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工业概况

发布日期:2003-10-18 03:21:00来源:作者:
由于原材料匮乏,能源短缺,海地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2002年海地工业总产值约合5.3亿美元,占GDP的15.6%。其中建筑业占7.4%,食品加工占3.7%,纺织、服装和制革占1.5%,化工和塑料占0.5%,水和电力占0.5%,烟草占0.3%,金属加工占0.2%,非金属加工占0.1%。2002年工业出口总值8,610万美元。根据海地统计信息研究所调查统计,海地现工业企业400家左右,雇佣员工约4万人。这些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有:建筑、食品、服装、纸张、印刷、橡胶、塑料、家具、金属、制药、编织、皮革、机械、木材等。
海地工业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基础产业薄弱,配套能力差;第二,成立时间较短,只有约8%的企业超过30年;第三,规模较小,装备落后,多以生产简单消费品为主;第四,产品出口少,70%以上的企业完全依赖当地市场;第五,除服装加工(产品主要出口美国)以外,绝大部分企业经营不景气。
1、食品
企业数量99个,年均产值约970万美元,主要产品包括面糊、面包、食杂、饮料、饮用水和香烟。食品加工业是目前海地规模最大的产业,反映了该国迫切需要解决“吃饭”的现实问题。食品加工业边际效益率达到84%,企业职工年均收入是其他行业的1.5倍。
2、建筑
企业数量58个,占工业总产值的47%。建筑业伴随国际援助项目发展较快,是海地工业的支柱产业。2001年增长率达到8.3%,去年由于外援减少,产值下降了0.8%。
3、服装
企业数量58个,是海地最具活力、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职工总数约2.1万人,其中女工占63%。服装加工业主要集中在首都附近的国家工业园区内,原材料和辅料全部进口,产品主要出口美国(享受配额优惠)。2002年出口总额为2.17亿美元。
4、纺织
企业数量14个。海地没有现代化的织布和印染企业,所谓“纺织品”是指编制挂毯、地毯、线绳、线网等。企业平均规模103人,利润率与食品业相似,但职工收入不到食品业的一半。
5、皮革
企业数量9个。主要产品有马具、鞍具、旅行用品和皮鞋。企业用工规模平均60人左右,工人工资仅低于食品加工业。
6、木制品
企业数量8个,平均用工223人。原木64%进口,产品95%出口。
7、橡胶、塑料、非金属
企业数量36个。主要产品轮胎、塑料包装和容器、陶器、混凝土、水泥和石膏。原材料57%进口。
8、化工
企业数量15个,用工1,131人。主要产品化药、化肥、杀虫剂、染料等。
9、机器、电器、工具
企业数量40个,平均用工130人。主要产品小电器、收音机、电视机、通讯仪器、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光学仪器、钟表等。大部分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产品78%出口。
10、金属制品
企业数量23个,产品包括建筑钢材、铸造、五金材料等。原料82%进口,产品基本内销。
11、体育用品、绒毛玩具、首饰
企业数量9个,平均用工23人。
12、纸张、印刷
企业数量30个,平均用工21人。使用设备和技术在全部加工制造业中最为先进。
13、水、电
企业数量各两个。2002年自来水产值下降27.1%,主要原因是雨水偏少,各种水源蓄水量大幅减少。同期,电力有小幅增长,但依然无法满足城市需要,特别是首都地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