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农业概况

发布日期:2003-10-18 03:26:00来源:作者:
一、自然状况
【土地】海地共有农业用地面积271万公顷,其中优质土地30.5万公顷,中等土地85.7万公顷,劣质土地154.5万公顷。海地75%的土地是高山和丘陵,根据地面坡度,又可分为:
0°—10° 81万公顷(适合耕种)
10°—20° 20万公顷(比较适合耕种)
20°—40° 26万公顷(经过整治,可以耕种)
+ 40°以上 150万公顷(不能耕种)
根据农业部统计,海地目前已开垦和种植土地13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7%。其中配置排灌系统162个,水浇地面积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阿蒂博尼特河谷,居尔德萨克平原、阿尔卡埃、莱奥甘、圣?拉法埃尔等地区。
【水源】河流、湖泊、池塘等水源总量9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560亿立方米。主要河流—阿蒂博尼特河,流域面积一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地境内面积6,250平方公里。河流水源已基本被开发利用,但湖泊和池塘尚属于“处女地”。
【森林】面积估计6.4万公顷,毁林面积逐年扩大。
【水产】海地虽然有1,530公里海岸线,但年均渔业产量只有1.4万吨,其中淡水鱼产量350吨。海洋渔业从业人数约6万,但至今没有现代化的捕鱼船队,捕捞作业非常原始。
二、农业生产
海地全国农业人口524万,占人口总数的65.5%。2002年农业总产量186.3万吨,产值约合8.8亿美元,占GDP的25.9%。根据目前的人口(800万)测算,海地每年缺粮大约45万吨,国际援助8—9万吨,进口15万吨左右,缺口依然很大。据统计,海地有330万人吃不饱饭。海地农产品主要通过1.5万个批发商和35个零售商供应全国520个农贸市场。首都太子港占全国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每周销量5,000吨。其中90%依靠公路运输,其余通过海运或者人力。由于农产品储备能力有限(4.2万吨),每年损耗大约25万吨。

(一)主要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种植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水稻 5.1 10.7
玉米 26 17.9
高粱 12.8 8.96
土豆 0.085 1.02
甘薯 5.7 17.5
木薯 7.4 33
山药 3.5 18.9
甘蔗 1.7 59.5
豆类 5 3.2
花生 2.5 2
蓖麻 0.21 0.12
芝麻 0.13 0.32
棉花 0.35 0.14

(二)主要蔬菜产量:
产品名称 种植面积(公顷) 产量(吨)
卷心菜 1200 7200
生菜 180 468
菠菜 50 650
西红柿 150 1500
洋葱 800 4000
大蒜 20 400

(三)主要水果产量:
产品名称 种植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椰子 8 2.4
菠萝 4.4 30.8
柑桔 5.5 2.5
芒果 3.2 24.9
油梨 0.73 5.1
柠檬 0.45 2.3
柚子 0.1 0.5

(四)主要经济作物产量:
产品名称 种植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咖啡 5.4 2.7
可可 9 0.5
剑麻 1 0.5
烟叶 0.04 0.05

(五)主要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存栏数(万头、只) 产量(万吨)
牛 144.3 4
奶牛 16.7 4
羊 15 0.7
山羊 190 0.6
猪 10 2.8
鸡 0.11 0.45
蜂蜜 0.085

三、农业发展
海地发展农业面临九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第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劳动力不足;第二,农业信贷利率过高,手续繁杂;第三,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确,缺少法律依据;第四,水利设施匮乏,水浇地面积过小;第五,耕种技术原始、落后,农业科研和技术培训尚属空白;第六,资金短缺,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第七,农产品市场分散,整合程度低下;第八,农产品没有价格补贴,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第九,进口食品大量充斥市场,农业缺少保护。
(一)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主要反映在:耕地分散,装备落后,单位产量小,销售渠道不畅等。解决措施包括实行土改,提高科研水平,倡导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强人员培训,扩大农业干部队伍;建立农产品价格平衡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提高仓储率;实施农业开发优惠政策,鼓励农业投资。
(二)贷款问题
农业贷款主要由农业部农业信贷办公室和农、工开发银行负责。资金通过各项农业计划贷给农民。由于贷款规模不大,农业受益人口十分有限。为此,今后将设立项目跟踪服务机构和县级农业信贷机构,组织农民集体生产,集体贷款,逐步扩大贷款规模。
(三)农业生产资料问题
1、化肥75%需要从荷兰和美国进口,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要。
2、杀虫剂每年进口约4,000吨,使用面积相当小。
3、种子大部分由当地供应,但良种不足。另外,洋葱、卷心菜、胡萝卜、甜菜、生菜和西红柿种子仍然依赖进口。
4、小农具当地产量只占40%,其余需要进口。
今后拟制定技术标准,根据农民需要,确定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数量;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力度,及时提供价格信息,以降低进口成本;鼓励扩大国产能力,改善销售结构和供货渠道。
(四)渔业和水产问题
加勒比海除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和特立尼达以外大部分地区属于非渔业产区,因此制约了海地的海洋渔业发展。加之捕鱼装备落后,收入较低,渔业产量一直在1.2—1.4万吨/年徘徊。今后措施:制定渔业发展计划,实施对外国渔船的监督制度;规范作业标准,保护渔业资源;加强对挂港油轮的卫生检查,防止海岸受到污染;加快淡水渔业发展,逐步扩大年产量。
(五)畜牧养殖问题
海地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人、畜争夺口粮问题。由于粮食产量有限,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建议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人、畜种植比例;加强牲畜疾病防治和检疫,减少投资风险;扩大技术培训,提高出栏比率;积极引进优良品种,逐步实现品质优化。
(六)农产品销售问题
农村道路状况恶化,严重影响农产品外运,并增加运输时间。此外,仓储能力不足,造成粮食特别是蔬菜、水果和肉食的大量损失。改进措施:改善管理体制,疏通销售渠道;增加仓储面积,建立供求信息发布制度。
(七)水土流失问题
农业过度开发特别是在山坡地大面积种植,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到直接破坏。另外,山林被滥砍乱伐,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今后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健全组织机构,修改并实施新的土地资源法。
(八)生物多样化问题
由于人口增加过快,人为破坏加剧,海地的动、植物品种逐年减少,一些珍贵树种和稀有动物正在消失。主要措施:健全法制,创建动植物保护区,严禁违法狩猎,提高保护意识。
(九)土地荒漠化问题
海地能源的一半来自于树木,近年来毁林面积平均达到550万立方米/年。今后建议:扩大替代能源如天然气的进口量,实行政府补贴;开发沼气和家庭垃圾处理技术,提高非木材能源比例。
(十)农业灌溉问题
现有设施老化,缺少维护;水源使用不充分,分配不合理;水利开发贷款难度大,国家支持力度不够。下步建议:加强水利立法,鼓励私人投资和开发管理;组建水利灌溉委员会,确定收费标准。
(十一)土地改革问题
海地的土地归国家、大地主和小地主三级所有。国家土地向占用者征收地租,大地主出租土地并向承租人收取实物(一般土地产量五五分成),小地主大部分自产自足。目前,海地有80—90万农民没有土地。土改的总体方向:通过颁发地契,实现土地所有法制化;规范租赁期限,鼓励土地投资;实现农业劳动标准化,提高农业工人的就业机会;促进土地集约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