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服装业
服装是黎巴嫩的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同时也是其主要出口商品。据统计,2002年,黎巴嫩进口服装产品额为3749.13亿黎镑 (约合2.49亿美元),同期出口额为775.27 亿黎镑 (约合5100万美元)。
由于本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市场狭小,近年来,黎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困境,一方面,必须设法保持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不得不觊觎国际市场,为了维持开工率,时装的外贸出口已经成为黎巴嫩纺织服装业的法宝。
据统计,1999年,黎巴嫩尚有1239家纺织服装企业,但截至2003年上半年,只剩下762家;同期,从业雇员人数也从15470人,锐减至8880人。据黎巴嫩纺织服装业工会分析,目前,黎巴嫩的纺织服装行业正在经历重新整合。
2002年2月1日开始,黎巴嫩实施增值税,这一措施给黎巴嫩服装业带来了沉重打击,进一步激化了黎巴嫩产品与进口的埃及、叙利亚产品的竞争。
由于黎巴嫩与埃及签署的双边贸易协议中,规定禁止黎纺织品向埃及出口,而埃及纺织品却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黎巴嫩市场,埃及甚至在欧-地联盟的框架内也保留了对本国纺织品市场的保护措施,因此,黎巴嫩在与埃及的纺织服装产品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
至于黎巴嫩与叙利亚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根据2003年6月两国签署的贸易协议,黎巴嫩纺织品已经以及进入叙利亚市场,但仍然受到一定限制。
据黎巴嫩海关统计,2002年黎共进口了1.1万吨旧服装,新服装的进口只有6000吨。如果上述统计可信,那么,差不多每3个黎巴嫩人,就有至少2人穿着进口的旧服装。而实际上,据信,不少进口服装仅仅为了逃税才以旧服装的名义申报,因为黎巴嫩对旧服装进口没有限制,而且仅收取象征性的从量税。为此,目前不少纺织品制造商正在呼吁政府修改税制,以遏止进口服装偷漏税现象。
据悉,包括服装在内的纺织品目前是黎巴嫩的第七大出口商品,2001年纺织品出口额为6300万美元,2003年上半年为2450万美元,其中23%出口到欧洲,25%到阿拉伯世界、13%到北美洲。
由于生产成本偏高,出口价格缺乏竞争力,因此黎巴嫩出口服装主要为应季时装。此外,黎巴嫩服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因此,产品批量有限,品种式样变化较快捷。
由于本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市场狭小,近年来,黎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困境,一方面,必须设法保持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不得不觊觎国际市场,为了维持开工率,时装的外贸出口已经成为黎巴嫩纺织服装业的法宝。
据统计,1999年,黎巴嫩尚有1239家纺织服装企业,但截至2003年上半年,只剩下762家;同期,从业雇员人数也从15470人,锐减至8880人。据黎巴嫩纺织服装业工会分析,目前,黎巴嫩的纺织服装行业正在经历重新整合。
2002年2月1日开始,黎巴嫩实施增值税,这一措施给黎巴嫩服装业带来了沉重打击,进一步激化了黎巴嫩产品与进口的埃及、叙利亚产品的竞争。
由于黎巴嫩与埃及签署的双边贸易协议中,规定禁止黎纺织品向埃及出口,而埃及纺织品却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黎巴嫩市场,埃及甚至在欧-地联盟的框架内也保留了对本国纺织品市场的保护措施,因此,黎巴嫩在与埃及的纺织服装产品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
至于黎巴嫩与叙利亚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根据2003年6月两国签署的贸易协议,黎巴嫩纺织品已经以及进入叙利亚市场,但仍然受到一定限制。
据黎巴嫩海关统计,2002年黎共进口了1.1万吨旧服装,新服装的进口只有6000吨。如果上述统计可信,那么,差不多每3个黎巴嫩人,就有至少2人穿着进口的旧服装。而实际上,据信,不少进口服装仅仅为了逃税才以旧服装的名义申报,因为黎巴嫩对旧服装进口没有限制,而且仅收取象征性的从量税。为此,目前不少纺织品制造商正在呼吁政府修改税制,以遏止进口服装偷漏税现象。
据悉,包括服装在内的纺织品目前是黎巴嫩的第七大出口商品,2001年纺织品出口额为6300万美元,2003年上半年为2450万美元,其中23%出口到欧洲,25%到阿拉伯世界、13%到北美洲。
由于生产成本偏高,出口价格缺乏竞争力,因此黎巴嫩出口服装主要为应季时装。此外,黎巴嫩服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因此,产品批量有限,品种式样变化较快捷。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