济形势好于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3% ,第二季度为4.8%,显示良好增长态势。自然,各部门发展不尽相同,农业、公共工程、工业和商业等主要部门显示良好发展,但矿业、能源等部门则显增长乏力状。全年达到先前预测的年GDP增长5.5%的发展指标(原来预计2003年GDP增长率为6%,后来根据有关情况作了修改,改为5. 5%,但有的机构将经济增长指标定为5.5% - 6%),仍有一定难度,但各方面的分析和预测都比较乐观。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
2003年伊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显示增长缓势,区域性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和家庭对投资和消费都持观望态度。各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没有形成对摩洛哥出口太有利的态势。从第二季度开始,美国、欧盟等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但5月16日卡萨布兰卡的恐怖主义爆炸事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摩洛哥的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二、上半年总体经济形势发展良好,下半年会更好
2003年上半年摩洛哥GDP增长率为5%,主要是农业和工业各贡献了2.7和0.6个百分点。运输与服务业略有增长,但矿业和能源业受国内国际不利环境的影响呈下降态势。此外,公共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0.3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呈良好态势,一方面是国际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另一方面则是预期摩洛哥国内的农业和公共建筑部门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其他部门的相对高速增长。
表1. 摩洛哥GDP分部门年增长指标(单位:%)

资料来源:摩洛哥政府统计局提供数据 。
注:第三季度数据为摩洛哥官方的估算数,第四季度的数据为摩洛哥官方的预测数。
三、分行业和分部门分析
1. 农业 2002 ? 2003年度农业丰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粮食总产量达到777万吨,是仅次于1995 ? 1996年度的第二好年份,但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收成一般。上半年摩洛哥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增长率为19.5%,权威部门预计下半年农业增长将达到21.6%,从而为总的GDP增长达到5.5%奠定基础。
但是,摩洛哥农业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农田水利灌溉比例相对较低(粮食作物的灌溉面积仅占8%),大部分粮食作物的种植靠天吃饭,因此,要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潜力有限。加之今年夏天(尤其是8月份罕见的)高温天气,一方面大幅度地减少了各水库的蓄水量,另一方面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国内市场肉类价格因此居高不下,斋月期间还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牛奶。
由于农业丰收,上半年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减少,总量减少20%,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也随之较大幅度的下降。农产品出口方面,欧洲仍然是第一伙伴,占整个出口的52%,其中东欧地区国家的比例明显上升,其次美国在摩洛哥农业出口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占9%。出口成绩比较好的品种有柑橘类产品(增长12%),但传统的西红柿出口由于受到欧盟同行的抵制而大受影响(下降9%),所以整体农产品出口仅增长5%。但今年与欧盟就农产品出口,特别是西红柿出口,达成框架协议,自今年起至2007年,摩洛哥可每年向欧盟出口22万吨西红柿(相对应地,摩洛哥可根据国内粮食生产的形势,每年从欧盟进口150-500万吨谷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摩洛哥的农产品出口形势。
2. 渔业生产 2002年渔业生产受生态休渔政策因素影响,全年渔业生产呈下降态势(- 22.2%) ,但其中近海渔业生产上升36.3%(这主要是因为休渔产生的积极效果之一,深水鱼类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近海渔业生产量继续呈上升态势(7.2.%),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 12.9%),受去年渔产品价格走低的影响,今年渔产品价格同样不看好。但价格下降也促进了国内渔产品的消费(增加10.2%),冻鱼和鱼罐头生产正好成反差态势,鱼罐头因收到的欧洲定单较多,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2%,但冻鱼出口却下降了44%。
3. 矿业 摩洛哥矿业生产在经历了两年的低速增长之后,2003年继续呈颓势,其中有色金属矿产品生产下降最为明显。主要矿产品磷酸盐及其制品的生产在今年上半年略有增长0.2%,出口下降了1.7%。就全年而言,磷酸盐产品将有相对较好的生产与销售,因为2003 ? 2004年度世界市场小麦储量下降,谷物生产看好必将带动有关肥料的生产和销售。但摩洛哥磷酸盐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也正面临来自美国、印度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4. 制造业 2003年制造业呈较快的增长态势,第一季度在价格上涨6.1%的背景下增长4.1%,第二季度在价格回落1%的背景下增长3.3%。商业信贷利率较低(去年年底,摩洛哥中央银行作出规定,提高了各商业银行的信贷保证金,促使各银行调低信贷利率),相对地促进了消费需求。总体劳动生产率略有上升(2.7%),工业生产开工率为75.2%,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2.5%),开工比较不足的主要是纺织服装业皮革业(下降4.2%,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因土耳其、韩国和西班牙等的激烈竞争而明显下降,唯针织产品的出口相对形势较好)等。而一些需求相对旺盛的行业,如食品加工(增长2.7%)、电子元器件和建筑材料等又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没能相应长足发展。木材加工业受资金的影响开工不足,纸张纸板业因缺少熟练工人而止步不前。
金属加工和制造业增长了4.1%,产品出口增长14.8%,为该行业增长作出贡献的主要是金属制品、工具车、电子元器件和电线电缆等产品。化工及其相关产业(包括药品业)主要因化肥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较快(8.1%)。石料生产因政府大力推行经济适用住宅项目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而增长较快(8.3%),玻璃、水泥等主要建材都呈上升态势。
权威部门预测,2003年三、四季度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将高于中期平均增长速度,全年工业部门附加值增长率为3.7%。其中主要包括化肥、药品的化学工业及其相关行业增速将最为明显(9.2%),食品加工业将增长3%,金属加工业也将增长3%,包括皮革在内的纺织和服装业全年将为负增长(- 0.7%)。
表2:摩洛哥工业分部门增长指标(单位:百分比%)

资料来源:摩洛哥经济预测部下属经济预测研究中心提供 ,第一第二季度为实际
数据,第三和第四季度为推算与预测数据。
5. 能源生产 从发展情况来看,自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生产下降趋势(2002年12月,摩最大的炼油厂发生大火,至今才恢复生产能力)将在2003年继续,因此,今年能源生产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滑坡。第一季度能源生产下降5.2%,主要因素是石油冶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6%。这也反映在能源产品的进出口方面:加工石油制品明显增加,原油进口明显下降(51.7%)。下半年摩洛哥能源生产(抑或石油冶炼)的发展趋势还不太明朗:国际方面,市场原油价格明显上涨,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削减生产,国内方面,生产能力已经恢复,原油进口关税下降至13.5%的决定延期落实。诸多因素,最可能的是生产成本因素造成生产能力闲置。
电力生产方面,形势相对比较乐观,一方面制造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提前落实农村电力化计划(从原定的到2010年改为2007年实现村村通电),2003年上半年电力生产增长5%。下半年电力生产的制约因素是进口煤炭和燃油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6. 公共工程与建筑业 2002年建筑与公共工程也发展不太顺畅。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就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至第二季度更加快了发展速度,增加值增长达到4.8%。经济适用住宅(摩政府推出的社会福利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以及体育场馆—摩正申办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并开始了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建设)和电力设施建设是拉动该行业的主要因素。仅不动产信贷,今年上半年就增长了10%,水泥销售量增加了10.9%。
下半年,这一发展势头将继续下去,据预测,该行业增长为9.2%,与此相关的水泥、钢材、烧结砖等建筑材料和电料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都将随之增长。
7. 旅游、交通与电信业 2003年外部环境很不利,先是伊拉克战争的间接影响,后是卡萨布兰卡恐怖主义爆炸事件,在旅游者人数下降(2.3%,其中德国、意大利、美国旅游者人数下降明显)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旅游业仍增长了1.4%,另一方面国内旅游业的相对增长也弥补了国外来摩旅游者的下降。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更为强大的支柱产业,摩政府与旅游业行业协会签定了发展框架协议,改善旅游设施,到2010年具备接待1000万旅游者(其中700万为星级饭店)的能力。
运输业在2002年增长了4.5%,进入2003年主要因伊拉克战争导致的航空运输业的下降(第一季度下降了26.8%)而下降,尽管陆路运输得益于国内贸易的发展而增长。从车辆的角度看,零售价格上涨了3%,但车辆销售量下降了5%。
摩洛哥政府最近出台了开放陆路货物运输的政策,从此允许更多的私营业者进入该行业,有可能增强该行业的活力。
电信业因2002年开始的移动电话网络的扩大发展相对迅速,但这种发展势头似乎已趋平缓(部分地是固定电话的负增长抵消了移动电话的增长)。
四、市场价格
因农业丰收,农产品供应充足,2003年第一季度的物价甚至下降0.7%,据预测,2003年全年物价上涨率为0.7%,通货膨胀率为0.5%。
与上年同期相比,最为明显的是食品价格在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下降了1.2%和2.2%,对平抑消费物价指数起到重要作用。因夏天气候炎热所致的肉类价格居高不下仍将继续,预计全年食品物价上涨0.6%。
非食品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从2001年以来趋于平缓,2001年为2%,2002年为1.9%,2003年前6个月为0.9%。唯一例外的药品价格上涨了2%。
表3:摩洛哥近三年来消费物价上涨幅度(单位:%)

资料来源:数据由摩洛哥政府统计局提供,预测由摩洛哥经济预测部下属经济预测研究中心提供。
自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持续至2003年第一季度(上涨6.1%),第二季度就开始了回落(1%)。
五、就业与失业
至2003年6月,摩洛哥全国失业率为11.2%,新增的失业人口中女性占81.4%,相对而言,女性人口的就业需求增长也比男性高17. 5%。总体而言,就业人口的增加快于就业机会的增长是摩洛哥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预计2003年第三季度失业率为12.3%,第四季度失业率为12.4%。
六、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方面,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大环境普遍不利的情况下,2003年上半年摩洛哥对外贸易总体下降趋势十分明显,表现为出口的明显下降和进口的相对下降。至2003年6月份,摩洛哥进口额为653.90亿迪拉姆,比上年同期增长1.8%,出口额为413.04亿迪拉姆,比上年同期下降6.2%。与去年同期相比,贸易赤字从202亿迪拉姆增至241亿迪拉姆,进出口覆盖率也因此下降了5.3个百分点,降为63.2%。
表4:2003年上半年摩洛哥进出口统计(单位:百万迪拉姆)


资料来源:外汇管理局提供数据。
今年前6个月摩洛哥出口下降6.2%,而去年同期与上年相比是上升12.8%。今年出口下降比较明显的品类有食品(下降15.8%),贝壳类海产品(出口量下降43.6%,出口值下降37.7%),西红柿和蔬菜(分别下降42.2%和36.1%),磷酸盐和磷酸二氨(分别下降10.6%和6.7%,足显摩洛哥磷矿集团面对十分不利的出口市场)。出口产品中呈上升趋势的有针织品和化纤布匹(上升7.5%和17.3%,这两个品类似乎抵制住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及电子元器件产品(上升3.2%,但去年同期的上升幅度是18.6%)。
进口总的增长趋势缓于去年同期,今年前6个月为1.8%,去年同期为2.1%。生产资料方面,各种机械设备的进口增加非常明显,似乎预示着摩洛哥的工业设备的更新和现代化进程。制成消费品方面,药品进口增长最为明显,其次是旅游轿车和棉布。进口方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石油原油(51.2%),其次有小麦和食糖(分别下降30.1%和32.6%)。
国际收支方面,至2003年6月底,在扣除了贸易赤字以后,摩洛哥仍然有7.84亿迪拉姆的盈余(增长3%),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已显大幅下降。非贸易国际收支的盈余为31亿迪拉姆,其中旅游收入增加1.4%,达113.10亿迪拉姆,侨汇收入增加6.6%,达152.33亿迪拉姆。外国私人来摩投资额为31.89亿迪拉姆,下降了4.1%。应该说,在这样的年份是相当不错的业绩。此外,对外债息也略有下降(从18亿降至13亿迪拉姆)。
七、金融与财政
摩洛哥政府近年来加大了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但也对预算产生了很大压力,造成相当程度的不平衡,尽管政府极力削减政府部门开支和加大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政府预算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如果不是说入不敷出的话。至2003年7月底,摩洛哥财政表面上略有盈余(收入超过支出,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2%),但掩盖了深层次的结构性不平衡(扣除私有化—如烟草专卖局—以后的财政收入仅增长5.6%,而且主要来自于各项税收的增加)。具体而言,财政收入增加的项目有私有化盈余10亿迪拉姆,常规财政收入增加47亿迪拉姆。财政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增加了5.9%。按摩洛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财政收支的规律,到年底,支出将大于收入。本来在财政预算中就列入了3%的赤字,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分析,至年底,财政赤字降超过预计的3%。
表6:2001 ? 2003年摩洛哥财政预算统计比较(单位:百万迪拉姆)

资料来源:摩洛哥政府公布的2003年预算法案。
八、GDP主要指标
表3:2003年上半年摩洛哥GDP主要指标


注:(1). 以1980价格为不变价格; (2).1991年12月31日为1000。
资料来源:摩洛哥经济预测部下属经济预测研究中心提供。
驻摩洛哥使馆经商处
2003年11月21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