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渔业

发布日期:2003-11-07 12:39:00来源:作者:

新西兰的130万平方海里专属经济区相当于本国国土面积的15倍。辽阔的海域使其拥有相当丰富的渔业资源,捕捞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在新西兰海域内的1000多个鱼种中,约有100种具有商业捕捞价值,包括浅海水域的贝类、开放水域的洄游性鱼类和生活在海平面1000米以下的深海鱼类。
一、 渔业生产管理
新西兰政府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境保护原则对本国渔业生产进行管理,其行业管理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新西兰,专有经济区内的渔业资源被视为公共财产。为了保证对这些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保护渔业生产环境,避免过度捕捞,政府于1986年开始实施严格的商业捕鱼配额管理制度。具体的运作程序是:政府根据对渔业资源的评估规定每个鱼种的商业捕捞许可总量,并根据资源变动情况每年进行调整。总量确定以后,以配额的形式分配给从事商业捕捞的新西兰公民或公司。配额有价值,可以自由买卖或租赁。新西兰目前有45种最具经济价值的鱼种被列入配额管理的范围之中。
为了配合配额管理制度的执行,新西兰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海上监测手段,包括渔船卫生条件、渔网网眼大小、各种水域船只的大小、使用卫星渔船监测系统监测捕捞情况、渔船每天报告捕鱼情况等都有严格规定,违反规定者会受到严厉处罚。
此外,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对非商业或休闲性捕鱼也有具体的限制性规定,如每人可采贻贝不超过50个;海胆不超过25个;海螺不超过50个。非专业和休闲的捕捞者不得出售其所获。
由于配额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水产业对捕捞船舶的大规模投资,新西兰的渔业资源一直被牢牢控制在本国公民和企业手中,到1998年,新西兰渔业产量中63%是由本国渔船捕捞。近年来,新西兰还积极与国外联合发展渔业,现已和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达成协议,联合在其专有经济区内捕鱼。
二、丰富的水产资源
水产业是新西兰渔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贻贝、螯虾、鲑鱼牡蛎和鳍鱼(又名长须鲸)一直是传统的水产品。近年来,水产业的产量和品种均有相当规模的增加,生产技术也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和技术改良所涉及的新品种包括比目鱼、石首鱼、扇贝、鲷鱼和生产化学制品所需要的海绵等。
三、 水产品出口
水产品的出口曾一度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1998年才得到明显恢复。目前水产品产量约为每年65万吨,其中半数以上供出口。据统计,2001年12月年度,新西兰水产品出口总量达28.3万吨,比2000年增加1.18%;总额14.65亿新元,比2000年增加1.99%。其中有鳍鱼类出口额9.88亿新元;龙虾1.24亿新元;贝类3.21亿新元。水产品已成为继乳制品、肉类和林业产品之后的第四大出口产品。
新西兰水产品出口的目标是到2010年收入达到20亿新元。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